饒 微
網絡新媒體對高職高專學生消費行為影響研究
饒 微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在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更為廣泛的應用。本文通過對網絡新媒體和高職高專學生網絡消費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對網絡新媒體對高職高專學生消費行為影響進行了研究,從而為高職高專學生運用網絡新媒體進行市場消費提供有利參考。
網絡新媒體 高職高專生 消費行為 影響
在網絡媒體迅猛發展的當下,海量的信息通過數字多媒體,如網絡、電視、廣播、報紙、手機資訊、雜志等媒介迅速充斥在大眾周邊,使得人們能夠通過瀏覽快速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高職高專學生作為網絡消費的年輕群體,他們善于學習,十分樂于通過新媒體方式進行市場消費購物。下面,我們會對高職高專學生網絡消費概況進行初步分析。
高校年輕群體作為新興網絡媒體的使用者和擁護者,在進行市場消費的過程中深受新媒體的影響。高職高專學生作為高校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成為了網絡消費主力軍的一員,他們具備著一定的購買能力,且易受媒體廣告影響,這就形成了全新的消費浪潮。根據數據調查我們發現,高校學生每年人均消費大11700元(除學費外),這就意味著高校學生市場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有待商家進行挖掘與開發。與此同時,在高校巨大的市場背后,我們發現網絡新媒體對學生購物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學生基本人手一臺手筆記本和手機,他們樂于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進行信息資訊的收集。根據數據檢測顯示,在大學生與媒體進行接觸的過程中,影院占比38%;電視占比30%;廣播占比60%;報紙占比80%,而互聯網占比高達93%。由數據我們能夠發現,與傳統媒體相比,互聯網新興媒體在高校學生中間具有著驚人的影響力,高校學生平均每天與互聯網接觸達3h,這就為網絡新媒體對高職高專學生消費行為影響創造了基礎平臺。
(一)網絡消費在高職高專學生消費市場中的體現
首先,追求個性。高職高專學生作為高校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是高校學生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他們在進行市場消費時更加注重自身個性的追求,而不是盲目的進行潮流的追趕。高職高專學生中的大部分群體往往都知道自己的喜好,明白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并且希望人們能夠通過他們的產品購買看出他們自身所具有的獨特性。例如,高職高專中的女學生在穿衣上面更加追求自己的特色,除了一些團體活動的需要外,她們每個人的衣著都具有自己個性鮮明的特征,而不會穿相同,甚至是相似的服裝;其次,追求時尚。高職高專學生即將踏入社會,這就使得他們對時尚有了自己的追求。這是因為他們希望通過追求時尚,來展現自己獨有的青春魅力。例如,在進行日常的外出郊游時,一些高職高專學生會攜帶能夠彰顯自己時尚特性的墨鏡、遮陽帽等用品,而不再像過往的學習生涯中固守陳規,他們渴望突破自我;最后,感受生活。在經過青少年時期枯燥單調的校園生活后,高職高專學生渴望在高校的學習生活過程中對生活進行充分地享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習慣通過相互之間的新媒體交流來進行資訊的交換。例如,他們對一些高科技用品的追求。許多高職高專學生由于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已經無法離開網絡,這就使得他們對電子產品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與此同時,他們在消費上更加依賴互聯網。
(二)網絡新媒體對高職高專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
第一,網上購物。網上購物是指消費者通過網絡進行所需產品信息的檢索,經由電子訂單發送購物需求,然后通過網上銀行或者電子支付等方式進行資金的支付,之后經由物流公司進行快遞的發送。目前,由淘寶、eBay等網絡購物平臺發起的網上購物熱潮席卷了幾乎全部的高校。網絡購物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模式,同傳統模式有著較大的差別:首先,品種繁多。由于網絡購物平臺中的店鋪不受經營面積的限制,使得各種商品不受空間的限制,能夠進行無限的容納和展示,這就致使網絡購物平臺中的商品種類具備多樣化的特點;其次,不受時間限制。傳統的商鋪受到經營時間的限制,大多無法滿足客戶24h消費的全面需求,而網絡店鋪則不受此限制。作為一家網上店鋪,它能夠對客戶進行24h的全天候開放,使得消費者在任何時間都能夠購買自己所需的商品。它的這種特性受到了高職高專學生的喜愛,作為高校學生,他們需要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習上,在閑暇時間他們很少原因出去購物逛街,而網上商店的這種特性無疑滿足了他們的需求;然后,價格低廉。高職高專學生雖然具有購買力,但是,他們的資金通常源自家庭支付,因此,相較于高昂的產品,他們更傾向于價格低廉實惠的商品。而網上店鋪的商品同傳統店鋪相比,由于減去了中間商的環節,使得商品價格較為低廉,這就很好地滿足了高職高專學生的需要;最后,購物信息更新速度快,且易于對商品進行查找。由于網上店鋪在進行商品更新的過程中只需要更換圖片信息和價格信息的便捷特點,使得網絡購物信息的更新速度同傳統店鋪相比更快。與此同時,由于高職高專生在進行購物時具有很強的目標性,這就使得他們能夠通過網絡檢索的方式,快速獲取自己所需商品的資訊信息。
第二,建立在虛擬貨幣上的虛擬消費。中文利網于2000年就率先以積分的形式在網上向消費者進行虛擬貨幣的提供,是消費者通過積分兌換的方式獲取全棉T恤、上網卡、收音機以及IP電話卡等獎品,在此之后,互聯網的各大巨頭相繼進行各自虛擬貨幣的推廣。例如,盛大推出了泡泡點券和點卡;騰訊推出了Q幣;網易推出了POPO幣;新浪退出了UC幣等等。目前,隨著虛擬貨幣適用范圍的不斷擴張,這就帶給了高職高專學生一種全新的消費模式。例如,他們在進行外賣點餐或者街上店鋪購物時,通過二維碼、支付寶等新型快捷支付方式,完成商品的購買支付過程。再比如,在網絡游戲的拼殺過程中,許多玩家為了提高自己的等級就需要進行虛擬貨幣的充值或獲取。由此我們能夠看出,在虛擬消費的過程中,貨虛價實,其具備便捷性的優勢特點,這就受到高職高專學生的青睞。但是,建立在虛擬貨幣上的虛擬消費也存在著較高的風險性。由于高職高專學生人生經驗不足,涉世未深,這就使得他們在進行網絡消費的過程中遇見不法分子竊取賬戶或盜刷資金的情形。因此,高職高專學生在進行網絡消費時,必須提高自身的警惕性,防止上當受騙。
第三,網絡廣告。隨著互聯網在高職高專學生間的普及,使得網絡廣告在依托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對潛在的高校學生消費群體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網絡廣告具有以下優勢:首先,內容豐富。由于網絡廣告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他在進行播出傳播時能夠對海量的信息進行充分容納。高職高專學生通過互聯網,能對產品的圖、文、音、像等多種信息進行全方面的了解,以此獲取產品資訊;其次,及時性和互動性。這是因為網絡廣告在進行傳播的過程中,發布者能夠隨時對商品信息進行及時修改,使其具備良好的時效性,從而達到最佳的廣告效果。此外,對于消費者而言,通過有效的溝通渠道,能夠與商家進行直接溝通,這也使得其具備互動性的特點;然后,針對性。這是因為廣告發布者能夠依據消費者的需求對廣告內容進行隨時剪輯,從而使廣告信息更具針對性,以快速滿足客戶的消費需求;最后,網絡廣告會造成學生出現非理性消費的現象。在高職高專學生的網購過程中,由于受到網絡廣告的干擾,使得他們的消費觀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出現盲目消費的狀況。例如,一些高職高專生在雙十一進行瘋狂的購物,結果最后卻發現買回來的產品并不實用。因此,高職高專生在進行網絡消費時須保持清醒,避免沖動消費的行為出現。
綜上所述,由于新媒體具備數字化功能的特點,使得人們能夠在網絡覆蓋的任何區域獲取所需咨詢,從而打破了傳統咨詢受地理位置限制的局限性。本文通過網絡新媒體對高職高專學生消費行為影響的研究,幫助學生在享受網絡消費快捷化服務的同時,培養合理的消費觀念。
[1]雷思齊.新媒體對女性消費行為的影響[J].傳播與版權,2016(2):117~118.
[2]李輝.芻議新媒體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J].長江叢刊, 2016(8):120~120.
[3]王國明,王秀蘭.網絡媒體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J].新聞戰線, 2015(8):147~148.
[4]李翩翩.網絡新媒體對于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 2015(2):29.
(作者單位: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