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潔萍 陳蕾伊
論藝術創新能力的培養
——以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為例
謝潔萍 陳蕾伊
一個國家甚至是民族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具有持久的生產力,所以創新能力是保證迅猛發展的必要前提。在教育領域也是一樣,學校加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便于更好的為社會和國家輸送優秀的人才。本篇論文將以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為例對藝術創新能力的培養展開詳細論述。
藝術創新 創新能力 能力培養
何謂藝術創新,即人們不斷對藝術進行加工,從而實現藝術特性再創造的過程,一個優秀的人才不僅僅需要具備較高水平的專業能力,更要擁有藝術創新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融入到日新月異的社會當中。人們要想得以快速發展就必須不斷創新、創造,通過了解社會動態變化,來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分析能力,還可以培養審美本領,可以說從全方面對自身的素質進行加強。總而言之,人們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轉變思想、不斷創新的過程。筆者在廣東生態工程學院進行授課時,就一直向學生們灌輸藝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雖然可能現階段學生的整體水平包括創新能力無法得到社會的肯定,但是只要我們教師員工不斷努力,不斷加大培養學生們的藝術創新能力就一定會幫助他們實現自身的價值,這也正是藝術創新能力培養的根本目的。
(一)遞進式藝術創新培養
遞進式藝術創新培養模式就是讓學生具備半命題的創新能力,舉例而言:教師在課堂上先畫一部分圖像或者讓學生先畫一部分,然后再讓其他學生接著進行繪畫。在一節藝術課堂當中,教師可以根據不一樣的內容、不一樣的理念去制定差別較大的創新課題。一般情況下學生所創造的圖像都會在你的預期之內,不過也有的時候學生所提供的作品會讓你感覺到眼前一亮,出其不意。筆者在對學生進行藝術能力培養時,始終強調讓學生獨自想象,獨自完成,不會將自身的思維定式傳輸給學生,目的就是防止學生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一旦學生的藝術思維沒有被激發出來,就很難創造出新奇的作品,這也是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一貫的教學要求和準則。
(二)展現式藝術創新培養
學生不僅要去了解一種題材的作品或是工藝產品,還要不斷摸索、探索能否用其他不同的形式或是工具來進行表達和展現,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藝術的發散理念,并且提高自身求變、求異的創造能力。在培養學生藝術創新能力的同時,相關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把學生作為核心,摒棄“填鴨式”教學模式,授課任務就應該制定為對學生的自信心、獨立程度以及愛好等多方面的培養該工作。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學生自身的特長以及能力都存在巨大不同,所以學生們的藝術創新能力也會存在較大區別,針對這一現象,不能僅僅用一種教學體系去進行培養,教師應該增加與學生的溝通次數,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只要這樣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筆者堅信學生只要認可并接收到學校的教學模式,自身的藝術創新能力一定會得到突飛猛進的提升與完善。
(一)學生沒有認識到藝術能力的重要性
根據在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教學期間的分析與觀察,發現目前大多數學生只重視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往往忽略了藝術創新能力的重要作用。這一現象與現代社會特性有著必不可分的關聯,由于社會發展速度迅猛,對效率和工作速度有著愈來愈高的要求,因此經濟效益往往被放在第一位,畢業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便容易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從而只關注自身技術能力的高低,對藝術創新能力缺少準確、科學的認識。
(二)高校對藝術相關課程缺乏足夠重視
我國一些藝術職業學院的學生不具備有效的審美能力,其主要原因還是由于自身學校對藝術相關課程缺乏足夠重視。我國學生從小到大都在參與應試教育,因此學校把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作為主要任務,從而忽視了對學生藝術創新能力的培養。隨著時間的不斷積累,許多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計劃都具有很強的功利性,即要求畢業生的能力必須符合現階段社會當中一些單位的用人標準,學生即使向提高藝術創新能力也缺乏途徑。
筆者在教學期間根據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生的特點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完善:第一,加強對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必須讓學生到社會中、到大自然中去體會、去了解。第二,提高教師自身的藝術創新思維,學生無法得到合理的鍛煉,這與教師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廣度和深度,來滿足學生們的基本需求,并起到培養學生藝術創新能力的基本目的。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是現階段高職院校的的重要課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目前高職院校在藝術創新方面的教育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隨著學校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筆者相信學生藝術創新能力一定會大幅度加強。本篇論文主要從培養學生藝術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目前培養學生藝術創新能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展開論述。
[1]封永輝.藝術設計教學中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融合[J].新課程研究(中),2016(08).
[2]章玉榮.藝術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廣西高教研究,2015(2).
(作者單位: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