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中心學校,235143)
實例解析中長跑運動員選材策略
周新
(安徽省濉溪縣臨渙中心學校,235143)
中長跑項目曾經是我國田徑優勢項目之一,王軍霞、曲云霞、孫英杰等優秀運動員在世界田徑錦標賽和奧運會賽場上爭金奪銀,提升了我國的中長跑地位。她們的成功既是刻苦訓練努力拼搏的結果,又離不開啟蒙教練的慧眼識才。筆者學校曾有一名學生,初一時是鎮田徑運動會400m跑和800m跑的雙料冠軍。通過對其進行系統選材的測試,發現她是練習中長跑的好苗子,后經一年半的刻苦訓練,該生不僅獲得了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800m跑和1500m跑的兩項冠軍,并且打破了縣中學生1500m跑的記錄。經歷該生的選材和成長,筆者總結了中長跑運動員“六點”選材方法,供同行們參考。
“望”是指通過對學生的整體、局部及動作的觀察,考察運動員的身體形態。
1.整體觀察。首先,對該生的基本體征進行了解和測量。如,年齡為13歲,身高為145cm,體重為33kg;其次,觀察其身體形態,該生的身體重心較高、臀部稍微后翹、身體消瘦、身材修長、比例勻稱、腿部和上肢的肌肉線條較清晰、雙腿較直、兩膝蓋之間幾乎沒有隙縫。
2.局部觀察。通過整體觀察后,還要進行局部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該生的骨盆較小,膝關節、踝關節也較細小;小腿細長、跟腱長、足弓較突出,以上特征符合作為選拔中長跑優秀運動
員的標準。
3.動作觀察。雖然該生沒有經過正規系統的訓練,但跑的動作自然、合理、規范。在跑動中的重心移動較平穩,頭部也較穩定,兩眼目視前方,后蹬動作較明顯,前擺積極有力;兩臂以肩為軸前后擺動,肩部、髖部、腿部動作協調配合。整體動作自然放松,跑的節奏較快,富有彈性,跑步的經濟性和實效性較好。
“聞”是指聽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呼吸聲音。該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筆者陪練了400~600m跑,目的是將其跑步的步頻和呼吸次數記錄下來,再加以指導,力爭將步伐和呼吸節奏協調統一。在陪跑的過程中,筆者發現該生的呼吸具有慢、細、長、深等特點,符合中長跑優秀運動員的呼吸節奏。
“問”是指通過走訪家長、前任體育教師及其他學生了解基本情況。
1.走訪家長。通過家訪得知,該生父母的身材中等、偏瘦,但是非常健康,其父親在中學時代曾獲得校1500m跑冠軍,參加過學校的業余訓練。另外,該生的父親非常支持孩子參加運動訓練。
2.走訪前任體育教師。該生的體育教師說:“他擔任過體育委員,熱愛體育課,有較強的課堂表現欲;在課堂中比較認真、積極,態度端正,能承受長時間的單一反復訓練,集中注意力意識較長,能承受超負荷練習;在校級比賽中具有頑強的斗志,勇于拼搏,不服輸,具有輕傷不下火線的精神。”
3.問其他學生。通過向其他學生了解得知:該生比較活躍,做事情有干勁、有韌性,事情完不成不罷休,且具有較好的控制力和自律性。四年級以后該生堅持每天跑步上學(從家到學校約2500米),從未遲到過。
4.問本人。據該生介紹,她最喜歡看中央五套的體育節目,對體育比賽有濃厚的興趣,一看到升國旗奏國歌就會心潮澎湃,異常激動,特別羨慕那些登上領獎臺的運動員。另外,該生還告訴筆者,只要能訓練,讓她干什么都行,非常渴望加入學校的運動隊。
“切”是指通過檢查得知該生的心肺功能等情況。經過嚴格的身體檢查得知,該生生長發育良好,身體健康,呼吸系統無先天性疾病,肺活量大;心臟發育良好,心容量大,脈搏有力,每博輸出量大,脈動頻率較低,脈壓差較大,脈搏回降迅速,這些都是中長跑優秀運動員應具備的特征。其中,該生安靜時脈搏66次/min(最好在早晨起床前測量);跑完1500m跑后的即時脈搏為160次/min;跑完1500m跑后3~5分鐘的脈搏為85次/min,通過和一般學生比對,可以看出該生的脈搏回落得比較快。
“測”是指通過測試基本素質,了解該生的成績。筆者采用50m跑、100m跑測試該生的速度能力(50m跑成績7″9,100m跑成績15″5);用300m跑來測試該生的無氧耐力水平(58″00);用立定跳遠測試其彈跳能力(1.89m)。測試數據顯示,該生的各項身體素質較優秀。
以上“五步法”是筆者在近些年來總結出來的針對高中課余田徑訓練短跑運動員的選材方法,因為高中課余田徑短跑訓練的局限性,這些選材方法的選擇也是更直接有效地提高運動成績的無奈之舉。選材只是第一步,正所謂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課余的系統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依照該選材方法,尚需結合有針對性的周期性訓練。以上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希望能與更多的一線課余訓練同行切磋交流,也期待給予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