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院紀檢監察處 王海燕
淺析醫療衛生系統如何預防職務犯罪
文/安徽省六安市人民醫院紀檢監察處 王海燕
近年來,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呈現上升趨勢,加重了患者經濟負擔,侵害了群眾利益,引起社會強烈不滿。本文對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的現狀和原因進行了分析,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就如何預防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提出了幾點看法。
衛生系統;預防;職務犯罪
醫療衛生事業關系到廣大老百姓的身體健康,與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數密切相連,因此,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醫療改革也在不斷地摸索中前進。但近年來,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呈現上升趨勢,不僅損害了“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造成了國家、集體財產的流失,更嚴重地侵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社會反響強烈。筆者結合自身在醫院紀檢監察部門十幾年的工作經歷,對預防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談一些自身的分析和看法。
職務犯罪是與職務有關的犯罪,也就是利用職務之便利進行的犯罪。職務犯罪共有三大類:貪污賄賂犯罪、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力的犯罪。我國《刑法》中規定,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民主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因此,醫療衛生系統工作人員如果觸犯了這三類犯罪,就是職務犯罪。
據安徽省檢察院統計的數據,安徽省自2015年以來,共查辦衛生計生系統職務犯罪案件334人。其中查辦醫藥購銷環節191人,醫藥監管環節32人,合計223人,約占查辦總人數的66.8%。查辦公立醫院院長62人,副院長30人,醫院科室負責人74人,有的醫院涉嫌違紀違法人員多達幾十人,集中反映出醫療衛生系統反腐形勢嚴峻,預防職務犯罪勢在必行。
產生職務犯罪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部分工作人員存在享樂和拜金主義,廉潔自律意識不強。認為動用公款沒造成損失就不會有事;逢年過節禮尚往來是傳統習俗;不是國家公務員收點好處沒事;被查處前主動退掉賄賂不犯法;把集體腐敗當成行業“潛規則”,醫生之間把開藥吃回扣、拿提成的行為視為正常。對職務犯罪認識模糊,法律意識淡薄,最終觸犯法律。
(二)醫德醫風教育方式有待轉變。醫德醫風教育對醫務人員思想品德教育起著重要作用,但許多醫療衛生單位只是為了完成上級要求開展各種專項教育活動,認認真真走形式,教育手段老套,教育內容空洞,收效不大,甚至使部分醫務人員產生抵觸情緒。
(三)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許多醫療單位雖然都有比較完善的規章制度,但監督機制薄弱,制度不能有效執行。有些單位雖然建立了紀檢、工會、職代會等監督機構,但沒有認真履行監督職能,形同虛設。
(四)醫藥代表不正當銷售手段助長了醫療衛生系統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發生。營銷商為了獲取豐厚利潤,對醫院掌握實權的院長和部門負責人千方百計地拉攏腐蝕,給予相關醫務人員極高的回扣,一些人經不起這種高利誘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據《史記·鹖冠子》記載,魏文王問扁鵲:“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王曰:“可得聞邪?”扁鵲曰:“長兄于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閭。若扁鵲者,镵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閑而名出聞于諸侯。”扁鵲行醫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防患于未然,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衛生系統人才培養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單位和個人都投入了較高的成本,一著不慎毀于一旦,前程、名譽、經濟、家庭、親情、自由、健康都將失去,預防職務犯罪的宗旨就是保護人才、匡正行風、維護行業形象。
(一)加強預防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線。一是運用新媒體加強干部職工對黨章黨規黨紀的教育學習。醫務人員是一個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他們對一系列的社會政治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對內容淺顯的組織活動不感興趣。構建網絡學習平臺,將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黨章、兩個條例、兩個準則等黨規黨紀內容,通過網站、微信、微刊、微視頻等形式向職工發布,及時推送醫療衛生系統職務犯罪和違紀典型案件,把學習教育覆蓋到每一名工作人員,用圖文并茂、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引導工作人員自覺做到不能腐、不敢腐,抵制腐敗誘惑,以免誤入歧途。二是開展廉政文化教育。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載體,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突出“廉潔行醫”醫德醫風教育,并將家風建設納入其中。“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中國先人對當時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天我們講禮,就是要用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心有敬畏,不逾矩;講義,就是要講民族和國家大義,樹立正確的義利觀,非義不取;講廉,就是要奉公守法,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講恥,就是要知榮辱、明是非,維護做人的尊嚴。以“厚德精術”的醫院廉政文化,引導醫務人員提高自身修養,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做到不想腐。三是堅持不懈地進行多種形式的法律法規教育。定期邀請檢察院的宣講團做預防職務犯罪輔導報告、觀看廉政警示片、參觀廉政教育基地、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到監獄聽服刑人員現身說法等一系列警示活動。做到預防職務犯罪警鐘長鳴,使醫療衛生系統工作人員有更強的自律意識和法紀觀念,有更高的修養和更強的意志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一個人做不到自律、自控,制度設計得再縝密,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二)加強制度建設,加大監督自查力度。一是醫療衛生單位要根據工作內容和法律法規,進一步健全制度,加大自查力度,努力做到源頭上杜絕腐敗。在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反對“四風”方面,是否存在用公款違規旅游、“酒桌辦公”等問題;本單位“三重一大”是否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進行集體研究并同時接受職工和社會的監督。在人事招聘、干部任用、職稱評聘等方面是否實現透明、公正;工程、采購資金撥付是否存在以故意提前付款或拖延付款作為手段,索要、收受回扣行為,是否存在“小金庫”和“賬外賬”等問題;藥品、耗材、大型醫用設備是否嚴格執行集中采購有關規定,是否存在有關負責人或經辦人員收受商家賄賂的情況;工程項目建設相關參數、標書制定是否帶有明顯排他性,是否按要求開展跟蹤審計,是否存在領導干部和基建人員收受工程承包方賄賂;檢查是否違反“九不準”規定。是否存在開單提成、違規收費、收受“回扣”、違規“統方”,參與醫藥產品的推銷活動。醫務人員在臨床活動中是否存在索要和收受“紅包”、開大處方、濫檢查以及服務態度差等問題。二是建立醫院內部紀委、監察、審計、督導“四位一體”的約束體系。紀委對人、監察對事、審計對經濟運行各環節、督導對環節鏈,加強這四位一體的監管體系,更好地預防和杜絕腐敗。大力推進院務公開,使公開規范化、常態化、多樣化,自覺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內部監察審計部門、社會群眾和患者的全方位監督。三是圍繞監督執紀這一核心,加強對重點領域、崗位、環節的廉政風險防控,在物資、設備、藥品、耗材采購、基建項目等工作中,紀檢監察和審計部門全程參與,加強監督。利用“防統方”軟件系統,加強對非工作需要的統方監控,對于統方出現預警的科室和個人及時予以警示。藥學部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抗菌藥物、耗材使用的監管,進一步遏制使用過多、過濫的現象。認真開展行風查房、出院病人回訪、門診患者滿意度短信調查,深入到群眾和患者中去,調查了解醫護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以及是否存在索要“紅包”“回扣”、開大處方、大檢查以及介紹患者到院外指定藥房購藥等行為。對于反映問題及時調查,違反者根據相關規定給予處理,堅決抵制“紅包”“回扣”等商業賄賂。
(三)加大懲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威懾態勢。從客觀上看,打擊本身就是一種防范,能起到“懲一警百”的效果。對違紀違規進行懲處時要推進層次化處理,確保寬嚴相濟,將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當作主要措施。對情節輕微或違紀不嚴重且具有減輕情節的,進行批評教育、誡勉談話、書面檢查、通報等處分,對違規違紀情況較重的,給予黨紀處分,并責令其辭職或免職直至開除。建立供應商黑名單制度,對有行賄記錄的藥品或設備經銷商,禁止其進入醫院進行經營活動。堅持法紀分開、紀在法前、紀嚴于法,對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的黨員干部,堅決立案審查,在查清違紀事實、盡快作出黨紀處分之后,及時將涉嫌違法犯罪的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預防職務犯罪,不僅是當前反腐的需要,也是對醫療衛生行業的黨員干部、專業技術人員的關心、保護和幫助。從源頭杜絕或減少犯罪,遠離職務犯罪的高壓線,讓醫務人員用過硬的專業技能,嚴格自律的職業操守,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及群眾的健康需求,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建設“幸福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1]張艷,陸人杰.新媒體背景下醫院黨建工作的探索[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7(1):49-51.
[2]心耕.國有四維禮義廉恥[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7-4-10(5).
[3]孫建文.用自律守住欲望的閘門[J].民主與法制,2017,17(3).
[4]吳曉軍.監督執紀怎樣才算落到實處[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6-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