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翔
從杭州政協實踐看民主黨派如何在政協發揮作用
◎王 翔
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大團結大聯合的組織。在這一組織中,民主黨派是一支最顯著、最重要的力量。民主黨派作用的發揮,直接影響和支撐了人民政協這一政治組織作用的發揮。
要認識民主黨派在人民政協組織中的作用,首先要厘清民主黨派和人民政協的關系。首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政黨制度,這一制度的顯著特征是 “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人民政協是我國唯一的由所有合法政黨參加,并以本黨派名義活動的多黨合作組織。政治協商是實現黨的領導和多黨派團結的重要民主形式。其次,民主黨派是政協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中國共產黨以外,與其他團體和界別相比,民主黨派是一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性。第三,民主黨派是政治協商的行為主體,政協是政治協商的重要平臺。在歷史的時間軸上,民主黨派先于政協而存在,為政協的建立提供了組織基礎,政協為民主黨派更好發揮作用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第四,政黨協商和政協協商都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形式,但政黨協商可以是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直接進行協商,也可以 “在政協”同民主黨派進行協商,所以,政協為政黨協商開辟了渠道,提供了載體,創造了機會,也使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有了保障。因此,多黨派長期共存,并在共產黨領導下團結合作,是人民政協存在和發展的主要依據。
隨著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這一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的深入發展,以及 《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中共中央辦公廳 《關于加強政黨協商的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民主黨派參政議政作用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機構、人民民主重要實現形式,正在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搭建更多平臺,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更好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在這方面,杭州市政協近年來做了一些探索,提供了實踐樣本。
一是充分提供制度保障。近年來,杭州市政協協助中共杭州市委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意見三個重要文件,對規范民主黨派參加人民政協政治協商的內容,健全發揮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民主監督中的重要作用的機制,注重發揮各黨派團體的參政議政作用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提出了具體要求,使黨派在人民政協作用的發揮有制可依,有章可循,有事可做。市委、市政府、市政協三家辦公廳聯合印發了 《杭州市黨政有關部門與市政協有關部門界別小組開展對口聯系協商和溝通交流協商活動的實施辦法》,以文件的形式明確對口聯系協商的單位和市政協專門委員會聯系黨派界別的分工安排,市政協的8個專委會分別聯系8個民主黨派,使工作的對接和力量的整合有了更進一步加強。2016年,政協杭州市委又制定出臺了 《關于進一步發揮人民政協團結統戰功能的意見》,將深化多黨合作共事作為著力推進政協團結統戰的重點工作和任務。
二是廣泛搭建交流履職平臺。政協是黨派之家、委員之家,為了使黨派在政協如沐春風,市政協黨組每年堅持走訪慰問民主黨派、工商聯,政協黨組副主席與黨外副主席建立了談心交心制度,認真聽取他們對政協工作的意見,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民主權利。同時,政協作為平臺和載體,在履職力量上對民主黨派充分倚重。如市政協每年全會上都要安排一次大會發言,大多安排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從2013年起市政協探索建立了全會建議案,這些建議案大多由民主黨派撰寫提交,4年產生的8件全會建議案中,有7件來自民主黨派,其中民革杭州市委會連續三年 “中標”全會建議案,成為提案翹楚。2016年民革杭州市委會還中標了唯一一件全會建議案,其所提的 《緊抓G20歷史機遇,打造 “最文明”杭州》建議案不僅引起市委高度重視,專門成立建議案辦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宣傳部牽頭46個部門對建議案提出的持續開展文明出行、有序排隊、垃圾不亂扔、禮貌待客 “四項行為”建議逐項落實,還被評為當年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之一。在社情民意信息的報送上,民主黨派也是獨領風騷。2016年市政協一共向市委市政府報送了51篇社情民意信息,其中有40篇是民主黨派撰寫提供的,32篇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據統計,十屆政協5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提交的大會發言、集體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分別占了總量的70%、73%和50%。
三是放手讓挑工作擔子。為了讓民主黨派領導充分利用政協平臺,市政協建立了黨組副主席和由民主黨派成員任職的政協副主席 (以下簡稱為 “民主黨派副主席”)分管專委會工作的AB角制度,各有側重,相互補臺,形成了工作齊抓、履職合力的局面。每年黨委政府政協三辦下發的年度協商計劃和民主監督計劃、參政議政計劃中,均指定部分課題或工作由 “民主黨派副主席”牽頭,專委會或界別負責,從而使民主黨派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如在2015年的年度協商計劃中,6次主席會議協商課題有2次是由民主黨派副主席牽頭領銜的,在12次月度專題協商中有5次是由 “民主黨派副主席”牽頭的。這樣的一種工作格局,不僅充分調動了民主黨派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民主黨派作用的發揮,而且也使 “民主黨派副主席”在分管所在黨派的同時,多了一支政協專委會和其他界別委員的依靠力量,讓民主黨派副主席 “名至實歸”。
杭州的實踐充分說明,民主黨派在政協的平臺上大有可為,作用無可替代。隨著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大力推進,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將進一步顯現,各民主黨派在政協也將有更廣闊的參政議政空間,來自民主黨派的政協委員要按照 “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履職能力。
一是要秉書直言追求真理。政協是一個讓人說話的地方,政協的最大權力是 “話語權”,政協的品格是講真話。民主黨派作為政協的最重要力量,要以 “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情懷在政協的協商平臺上講真話、道實情。講真話就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就是要反映真實情況、真實心聲、真實問題。言之有據就是反映的情況是客觀公正的,而不是道聽途說、捕風捉影。言之有理就是要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現在有一種觀點,強調政協建言時要說得對,說得準,這是沒錯的,但政協最重要的品質恐怕還是要說得真,追求真理,堅持真理,這才是最要緊的。對錯的標準要經過實踐檢驗,也有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如果為說得對說得準而迎合權力,唯上唯書,那么民主協商、參政議政的效力就會大打折扣。
二是要深入調研摸準實情。民主黨派的優勢在于位置超脫、人才薈萃,相比較黨政部門,也有更充裕的時間精力從事調查研究。位置超脫決定了民主黨派的調研可以超越既得利益的束縛,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和胸懷來審視調研內容,做到客觀公正。人才薈萃決定了調研的專業性強、知識面寬,可以防止霧里看花、隔靴搔癢,了解情況更具體,分析問題更科學,提出對策更有效。時間充裕可以保證調研的深入,避免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式的巡視,可以具體地解剖麻雀,分析標本,找出問題基因,研究解決路徑,提出有效方案。需要指出的是,民主黨派搞調研時,不要局限于一黨之力,可以聯合政協相關部門和委員一同參與,也可以吸納黨外專家和人士共同承擔,這樣既能提高調研的水準,確保調研的質量,同時也有利于黨派走出自我體內循壞的封閉圈。在政協的平臺上,民主黨派可以而且應該多承擔一些列入年度協商計劃的市委市政府委托的協商課題調研,以充分發揮通過政協參政議政的作用。
三是要聯系群眾傳遞民意。民主黨派是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他們代表著各自黨派和所聯系群眾的利益,起著橋梁紐帶作用。黨派成員散布在各個領域、各個地區,他們與群眾朝夕相處,了解群眾的所需所盼,知悉社會的所困所急,是社情民意的觀察員、情報員,由于他們所處的特殊地位,以及參政議政的體制渠道,較之于普通群眾更具 “下情上達”的優勢和便利,因而反映社情民意是民主黨派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從政協的角度看,民主黨派也是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提供者、有力依靠者,因此民主黨派應該高度重視社情民意工作,主動廣泛收集并反映社情民意。可以提案和信息并重,兩條腿走路,雙渠道疏通。需要注意的是,在收集反映社情民意時,要注重所反映問題的代表性和綜合性,既著眼于全局,又觀察于細節,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既要成為大眾民意的代言者,又要防止淪為個別私利者的 “掮客”。
四是要瞄準問題敢于監督。民主黨派與共產黨之間是相互監督,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更應該接受監督。在統一戰線的民主監督中,民主黨派對共產黨的監督是首要的監督,它對執政黨的監督主要是“政治監督”,這種監督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民主監督,具有黨際性、協商性、組織性的特點,監督的重點是國家憲法和法律的實施情況,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重要方針政策的制定和貫徹執行情況,中共黨委依法執政及黨員領導干部履行職責、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況。來自民主黨派的政協委員履行民主監督職能,則不單純局限于宏觀意義上的 “政治監督”,還應包括微觀意義上的 “民主監督”,或者說是更廣泛意義上的 “政治監督”。從基層的實踐看,當前很多地方政協依據黨委政府的要求或委托,對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重大工作的落實推進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并將基層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癥結向黨委政府反饋,起到了督查作用,政協的威信和作用也隨之提高。在這過程中,借助于政協的平臺和載體,民主黨派應該積極參與并發揮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民主黨派在政協舞臺上發揮作用,不是擺樣子,圖面子,而是甩膀子,真作為。政協要為民主黨派發揮作用搭好架子,創造條件,提供幫助,給予支撐。民主黨派要充分利用政協的平臺,建睿智之言,獻有效之策,行務實之督,遞民眾之呼。
(王翔,杭州市政協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責編 劉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