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靜
(貴州省貴陽市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 貴州貴陽 550002)
為了適應比賽發展的需要,在2013年開始對射擊全部項目的競賽規則進行了整體調整。規則的調整使得比賽更加激烈,懸念增加,觀賞性得到提升,這會對射擊項目比賽訓練理念和項目制勝規律產生了影響。本文主要從競賽規則與比賽的關系、規則調整內容、新規則下運動員應具備的能力等方面來展開探討。旨在不斷發展新比賽訓練理念的基礎上,理解新規則,熟悉利用新規則取得好成績。
“自從古代出現了運動競技,同時就有了競技裁判。裁判規則和判定方法由約定俗成到現在規范性條例都是針對各項競技的特殊要求而制定的。”由此看出,競賽規則與競技項目相伴而生,同時競賽規則也是隨著競技水平的提高而不斷豐富發展的。
國際各個單項運動組織常通過制定和修改競賽規則來引導和控制運動項目的發展方向。一方面,通過制定和修改競賽規則對比賽及技戰術起引導和制約作用;另一方面,運動項目的技戰術發展又促進競賽規則的發展。競賽規則和項目技戰術的發展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
運動技術的發展促使競賽規則的產生。大多數體育運動的產生要早于競賽規則的出現,只有體育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才會產生競賽規則,隨著比賽的發展,對競賽環節有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這就需要比賽組織者制定一套公正公平的比賽規則,從而保證比賽的順利進行。
比賽規則的調整促使項目技戰術的發展。隨著社會科技的提高,比賽器材、競技環境、社會需求、訓練手段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運動員之間競技實力的差距不斷縮小,為了使得比賽適應觀眾的需要,也為了增加比賽的觀賞性,國際單項組織常常在保證比賽正常進行的原則上對競賽規則進行調整。往往競賽規則的調整會引起比賽組織形式的變化,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對運動員的冠軍素質要求和日常訓練方法手段的產生重大影響。
項目技戰術的發展使得競賽規則不斷完善。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先進的訓練設備和手段不斷被應用到競技體育中,訓練理念不斷拓展,方法手段不斷創新,比賽成績不斷提高。這就使得一些項目的競賽規則必須得到發展創新,才能適應比賽發展和和會需求。
試射:在女子氣步槍項目資格賽記分射前,有15min準備和試射。所有的試射必須在這15min里完成。記分射將以帶小數點成績總和為最終資格賽成績并進行排名。
同分排名:采用內10環,然后倒數組,倒數發打破同分決定進入前8名決賽的形式。
女子10m氣步槍項目記分射前的準備加試射總時間均為15min;10m女子氣步槍:資格賽時間從75min改為5min。
資格賽:資格賽規則與現行保持一致。資格賽的目的是決出最好的8名運動員進入決賽。
從零開始:資格賽成績不再帶入決賽。幾乎所有項目的決賽都是開始新的比賽。
決賽中射擊發數增加:由于新的射擊決賽將從零開始,決賽的彈數將增加,以保證它們是技術的真實檢驗。
淘汰最低排名決賽選手:完成幾組射擊后,排名最后的選手依次淘汰,直至剩下2名選手決出金牌。
女子氣步槍項目決賽組織形式:資格賽前8名選手進入決賽。5min準備和試射。所有決賽選手完成兩組,每組5發的射擊。第11發開始單發射擊,每2發射擊后,排名最后的選手被淘汰(第12發、第14發、第16發、第18發、第20發、第22發、第24發)。第22發射擊后,剩下2名運動員再打2發,決出金牌和銀牌的獲得者。
新規則規定資格賽比賽時間比原來縮短,記分射前的準備和試射有了時間限制。準備和試射有了時間限制,要求運動員在特定的時間段內狀態的轉換要迅速,這對一些慢熱性的運動員影響較大;資格賽時間的縮短意味著比賽強度的提高,要求運動員必須提高動作質量,縮短單發動作所用時間,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更扎實的基本功,這對日常的訓練有效強度有提高。
新規則對決賽的組織形式有了新的要求,具體為:首先,資格賽成績不帶入決賽,這就形成了資格賽成績不計為最終排名成績,進入前8名的運動員只要在決賽中發揮出色,均有可能奪得冠軍,消除了以前資格賽領先的優勢;其次,決賽采取末尾淘汰制,這既增加了決賽的觀賞性又增加了決賽的心理強度,以前決賽的排名是根據決賽10發子彈的總成績最終排名,新規則要求在決賽進行的中期采取末尾淘汰制,增加了比賽的偶然性,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打好10環的能力,還要求運動員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
增加比賽強度,通過比賽時間和組織形式的調整對運動員技術層面和心理層面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增大了比賽的偶然性,提高了比賽的觀賞性,特別是決賽組織形式的調整,可以有效提高比賽的激烈程度,這需要運動員具有更強的決賽能力,無形當中對年輕運動員來說創造了機會。
日常訓練中提高基本技術的掌握能力;有效提高訓練的有效性;提高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自我調整的能力;提高決賽訓練的心理負荷。
提高基本技術是所有高水平比賽和有效訓練的基礎,只有基本技術扎實規范,才能在比賽中少做無效動作,才能減少無效舉槍的次數;提高訓練的有效性是根據新規則準備與試射、資格賽調整的內容和決賽的組織形式而制定的有針對性要求的訓練內容,要對以前訓練中試射轉記分的模式轉換,針對以前訓練中打連續10環能力的要求,調整為在一定時間段內提高連續10環的能力;提高比賽中的運動員的自我調整能力,資格賽比賽時間縮短,相應的運動員在比賽中調整的次數和時間會減少,這就要求運動員在比賽中對自我狀態的調整和控制要提高,這樣才能少打9環,避免不必要的失誤;決賽組織形式中的淘汰制,對運動員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沒有了以前的10發總成績算總成績的過程,要求運動員打好當前發,做好當前動作,但還要看其他運動員的成績才能確定自己是否被淘汰,這種結果的不確定性和影響因素的不受控制性,大大增加了運動員心理負荷。
[1]張立燕,論運動競賽規則演變與運動項目發展的相互關系[J].科技信息,2009(22):605,607
[2]國際射聯2013年起執行的新規則[EB/OL].http://www.shooting.org.cn/.
[3]謝玉輝,唐成.跆拳道競賽規則的修改對比賽產生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