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廣識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遼寧沈陽 110034)
體育院校排球教學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研究
焦廣識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遼寧沈陽 110034)
當前體育院校中開展排球教學時,學生能夠學習到與排球相關的知識以及拍打技巧,由于體育院校大部分學生日后從事體育教學工作,因此,開展排球教學時需要保證學生教學能力,但現階段體育院校排球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因而降低了后期排球教學有效性,為此,筆者重點提出幾點在體育院校開展排球教學時培養學生教學能力的策略。
體育院校 排球教學 教學能力 培養策略
一直以來在體育院校開展排球教學時教師都會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的束縛,造成其在后期教學過程中只重視自身對學生的影響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教學狀態不利于學生日后走入社會,同時也無法全面培養出學生綜合能力,為此,筆者認為,在當前社會發展教學改革的背景下,詳細分析體育院校排球教學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方式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學校認為當前總體院校中走出的排球教師無法真正勝任學校體育教學需求,其教學能力相對較弱,這不僅表現在教師教學教案編寫方面,同時也表現在其示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科研創新能力以及教學應變能力方面,最終影響了整體教學水平。
通過對現階段體育院校排球教學的詳細分析,發現當前造成體育院校學生教學能力相對較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受當前社會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學生日后工作分配情況與學生成績相差較大,這就影響了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過程中的積極性,造成學生出現態度不端正的現狀;二是受到傳統體育教學思維的影響,在后期考核時,體育院校排球教師通常將學生動作規范程度放在首位,然而卻忽略學生實際教學能力,這也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重視自身動作規范程度,而忽視對自己教學能力的培養;三是缺少對現階段體育院校排球教學目的的分析,導致體育院校教師在開展排球教學時只能夠考慮到學生當前發展情況,無法深入考慮到后期社會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因而對學生后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體育院校要想在開展排球教學時更有效地培養學生教學能力,教師首先就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促使學生可以在參與的基礎上,提升自身教學設計能力[1]?;诖?,筆者建議體育院校排球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積極采用課堂互動形式,一方面,在開展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融入課堂中,通過增加與學生語言上的互動,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日常課堂活動;另一方面,由于排球本身屬于一項運動,因此在為學生講解動作、講授排球知識時,教師需要融入到學生排球學習中,通過與學生進行運動過程中的互動,保證學生在參與排球活動的基礎上,可以幫助教師分析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不足,深入思考日后自身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的教學設計方案,從而在提高學生排球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出學生排球教學設計能力。在采用課堂互動形式時,筆者建議體育院校教師還需要全面思考學生當前的參與情況,并通過為學生布設排球教學設計任務,幫助學生分析其在進行排球教學設計時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進而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強的教學設計能力,為后期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眾所周知,排球是一項運動,但同時排球運動也具有一定的規則,如果在開展排球運動時違反了相應的規則,就會造成運動員出現失分的情況。對于學生而言,如果其在學習排球知識時出現違反規則、動作不規范的情況,不僅會影響自身排球運動水平,更會影響其后期教學實施水平[2]。基于此,體育院校教師在開展排球教學時,就需要制定出專業的動作示范方案,保證學生可以在自身示范的過程中掌握正確動作。但是僅僅讓體育院校教師進行動作示范無法有效培養出學生的教學能力,因此,體育院校教師需要在自身為學生提供動作示范后,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動作示范,保證學生在進行實際示范的過程中更扎實地掌握正確的排球運動技巧,切實提升自身后期教學能力。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示范發球動作后,由于發球難度相對較高,因此體育院校教師需要引導班級中排球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動作示范,并為排球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提供動作示范的機會,及時幫助班級中所有學生發現其在發球過程中存在的動作不規范情況,并針對班級學生普遍存在的發球問題進行有針對的講解,促使其能夠準確做出相應的動作,從而保證學生后期在教學過程中講授該方面教學內容時,準確度更高[3]。
通過對體育院校排球教學以及整體體育教學的詳細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為學生講授相關的知識,同時也要全面評價教學水平以及學生排球學習效果,因此,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擁有較強的評價能力,由于當前體育院校在開展排球教學過程中忽視對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因而無法保證體育院校學生后期能夠順利地進行教學工作。為此,體育院校就需要為排球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促使其認識到學生后期教學評價能力的重要性,保證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課堂互評,一方面,開展有效的課堂互評有助于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更有助于班級整體排球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開展有效的課堂互評有助于提升學生教學評價能力,其能夠準確判斷出其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使自身在后期開展教學時也能夠及時為自身所教授的學生找出問題,進而提升班級學生整體教學能力[4]。
例如,教師為學生講授完正面雙手墊球方法時,教師就應該引導班級學生進行互評。首先教師應該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讓小組內的學生進行該動作的練習,促使學生能夠幫助小組內其他學生分析出其在運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在小組成員共同努力下,解決每一位成員存在的動作不規范問題。在學生完成互評后,教師需要積極收集小組共同的問題,并為學生進行系統解答[5]。
綜上所述,要想提升體育院校排球教學中學生教學能力,體育院校排球教師就要從自身入手,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切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構建出互動型教學模式,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動作示范,并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互評,從而培養出學生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以及教學評價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1]趙水涵.試析大學體育排球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6(7):103.
[2]邱忠良.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33):115,117.
[3]蔣鳳英.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5(Z2).
[4]高寶龍.對高等體育院校排球教學中學生隱性知識積累的探索與思考[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3):46-49.
[5]多勒空,馬木提.高等師范院校體育專業排球選修課學生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的探討[J].知識經濟,2009(17):132.
G807
A
2095-2813(2017)09(b)-006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