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崗
(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 江蘇啟東 226200)
運用運動型教育模式實踐高中校園足球
曹衛崗
(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 江蘇啟東 226200)
在高中校園中,足球運動因受學校環境和人們認識的影響,雖然不像籃球、兵乓球等那些運動那么廣泛被學生熱愛,但學校仍然很重視對學生這方面素質的培養。隨著高中體育課程的改革,在以后的體育課堂中主要以“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因材施教”和“終身體育”等基本理念,要實現這些理念,就需要高中體育教育模式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調整,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熱愛足球運動。本文首先解釋了運動型教育模式的概念,然后通過分析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缺點,突出運動型教育模式的特點,最后提出了運動型教育模式的方法,讓體育教育更加高效。
運動型教育模式 高中 足球
運動型教育模式為了避免因性別、個體差異等原因使學生對體育喪失興趣的問題,采用分組的形式,分組原則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個體差異來對學生進行劃分,以確保學生能夠被分到適合自己學習發展的小組,從而增加了對體育的興趣。運動型教育模式主要是通過游戲吸引學生,讓學生投入其中,一般采用的游戲方式是比賽法和小組討論法。不管是比賽還是小組討論,老師最主要的任務都是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和需求,來給學生安排合適的角色,不僅要讓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游刃有余,更要讓學生敢于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體會這些角色帶給自己的刺激以及無限歡樂。
傳統體育教育模式的方式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1)內容方面枯燥乏味。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基本沒有太大變化,容易造成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感覺沒有新意、枯燥乏味,漸漸喪失興趣。(2)沒有根據學生身體情況進行安排。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不一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不管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相同的運動量,沒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來安排學生的運動量,這樣的安排對于所有的學生都不夠好。對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來說,老師的運動量可能過小,達不到運動的要求;而對于那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來說,可能運動量過大,身體承受不住。(3)認識不到位。以前人們對足球不夠重視,對于學生學習足球的支持力度不大,導致學生對足球的熱情減弱,對足球認識不夠,相關的基本知識也不夠,忽視跑位、帶球等技術的訓練,僅對射門的興趣濃厚,因此,學生更喜歡訓練定點射門。但在實際的足球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足球比賽過程非常多樣,對于定點射門的運用非常少,只有任意門和點球的情況下才會運用,這也就導致了學生以為自己的球技得到突飛猛進,但在真正的比賽過程中確仍舊和以前的表現一樣,容易使學生喪失興趣,甚至懷疑自己。
運動型教育對學生的好處如下:
(1)提高學生足球運動的興趣和自我訓練能力。運動型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于學生自身的發展,讓學生對自己情況有很好的了解,對足球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在以后的訓練中會更加注重提高自己薄弱的地方。這樣在比賽過程中才能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取得更好的成績,從而信心大增,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更濃厚。運動型教育模式從學生學習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開始入手,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容易找到存在感,這樣他們才會愿意對老師所教授的課程進行分析理解,在比賽的過程中做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這樣他們也更容易有進步。
(2)對學生心理發展的影響。運動型教育模式所采用的比賽及討論模式,貫穿始終的都是團隊合作。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他們作為一個整體,每個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著自己光和熱,感受到自己給團隊帶來的幫助和問題,幫助讓他們體驗到喜悅,問題讓他們品嘗到悲傷。這些讓他們的內心受到鼓舞,互相激勵,贏得比賽一起歡呼慶祝,輸了比賽一起分析過程、找出問題、制定新的計劃,為后續比賽做準備。除此之外,整個過程中多層次的交流也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責任感,讓那些自我認識不夠明確的學生找到自身的問題所在,重新認識自我價值。
運動型教育模式很好彌補了傳統教育模式的缺點,因為運動教育模式就是以學生身體素質為根本,進行合理分組,以游戲為主導,讓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再覺得課堂枯燥乏味。雖然運動型教育模式可以彌補傳統教育模式的不足,但也不是說傳統教育模式就沒有優點,因此最好的體育教育模式就是將運動型教育模式與傳統教育模式相結合,發揮他們各自的優點,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高中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學會足球的基本技巧、相關知識,更要讓學生有興趣學習足球,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因此,學生運動教育模式應該以真實的比賽場景為依據,首先讓學生認識到跑位、帶球的重要性,然后訓練他們跑位、帶球的技巧,讓他們的球技得到提升,同時感受賽場的氛圍,體驗到比賽的快樂。
比賽法是大多數教學常用的方法,但要想把此方法用好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比賽法不止同班同學之間、班級之間的,更有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要想學生能最大程度提高足球技巧,一定要抓住這些比賽機會,尤其是大型的比賽機會,像運動會、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比賽,這些比賽場景更加激烈,學生更加能夠感受到比賽的真實、看到更多的使用技巧。每一個球隊能贏得比賽,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技巧、戰略,因此大型比賽是學生學習足球技巧的好機會。在比賽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按照之前的計劃的進行比賽,更要隨機應變,多分析對方使用的技巧和戰略,然后重新制定計劃。此外,老師也要幫助學生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方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老師分組要么是讓學生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組合,要么就是隨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組,這樣的分組方法都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好的。因為每個班級學生那么多,而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等都不一樣,存在嚴重的個性差異,因此在分組前要先了解班級學生的情況,然后根據他們的差異進行合理分類,例如:不能把身體素質好的全部分到一組,不能把身體素質差的全部分到一組,要把身體數字好的和不好的穿插著,這樣更加有利于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向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學習,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也更加有成就感。
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全方位對學生的足球技巧進行訓練,而不是只訓練某一個或者某幾個,也不能學生喜歡什么就訓練他們什么,對于學生帶球、跑位、射門等都要訓練,這樣學生才能發現自己的優勢,在比賽時選擇最能發揮自己優勢的角色,比賽贏得幾率才會更大。
運動型教育模式有著傳統教育模式沒有的優點,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我訓練能力,增強學生的耐挫能力、適應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同時對于他們足球技巧和戰略的提高有很明顯的作用,因此運動型教育模式應用在高中校園足球中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目前我國在運動教育模式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完善,而國外的發展相比較更加成熟,老師要多借鑒國外經驗,更要認真研究,在教學中更好地運動新教育模式,讓學生自身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1]王彩芳.高中體育選項教學引入運動教育模式的實驗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11.
[2]高航,章榮江,高嶸.當代運動教育模式研究[J].體育科學,2005,25(6):83.
[3]蔣新國,肖海婷.美國運動教育模式對我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7,31(1):84-90.
[4]吳亞香.校園足球教學引入運動教育模式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5):82-87.
G807.4
A
2095-2813(2017)09(b)-015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