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南京市行知實驗中學 江蘇南京 210007)
高中階段是人生的黃金階段,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課外體育鍛煉的最佳時機。據可靠數據調查,近20年來,高中學生的體質在身高與體重指標上都有明顯的上浮趨勢,但是因為“重教育,輕鍛煉”的影響,高中生的柔韌性、肺活量、跑步速度等相關數據指標則不容樂觀。肥胖現象更是十分普遍,甚至關節炎、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常見病竟也具有一定的發病率。由此可見,缺乏鍛煉嚴重影響了高中生的身體健康,如何勞逸結合,在有限的時間內加強課外體育鍛煉是當務之急,值得引人深思。
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高中生的身高和體重有著明顯提高,但肥胖問題比較普遍,肺活量、柔韌性等各項指標明顯下滑,跑動能力大幅度下降,以至于韌帶拉傷事故時有發生。再者,高中升學壓力大,課業繁重,導致高血壓、慢性胃炎、神經衰弱等老年病的發病率在逐年遞增。高中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令人堪憂,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首先,高中生身體透支嚴重。高中階段是人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但是由于課業繁重,學習壓力大,很多高中生的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量不佳,導致精神衰弱,視力下降,嚴重影響身心的健康發展。其次,缺乏課外體育鍛煉。面對高考的壓力,很過學校取消了高三學生的體育課程,而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時間更是少之又少,這極其不利于高中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因而,增加課外體育鍛煉,完善教學方案,是提高高中生體質狀況的一項必要舉措。
心肺功能是任何器官都無法取代的,有力證據表明,如果長時間不參加體育鍛煉,則會提高心臟壓力。體育鍛煉可以強化心血管,改善心臟的營養供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心臟壓力,提高心肺功能;新陳代謝是人體重要的生命指標,是機體不斷進行自我更新、自我繁殖的過程。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有效提高人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進而降低高血壓、肥胖病、心臟病等常見病的發病率。
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的好壞是體質健康的一個重要表現。毫無疑問,經常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學生對外界環境變化的反應就相對比較快捷、精確,可見,課外體育鍛煉對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具有一定作用。站在生理學的角度,身體素質包括人體的肌肉活動體現的忍耐力、柔韌性以及靈敏程度等,同時也是各部分器官與肌肉活動的總體配合,比如:心肺配合、神經調節等。經常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高身體協調性以及運動能力,讓人心靈手巧,還可以強化身體機能的條件反射,增強機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體育鍛煉還可以改善形態,塑造完美的體形。在進行體育的過程中,人體肌肉受到作用力,激發能量代謝能力,提高酶活性,有利于肌肉蛋白的形成,提高肌肉力量以及肌肉耐力,改變身體組成結構,進而塑造完美的身體線條。同時,長期、規律地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可以有效使肌肉維持一定的張力,增強環節周圍肌肉的耐力,對關節形成保護作用。當然,運動理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否則極易對韌帶及關節造成損傷,得不償失。
高中生涯可以說是人生中的第一個比較重要的轉折點,面對高考的壓力,學生的心理壓力過大,很容易會產生恐慌、煩躁的情緒,以至于出現精神衰弱的現象。而一場大汗淋漓的課外體育鍛煉不失為一個宣泄不良情緒的絕佳辦法。田金華曾指明,課外體育鍛煉時間與心理健康水平是正相關的關系。經常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學生,其抗壓能力明顯要優于缺乏課外體育鍛煉的學生。由此可見,參與課外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帶動機體活動,同時也是心理活動的過程。高中生可以通過課外體育鍛煉,宣泄壓力,提高心理素質,產生正能量,從而樂觀地面對學習、生活中的一切挑戰。
課外體育鍛煉經常會遇到天氣變化、動作難度以及運動事故等方面的問題,而高中生克服這些問題的過程就是其意志品質的形成階段。長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學生往往比其他學生要勇敢、堅韌許多。當下的高中生一般都是獨生之女,從小在長輩中的呵護中成長,幾乎沒有干過什么重活,吃過什么苦,一旦遇到苦難,尋求家長的庇護幾乎成本一種本能。因此,更應積極參與到課外體育鍛煉中來,不斷磨練意志力,培養堅韌不拔的品質,為迎戰未來工作生活的壓力打下良好基礎。
各初級院校應該進行體育課程改革,完善教學模式,提高高中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多媒體觀看世界級具有代表性的比賽,讓高中生從潛意識里對課外體育鍛煉產生興趣,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推助終身健身體育精神的養成。
高中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高,一方面是因為學習壓力大,鍛煉的時間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體育設施陳舊,嚴重匱乏。尤其對于部分縣級城市而言,可能連橡膠跑道也沒有普及。相關機構應該加大在體育場地方面的資金投入,為高中生營造良好的環境,盡可能滿足他們對于課外體育鍛煉的要求,從而激發其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熱情,為其身心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高中是人生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課外體育鍛煉的黃金階段,在這個時期是否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可能將決定你日后數十年的身體狀況。然而,由于升學壓力使然,學校、家長以及高中生對于課外體育鍛煉都沒有真正重視起來。
課外體育鍛煉時間與高中的體質健康情況呈正比。經常參加鍛煉的學生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承受能力往往都要優于缺乏鍛煉的學生。因此,學校應該不斷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使高中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培養其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意識;加大在體育設施方面的投入,不斷更新健身設備,提高高中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扭轉老師以及家長“重文化,輕體育”的錯誤觀念,為高中生的課外體育鍛煉營造良好氛圍,保障智、體兼顧并同行發展,使高中生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成為滿足時代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1]楊旭.影響中生學生課外體育因素的調研究[J].才智,2010(15):264-265.
[2]章建成,張紹禮,羅炯,等.中國青少年課外課外體育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報告[J].體育科學,2012(11):3-18.
[3]榮湘江,張世偉,馬軍,等.運動干預青少年單純性肥胖的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2(8):702-705.
[4]甄志平,張英秋,邢文華.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運動處方教學方式對高中生體質影響的研究[J].天津體育學校學報,2015(5):5-9.
[5]陳穎悟,熊百華,劉曉忠.從傳統課間操到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思考[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2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