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華 袁初華 曹澤華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廣東河源 517003)
政策執行作為校園足球指導意見轉化為政策現實的過程,在政策活動及其生命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政策執行是實現政策目標的中心環節,是完善、發展政策和制定新政策的重要依據[1]。校園足球政策執行是校園足球活動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本文結合公共政策執行理論對我國校園足球政策執行進行分析,為校園足球活動順利實施提供參考。
政策執行指政策執行者運用各種政策資源,通過建立組織機構,采取解釋、宣傳、實施、協調與監督等各種行動,將政策觀念形態的內容轉化為實際效果,從而使既定政策目標得以實現的活動過程。美國學者T.B.史密斯(T.B. Smith)提出了政策執行過程的理論模型,又稱“史密斯模型”,其涉及理想化政策、執行機構、目標群體、環境因素4個主要內容[2]。根據史密斯模型,校園足球政策目標指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以校園足球普及為基礎,提高青少年技術水平,夯實足球人才根基,實現我國足球可持續發展。校園足球政策執行是教育、體育部等為執行主體,運用各種政策資源,通過建立組織機構對校園足球目標群體進行解釋、宣傳、實施、協調與監督等各種行動,將政策觀念形態的內容轉化為實際效果,從而使既定政策目標得以實現的活動過程。
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政策執行主體故意只做表面文章,只搞政策宣傳而不務實際,不采取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不落實執行政策的組織、人員、資金[3]。近年來,不同級別、領導先后對校園足球開展做出指示或批示,相關部門在功利化驅使下,強行將不具備一定師資、場地及保障條件的學校作為“布點學校”,導致校園足球具體工作無法實施。甚至個別學校將校園足球普及工作形式化,為了參加校際聯賽,臨時組隊參加比賽。地方教育、體育部門、學校作為校園足球政策基層執行主體,應杜絕執行主體陽奉陰違,敷衍塞責,功利化、形式化思想產生,避免政策成為一紙空文必須靠法律的強制實施作為保障。
目標群體對既定的政策在態度和行為上是否服從,是政策是否順利的關鍵[4]。校園足球目的是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培養青少年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普及、提高足球知識與技能。目標群體在校園足球政策中獲得效益是決定政策順利實施的關鍵,校長、家長、教師作為校園足球目標群體,他們對校園足球政策目標的認知水平決定了政策執行效果。足球政策下發后,目標群體對足球政策進行解讀,評估遵守或服從遵守政策帶來的效益,最后決定政策行為。學校與家長的態度對校園足球價值認知不足[5],必然影響校園足球的普及工作。
校園足球財物資源指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經費和足球相關的場地設施、設備等。第一個5年規劃期間,國家財政撥款只有體育總局每年下撥5600萬元,將5600萬元平均分配到現有的5000多所學校,意味著每所學校撥款金額僅有1萬元左右。這些經費對于學校開展各種足球活動簡直是杯水車薪。在當今校園足球經費不足的情況下,經費撥付不足導致執行力度不夠等消極后果。校園足球人力資源缺乏主要表現在教練員匱乏,水平層次低。有學者對廣州、深圳、梅州3個足球布點城市校園足球的開展情況調查中發現,當地的教練員有33%持有D級教練員證書;19%的人數持有C級證書;持有B級證書的僅有15%;A級的一個都沒有[6],教練員的不足嚴重制約了校園足球普及工作以及青少年足球技能的提高。
足球的精髓是文化,沒有文化的足球就不可能擁有未來[7]。文化作為校園足球發展的根本,校園足球健康持續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建設。然而校園足球文化的缺失已成為制約校園足球政策執行的隱形障礙。其一,精神文化缺失,在足球活動開展過程中,過分強調技術與技能,輕視學生情感與興趣培養,弱化了校園足球精神文化建設。其二,偏離學生素養發展,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過分強調技術的規范性準確性,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使豐富多樣的足球內容變成單一的技術活動。其三,重結果、輕過程,大中小四級聯賽已初具規模,聯賽結果勢必成為領導關注的焦點,導致學校集中資源投入運動隊建設,忽視普通學生的課堂內容,課外活動開展。
在各級校園足球領導小組中建立問責制度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隨著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的成立,政策執行主體已確立各自的職責,在各政策執行主體建立問責制度有利于積極性、協調性,有利于強化事前的監督功能,提高決策、執行、監督能力。同時,增加社會、家長等多元主體公共參與下的問責形式,促使組織成員認識問責行為和問責壓力的重要,形成內部約束力,增加問責的效果,增強執行主體的組織感和責任感。增加各執行主體的心理影響,提高對校園足球的認知度,做到誰的責任誰負責,誰的錯誤誰擔當,逐漸形成規范、協調、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
隨著校園足球回歸國民教育體系,學校的布點布局策略、相關政策的制定、優秀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管理、各級學生聯賽的設計與組織、足球發展的經費預算等工作也將隨之進入正軌的國民教育管理體系[8]。教育部門應聯合其他部門在建立問責制的基礎上建立有效的全面的監督機制,在成立內部監督機制的基礎上引入社組織、媒體等進行監督,增加體制管理機制運行的透明度,有效的監督機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約束性,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校園足球工作效率,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用,塑造一個透明度高、效率高、滲透力強的公眾形象。
政策宣傳是政策執行過程的起始環節和一項重要的功能活動[9]。校園足球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通過各種手段,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進行政策宣傳,引導人們建立一個對足球現狀的客觀認知,加強宣傳青少年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能夠增強體質,培養青少年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的體育精神。通過拍攝具有教育價值的宣傳片和教育片,增強足球的教育價值觀念,掀起青少年喜愛足球,參與足球的熱潮,為校園足球的持續發展營造一個和諧的輿論環境。
校園足球活動經費應國家財政為依托,同時要吸引社會捐贈、企業贊助等資金支持。經費的支持必須做好預算評估和實施監督工作,嚴格控制經費的開支,防止挪用、占用等不法行為產生。加大場地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社會、社區等場地設施設備,實現場地設施共建共享。另外完善的師資隊伍是實施校園足球活動的保障,多渠道配備足球師資隊伍,提高足球教師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鼓勵科研創新,加快足球知識普及工作。同時完善教師長期從事足球教學的評價機制和激勵制度,創造科學、規范的校園足球管理環境。
[1]劉雪明.政策運行過程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86,88-89.
[2]TB Smith.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J].Policy Sciences,1973,4(2):203-205.
[3]王國紅.政策執行中的政策規避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
[4]曾紀茂,周晶.公共政策[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146,148.
[5]常曉冬,鞠秋爽.新形勢下校園足球活動發展的思考[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31(2):89.
[6]吳雄文.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2):114.
[7]許明俊,張淑娜.莫讓足球成為體育文化的沙漠——中國足球文化之反思[J].體育科學研究,2012,16(3):52-54.
[8]劉旺洪.教育法教程[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10-14.
[9]楊獻南,于振峰,左娜,等.我國校園足球“升級”相關問題的理性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5,33(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