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棟
(浙江省余姚市梨洲小學 浙江余姚 315400)
足球遍校園 運動樂無限
——小學足球大課間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探索
黃益棟
(浙江省余姚市梨洲小學 浙江余姚 315400)
隨著校園足球的深入開展,以足球為主題的大課間活動改變了目前課間操單一、枯燥、效果不好的狀況,它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又使每個孩子通過足球大課間活動了解了足球運動,掌握了一定的足球技術。本文從足球大課間活動的有效設計、合理實施、多元化評價入手,使活動具有趣味性、合理性、有效性,讓學生學有所成,練有所得。
足球大課間 設計 實施 評價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明確規(guī)定,將足球與育人聯系在一起,進一步確立了以足球為代表的體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隨著《方案》的出臺,足球開始列入校園體育教學內容,教育部門要求推行校園足球普及,夯實國家足球事業(yè)人才基礎。
我校作為浙江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近兩年在足球運動的全員普及和趣味化教學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足球進校園的大背景下,以足球為主題的大課間活動應運而生。如何科學設計、有效運作、合理評價足球大課間活動呢?我們作了如下探索。
大課間活動作為一項群體活動,應是集體活動和自主活動的有機統一。在設計時應考慮到球性、球技、身體素質的練習以及興趣的培養(yǎng);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內容的設計要分層次,保證每個年級段都有合適的學習內容,把學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有機的融合貫通,學習結果才會有實效。
球性是由球感和意識兩部分組成的,是足球運動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學習和掌握足球技術的前提條件,球性練習是指在足球練習中,人體能夠比較正確地感覺到球的高度、速度、彈性及控制球,是整個足球運動的基石。
我們在大課間活動開始階段安排的是全校性的四節(jié)足球操。第一節(jié)為觸球,使球在腳底前后左右滾動,支撐腳要站穩(wěn),身體要協調;第二節(jié)為拉球,分別用左右腳的腳前掌向內側拉球,兩腳膝蓋稍彎曲;第三節(jié)為撥球,腳腕稍緊張,小腿放松,大腿帶動小腿,用腳弓內側輕輕撥球的中部;第四節(jié)為踩球,用雙腳腳前掌輕踩足球頂部,注意力度,先原地,在前后,同時配以節(jié)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足球游戲是指足球作為游戲主題的游戲,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期,好動好玩,喜愛新鮮事物,足球游戲可以最大化的吸引學生的眼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地、自主地學習,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足球運動的各項技術和技能。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體育活動形式,足球游戲往往會使枯燥的運動變得生動有趣。
例如游戲“獵人”與“狐貍”:在一個直徑為8m的圓內,用4個球,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一組在圈內為“狐貍”,一組在圈外為“獵人”,游戲開始后,“獵人”用腳踢球來擊中圈內的“狐貍”,當“狐貍”身體被球擊中后就退到圈外等候,直到最后一只“狐貍”出局,兩組交換角色,堅持時間長的一組獲勝。
或許沒有一項體育運動需要掌握像足球運動這樣多的技術,足球技術就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所采用符合規(guī)則的合理的各種攻守動作的總稱。在足球這項運動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只有掌握了足球技術才能控制比賽。
例如運球接力,目的:發(fā)展學生快速帶球的能力。方法:分兩組對抗,雙方人數相等,相距10m;聽教師哨音后,快速帶球至對本方將球交給同伴,再到隊尾等候。規(guī)則:不許過線接球;帶球時必須一步一帶;所有人都帶一次球,最先做完帶球的隊伍為獲勝方。
在足球運動中,足球技術、戰(zhàn)術固然重要,但沒有靈活、敏捷、協調的身體素質,就學不會各種技術;沒有充沛的體能,就堅持不了整場比賽,所以身體的各項素質也是足球運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們在大課間活動的時候主要設計的是利用標志盤和繩梯來鍛煉身體的各項素質。如利用標志盤的折返沖刺跑,放置3個標志盤,第一個標志盤作為起點,先跑到第二個標志盤(第一個和第二個相距5m),然后倒退回到第一個標志盤,接著沖刺跑向第三個標志盤。(第一個和第三個相距15m)。
足球大課間活動的實施必須劃分合理的場地,什么地方練習什么內容都必須有明確的規(guī)定,這樣開展起來才會有秩序;每個年級所學習的內容要由易到難,層次感要明顯,規(guī)則要細化,這樣開展起來才會有效果,讓足球大課間活動發(fā)揮真正的作用。
我們學校現有30個班級,如何把場地劃分合理是開展足球大課間活動的基礎保障,既要排除安全隱患,又要使校園的各個空間得以充分的利用。
一到六年級學生年齡大小不一,低、中、高段的學習內容必須有所不同,一二年級以足球游戲為主,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的興趣;三四年級把各種足球技術融入到足球游戲中,寓教于樂。五六年級提高難度,學習各種踢球、停球、傳球、射門等技術,同時各年級還要配合相應的身體素質練習。
大課間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那么,把足球融進大課間活動之后,這個目的也不能改變,所以在實施過程中要把足球和身體素質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有活動的趣味性,又能加強活動量,使學生能夠綜合發(fā)展。
足球大課間活動的實施,不是隨意的練習,不能讓學生玩玩過就算了,在這40min的大課間活動里一定要讓學生練習有目標,學習有成果。所以每一個項目必須有練習的要求、所要完成的目標、詳細的規(guī)則。
在足球大課間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評價應起到監(jiān)控活動過程、反饋活動信息、激勵學生學習、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手段的重要作用。發(fā)揮評價的積極作用,可以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斷體驗學習的進步與成功,真正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足球大課間活動應該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要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各種訓練和游戲中,增強體質和自信心。在平時的課余時間我們就要多開展“誰是小球王”、“繞桿能手”、校園單項技能吉尼斯等趣味競賽,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活力。
足球大課間活動要想長期有效的開展,必須給學生和管理老師一定的學習目標。開展成熟之后,要讓大課間活動成為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展示團體足球操、足球技能、合作性足球游戲等,每學期開展級段間的5人制足球聯賽,通過比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堅強的意志品質、優(yōu)秀的團隊協作意識。
足球技能的練習需要堅持不懈,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練習中,學校應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實行個人、級段、校級三級評價制度:設立個人技能校園吉尼斯項目,選出優(yōu)秀選手進入校級足球社團;定期展示,評出“優(yōu)秀團體;學期末,獲得”優(yōu)秀團體“最多的班級評選為”明星足球班級;個人技術考評納入期末綜合素質。
把足球融入到大課間活動,豐富了大課間活動的內容,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孩子們在活動中掌握了足球的球性和技能,培養(yǎng)了團體意識,增強了身體素質,有利于校園足球的普及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王盼.足球進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的幾點構想[J].體育世界,2016(1):104-105,112.
[2]岳海峰.小學體育課堂足球教學現狀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5):238,240.
G843
A
2095-2813(2017)09(b)-019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