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凱 魏富強 蘭磊
(南昌大學人民武裝學院人武指揮系 江西南昌 330043)
籃球比賽中,進攻方利用各種技戰術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和創造有利的投籃機會;防守方則是積極防御和干擾對方投籃得分,力爭由守轉攻,獲得投籃機會,投籃在籃球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而易見。而射手確實球隊中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而沃爾特·雷·阿倫(以下簡稱阿倫)則是射手中的佼佼者。阿倫一個在美職籃(NBA)馳騁17年的老將,被譽為96黃金一代,在2016年11月1日選擇退役,把NBA三分球記錄定格在2973記。投籃是籃球運動中最為核心的技術動作,而三分球是籃球場上每一回合獲得分數最多的技術手段(排除加罰)。本研究對阿倫的三分出手技術動作進行分析,以期能對實踐做一些參考。
以阿倫比賽錄像為本文的研究對象。
查閱籃球相關文獻32篇,著作3部,并瀏覽NBA官網收集相關資料,為本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資料獲取及處理過程如下:
(1)資料獲取:收集阿倫經典場次的比賽錄像,通過Internet搜狐下載。
(2)資料處理:通過貍窩視頻轉化器,將mp4格式轉化為mpg格式并存儲于電腦硬盤。
(3)數據圖片處理:運用Dartfish Connect軟件,將最終轉好的資料導入軟件,通過Dartfish Connect中快照技術進行抓取阿倫投籃瞬間圖片,圖片都由Windows7系統自帶畫圖軟件截取并放大修飾生成。
出手角度是指投籃時球離手一瞬間球體重心飛行軌跡的切線與出手點水平面所成的夾角,它決定球在空中的飛行弧線和入籃角的大小。這主要依靠手指最后作用于球體力的方向和作用點來調節。籃球運動中最為理想的出手角度,即48°,而與之對照的是阿倫三分球慣用的出手角度范圍,即46°~50°之間,二者相差甚微。
而研究阿倫大量比賽視頻可知,其比賽中三分球出手速度(投籃出手的瞬間,球離開手進入空間運行的初速度)極快,在有防守球員緊逼時將更加迅速,研究發現其三分出手僅耗時0.73s,所以防守者很難有實質性的干擾和阻礙。阿倫的技術特點給其自身創造的近乎投“空籃”的狀態,因此造就其高命中率。
只有像雷阿倫這樣在確保正確的用力方向的前提下,保持較為理想的出手角度并與特定的出手速度相配合,使球沿著理想的飛行軌跡應聲入網。
出手高度即籃球運動員在投籃時身體騰空離地到達最高點時籃球出手瞬間球與地面的垂直距離。阿倫出手高度與籃筐高度對比,身高1.96m的阿倫完全起跳到達最高點時,球與籃筐高度差距不大,其出手高度可達2.75m。有研表明:出手點平行于籃筐能有效提高投籃命中率。因為此時籃球距離籃筐的距離最短,這就意味著調整錯誤的范圍越大。并且跳投(有起跳)由于提高了出手高度,投射角變小,而比“顛投”(無起跳)時更加穩定且命中率高。因為球在空中飛行的距離(拋物線)比定位投籃時短,球在空中時所受外力的影響也更小,相對而言球在空中飛行時所受外力的影響也就更小,因而起跳比不起跳更穩定。
而以阿倫將近2m的身高,在外線起跳到最高點投籃,對于防守者來說壓力頗大,要適時的封蓋阿倫肯定是不夠現實的,只能在其做出投籃動作的時候加以干擾,從而影響其命中率。所以說提高籃球運動員的出手高度是積極而有重大意義的,不僅加大防守方的防守壓力,而且還提高了自身的投籃命中率。因此阿倫在球場左邊底角的三分球命中率高達55%,而聯盟的平均水平則為41%,高出14個百分點。這是阿倫從出道到退役能夠在高強度,高對抗,高競爭的NBA始終保持極高投籃命中率的原因之一。
據牛頓定律,每一個作用力都會與之產生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力,籃球在空中飛行亦是如此。阿倫投出的三分球帶有強烈的后旋,球在空中短暫的拋物線運動時,阿倫的投球能夠達到2次/s的旋轉。當旋轉的球體帶動周圍的空氣向某一個方向旋轉時,球體外表面附近的一層氣體粒子將產生與球旋轉方向相一致的空氣“環流”,以減少球體后部區域的氣流波動;與此同時,因為球體旋轉,它將受到一個與旋轉方向相反的力作為回應。例如,如果球后旋帶動空氣向下旋轉,空氣就會產生一個向上的對球的反作用力,球體即得到一個托浮力。旋轉的籃球帶動空氣向下旋轉,從而對球產生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籃球即得到一個浮力。籃球的質量較輕,但體積較大,所以在空中所受的阻力也就較大。而高速后旋的籃球能有效克服空氣阻力,避免籃球在飛行時產生上下浮動,有利于球在空中保持相對穩定,這點對于遠距離投籃來說相當重要。特別是在NBA,其三分線為6.70m(底角),7.25m(弧頂);而國際籃聯三分線僅為6.25m。如果籃球不旋轉或旋轉程度不夠,其所受阻力將更大。若籃球向后旋轉,能使其飛行更高更平穩,投籃弧度也有所增高,球進籃筐的入射角度也就更大,從而提高了投籃命中率。假設阿倫投球不帶后旋轉,那么在碰及籃筐或者籃板時會按原路線反彈回去,除非球空心入網,不然無法命中。球即使不空心入網,在碰及籃筐或者籃板,都有可能命中,因為碰撞產生的力與強烈旋轉所產生的摩擦力相互作用的合力方向是近似垂直于籃筐的水平面的,所以阿倫的投籃符合該理論,因此命中率極高。
良好的投籃時機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關鍵,一次好的得分機會是靠個人的能力和全隊的戰術配合創造出來的,要把握投籃時機果斷出手。籃球場上好的投籃時機是提高本隊命中率的保證,阿倫的投籃時機既有隊友的掩護、擋拆創造的;也有自身不惜疲憊跑出空檔獲得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經常能在比賽中看見阿倫無球跑動,在底線來回兜幾個大圈,而接球張手命中情形。
阿倫能夠很好利用時間因素(搶在防守者干擾前出手),在防守者封蓋或者干擾來臨之前,阿倫就以其僅耗時0.73s的投籃完成了致命一擊,速度快,準備時間短。而在防守者緊逼或者對手事先預判已經做出防守動作時,阿倫則會利用逼真的假動作晃起對手,在第一個封蓋或者干擾即將完成,而第二個防守動作還沒來得急做的時候,空檔出手。
阿倫也是利用空間因素(投籃者占據的進攻位置遠離防守者,或者利用身體逼迫防守者遠離籃球出手點)投籃的高手。這和阿倫的優秀籃球技術水平和籃球智商息息相關。利用自身出色的速度搶先出手,利用自身嫻熟的籃球技術擺脫防守出手,利用隊友的掩護、策應出手。阿倫從時間和空間上都很好的把握比賽投籃的時機,從而提高了自身的命中率。
協調性和穩定性的好壞,直接影響投籃命中率。在NBA的比賽中經常能看見阿倫在對方嚴密的防守下選擇假動作切入籃下攻擊籃筐,而三秒區長人林立,在高強度的身體對抗和遮天蔽日的封蓋圍堵后仍能把球投中,在球出手的瞬間,身體和手是相對穩定的,時空感強,手感好,自信心強,使整個投籃動作用力均勻、柔和,動作連貫、流暢,盡管自己已經失去原有的平衡;阿倫時常在三分線外招到對手侵犯圓柱體的犯規干擾,依舊能投中三分。這都證明他擁有異于一般運動員的協調性、穩定性。而在對手占盡主場優勢,人聲鼎沸的客場他依舊能夠命中關鍵三分球,最為稱道的就是在2013年總決賽第六場最后5.2s,底角命中三分,幫助邁阿密熱火拖進加時賽,最終獲勝,最終熱火贏下搶七,成功奪冠,反客為主,其過硬的心理素質是其獲勝的重要因素。排除思想上和場內、外因素的干擾,時刻保持場上冷靜,是作為優秀射手的必要素質。
(1)阿倫出手角度、出手點高度都較為接近理想值,是其命中率高的原因之一。
(2)阿倫的投球帶有強烈后旋易于命中,是其命中率高的原因之一。
(3)阿倫的投籃時機把握恰到好處,是其命中率高的原因之一。
(4)阿倫協調性、穩定性強,心理素質好,是其命中率高的原因之一。
[1]孫民治.球類運動—籃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124-130.
[2]孫民治.籃球運動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99-103.
[3]曾二鳴.對提高投籃命中率的探討[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16.
[4]朱浩,包云.籃球的旋轉與投籃命中率之間的關系[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版,2006(1):5.
[5]陳健.籃球投籃中球的旋轉及瞄準點選擇的力學分析[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