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科律
(江蘇省無錫市體育運動學校 江蘇無錫 214000)
現代擊劍運動傳入我國的時間比較短,在我國剛剛發展30年,屬于一個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但卻取得了傲人的成績。雖然成績優異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我國擊劍運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群眾基礎、教練梯隊建設、專項資金投入、場地設施建設等都是目前我國擊劍運動的問題所在,這樣嚴重阻礙了我國青少年擊劍運動后備人才的培養,使我國的擊劍運動逐漸的走向下坡路。由此可以看出,優異成績的取得并不是一個單方面因素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個完善的體制和相應的配套措施。因此,本文對我國擊劍運動后備人才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旨在為我國擊劍運動后備人才培養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選材是指通過科學的方法、手段對運動員進行評估,并對評估指標進行科學的評價和預測,以準確的選拔出優秀的適合從事該項運動的人才并對其進行系統的、科學的、長期的、刻苦的訓練才能將其培養成材,這是每一名運動員必經的階段。擊劍運動是一種對抗性較強的運動項目,它對運動員的整體素質要求較高。例如專項技術、體能、心理、組織能力等方面對不同位置的運動員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材。通過調查發現,影響選材的主要原因有:(1)我國擊劍運動起步較晚,普及程度不高;(2)可以選擇的運動員有限,不是年齡偏大就是偏小,有些小運動員由于身體素質不高、專項技術達不到相應的標準使得教練員不得不放棄;(3)擊劍運動并不是在各個省市都開展的很好,要想組建運動隊,教練員不得不在其他運動項目中選擇一些適合擊劍運動的運動員來進行訓練。
一名優秀的教練員對整個隊伍起到了主導的作用,是運動成績提高的關鍵因素,因此教練員對整個運動隊運動水平的高低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運動員的運動水平、運動成績可以反映出教練員訓練水平的高低。通過調查發現,目前我國擊劍教練員的學歷主要以本科為主,并且執教年限偏短,有些教練員都是由退役運動員擔任。因此,從我國的擊劍教練員整體水平來看,學歷水平和執教年限都偏低,缺乏高學歷和執教經驗豐富的教練員。對于目前擊劍教練員的情況,國家體育總局應該采用相應的措施,從基層教練員抓起、多為教練員提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盡快的提高教練員的整體水平。
文化教育是競技體育特殊人才成長所必須的,文化教育不僅可以豐富運動員的理論水平,它還可以促進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高和運動員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調查發現,我國的擊劍運動員每天有2/3的時間是花在運動訓練上,再加之運動隊的管理體制并不是十分的完善,運動員自我意識不強,缺乏對文化課的學習興趣,導致擊劍運動隊整體文化素養較低、文化水平有限。這種文化狀態嚴重影響了運動員的后期發展和其對技戰術理念的理解。如若這樣的競技體育狀態持續發展,就會嚴重制約擊劍運動發展。
擊劍運動員每一年的輸送名額是有限的,而且要進行嚴格的選拔,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運動員都能進入到國家隊。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是有一定年限的。專業運動員在退役后會得到相應的安置。但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各個省、市的退役運動員主要有以下幾種出路:(1)擊劍運動員由于文化水平較低所以在退役時會領一筆安置費,自謀出路;(2)有許多的企業自己組建了一支擊劍俱樂部,將優秀的、退役的運動員招募進去后,替企業打一些聯賽;(3)有些運動員選擇出國深造;(4)一部分運動員選擇回學校讀書,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找到更好的出路。在這種社會保障體制下,極大地影響了家長對進入專業隊訓練的心態。所以現在大多數家長所報的心態就是讓孩子鍛煉身體,但絕不會讓孩子搞專業,怕輸送不上去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和就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嚴重的阻礙了擊劍后備人才的選拔。
各省市政府應該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提高運動員的社會保障意識,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拓寬擊劍運動員的就業出路和就業渠道。各級政府應該充分利用擊劍賽事的契機,將擊劍后備人才納入到高考特招范圍之內,但需要其運動水平和文化程度都達到特招學校的要求后,方可招收。這樣不僅各個高校有了自己的擊劍專業隊,可以代表學校出去參加各類比賽,同時也為擊劍的后備人才提供了進入高校學習、深造的機會,也拓寬了其出路與就業渠道,同時也減緩了政府的壓力。
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需要有自己的、配套的培養模式,擊劍也不例外。對于擊劍后備人才的培養我們應該按照其自身發展規律、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并且建立多樣的、多層次的培養體系,來促進擊劍運動后備人才的培養。首先,針對擊劍運動后備人才培養基礎薄弱的特點,我們應該建立擊劍運動訓練營,加大對擊劍運動的普及。其次,實踐是檢驗訓練成果的一項最好的標準,我們應該為擊劍運動后備人員提供更多的比賽機會,提高其實戰能力。最后,我們應該借鑒擊劍運動國際賽事的競賽組織與編排,與國際接軌,促進我國擊劍運動的規范化和國際化。
加大對優秀的外籍教練的引進制度。引進其先進的訓練理念、訓練方法、訓練手段以及管理方式方法。使我們的隊伍不僅有先進的技術、嚴格的管理還有凝聚力、有理念,這將成為擊劍后備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是擊劍運動學習、傳承、發展的一筆寶貴財富,最終將成為運動的文化內涵。
良好的后勤保障可以使擊劍運動員的學習、訓練更加有序的進行。由此可以看出,后勤保障在運動訓練中的重要作用。國家體育總局應該對各個省市的擊劍運動隊進行定期的檢查,從運動員到教練員的學習、訓練、場地、器材、住宿、飲食、保險等一系列必須做到整體化、統一化。運動員的文化課和訓練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教練員需要定期的進行培訓、學習,提高教練員的訓練水平、實踐能力和管理能力,以為整個運動隊更好的服務。
由于擊劍運動的社會普及度較低,還沒有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所以要通過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加大擊劍運動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使社會、市場、企業、家長都知道、了解并認識擊劍運動。使擊劍運動得到廣泛的推廣,這樣才能選拔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擊劍運動后備人才。
目前我國擊劍運動后備力量培養的過程中,由于擊劍運動普及率不好,致使在運動員選材方面形成了比較大的制約因素;現有的擊劍教練員多數為運動員退役后,直接從事教練工作。他們在學歷、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另外,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問題以及擊劍運動員退役后的安置問題等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擊劍運動員后備力量培養。只有拓寬退役運動員的安置路徑,提高擊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水平,并且在擊劍運動后備力量培養過程中,強化科學化訓練。同時,擴大宣傳途徑,增強項目的普及率。只有這樣擊劍運動才能形成健康、良性的后備力量培養模式。
[1]王平.對制約我國擊劍水平提高的問題探討[J].浙江體育科技,2005(1):134-135.
[2]朱培明.青少年擊劍運動員培養問題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9(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