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華
(唐山市歌舞團)
梁占峰與唐山市歌舞團
李本華
(唐山市歌舞團)
梁占峰同志1978年從山西調入唐山歌舞團擔任業務團長,1984年離開歌舞團到文聯工作。在這六年期間,他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和藝術修養,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勤勤懇懇,扎實工作,組織領導了市歌舞團各項業務活動,使該團藝術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和進步。梁團長對市歌舞團的建設貢獻很大,成就很多,但因篇幅所限,在此僅重點記述如下:
排演歌劇,鍛煉隊伍。歌劇因其涵蓋音樂、戲劇、舞蹈、舞美等多項領域,歷來被世界各國譽為藝術寶庫中的明珠。梁團長因本人畢業于天津音樂學院聲樂專業,對歌劇更是有著獨到的見解。他深知排演歌劇對劇團建設的重要性。他在山西忻州文工團當業務團長時就曾組織排演過多臺歌劇,有很多成功的經驗,所以他到唐山歌舞團不久就先后主持排演了《貨郎與小姐》《小二黑結婚》《少奶奶的扇子》《三個女兒的婚事》《大海作證》等多部歌劇。這些劇目的排演,鍛煉了隊伍。原來只會唱獨唱的聲樂演員學會了舞臺表演;管弦樂隊得到了為歌劇伴奏的經驗;燈光、音響、舞美各部門都有了很大進步。通過排演歌劇,使唐山歌舞團整體藝術水準得到很大的提高,擴大了歌舞團在社會上的影響和知名度。
配合政府中心工作,用文藝形式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在他擔任領導期間,歌舞團每年都承擔了市政府、文化局交付的各項重大演出任務和公益演出。梁團長組織編排了多臺宣傳黨和國家政策的專題晚會,有宣傳“五講四美”的,有宣傳計劃生育政策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臺以計劃生育為主題的名為《一枝花》的專題演出,歷時數年,先后到工廠、農村基層演出500場,獲得省、市政府的表彰,還被國家計生委拍成文藝專題片送聯合國相關組織,并在國內出版發行,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開拓進取,積極探索文藝體制改革。梁團長在歌舞團主持工作期間,正是國家處于改革開放的初始階段,反映在文藝方面,大量流行音樂在社會上迅速傳播。梁團長雖然是出身于藝術象牙塔中的專業藝術領導,但他思想并不僵化,不因循守舊,而是大膽改革。為適應文藝團體改革的形勢,他組織排演了流行歌舞形式的多臺演出,還探索以承包方式組織小型演出隊到全國各地演出,這使得上級交給歌舞團每年240場的演出任務得以完成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在唐山歌舞劇團的發展史上,有一件事是人們不應忘記的。當時對文藝團體改革的前途有多種議論和設想,有人認為唐山只要發展地方戲就行,歌舞團可有可無。面對這種目光短淺的想法,梁團長多次找市里有關部門和領導,力陳歌舞團在唐山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據理力爭。在他和各方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得到上級領導的理解和支持,使歌舞團得以完整保留下來。這是梁團長為唐山歌舞團立下的一大功勞!
梁團長在唐山歌舞團工作六年,時間雖不算長,但對歌舞團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將永遠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