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摘 要: 作為一種新型網絡語言,“火星文”反映了當下流行的網絡交流方式和人們個性化的語言表達。“火星文”的發展是對原有語言的種種突破和違反,但是約定俗成不是一直不變的,描寫主義的目的就是使其違反合法化。我們應該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具有極強主觀性和隨意性但又極具創新性和便利性的“火星文”。
關鍵詞: 火星文 網絡語言 規范主義 描寫主義 語言與現實
一、引言
一位書法家在打掃兒子房間時發現兒子的筆記本封面上寫著幾個特殊的文字:→θ耭這個罘準鈊。他禁不住好奇翻了起來,發現里面都是一些很古怪的文字。書法家之后在書店看到了一本《火星文破解手冊》才知道兒子竟然寫起了火星文,聽店主說學生喜歡用火星文寫日記,或者上課用它來寫紙條聊天,以免被家長和老師看出他們的小秘密。兒子家庭作業中時常出現“火星文錯別字”,老師告訴了家長。書法家知道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篆體字給兒子留了字條告訴他放學之后去飯店吃飯。兒子當然沒有看懂,也沒有吃到飯,但是在之后與書法家的談話中兒子也認識到了自己連地球文字都沒有學好更不該去學這使他語文成績下降不少的火星文。(王記金,2008)
新型的網絡語言——“火星文”日益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青少年中甚為流行。據研究證明,火星文最早起源于我國臺灣地區,由于繁體字輸入法的出現,網友打字時會經常出現一些錯別字,時間長了大家就明白常見錯別字的意思也就默認使用了。之后,網友為了節省時間在非正式場合經常使用更多的錯別字,符號或者方言的交流達到了快速打字兼可理解內容的效果,之后又出現了“火星文轉換軟件”,使得火星文可以被用來保護群體隱私。隨著一些熱門網游在大陸的流行,這一潮流進入大陸并為網友所推崇。
從開頭的小故事中我們了解火星文作為一種新型網絡語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開頭關于火星文的小故事讓我們對火星文有了簡單的了解,但也讓我們心中產生了一些疑問,本文從現代語言學的語言觀角度出發,主要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火星文反映了它與現實的什么關系?
(2)從現代語言學的語言觀的角度出發,如何結合規范主義和描寫主義分析火星文?
二.火星文與有關火星文的語言學研究
1.火星文的內涵及特點
火星文,字面可理解為火星人使用的文字。實際上火星文由符號、繁體字、日文、韓文,冷僻字或漢字拆分后的部分等非正規化文字符號組合而成。由于這種文字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顯的不同并且相當奇異,因此被稱為火星文。火星文使用的語境主要是在網上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手機聊天工具,如微信、騰訊QQ等。
火星文大體可以分為兩類:符號火星文和異體火星文。符號火星文主要通過象形、數字、仿擬、比喻、諧音、擬人等手法構成新詞。例如:3Q(英語“Thank you”的音譯),520(我愛你),典型的象形笑臉符:-),@@(暈了),orz(跪在地上的小人,用來表示驚訝和拜服),漂漂(漂亮),怕怕(害怕),等等。這種隨意組合、任意搭配的構詞法使得網絡語言更加委婉,賦予語言更強的幽默、諷刺和溫和的功能,也體現了禮貌原則在網絡語言中的應用。異體火星文主要借助軟件工具例如“火星文轉換器”,將漢字轉換成形似或音似的繁體字或異體字,這種異體火星文即使之前從未接觸過的人也大體看得懂,這個功能類似于語言的多產性。比如:“訡迗ф仵吃什庅”(今天中午吃什么)。這也說明了火星文沒有一套屬于自身獨立、系統及相對穩定的文字構造系統,很難看出它已完全脫離漢語的書寫系統。
2.國內有關漢語火星文的語言學研究
尋遍國內很多關于火星文的研究,大多是闡述火星文的來源、特點及分類,由于其多變性和新奇性,語言學屆中關于火星文的語言學研究依然很少。楊寅慶(2006)介紹了火星文的分類,將其分為七類:象形符號、自由諧音、方言引入、注音符號、自由縮略、失意體前驅、流行語引入。陳佳旋(2008)認為火星文的主要語言特征是符號的視覺化,其主要語用功能是顯示語言的時尚性,而最大的問題在于導致網絡交際的“反網絡性”。董長弟(2008)從社會文化的角度論述了火星文的特點,并指出火星文是青少年亞文化的一種特殊變體,是一種特殊符號體系。于全有和裴景瑞(2008)對火星文的內涵、起源、構造、實質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梳理、分析與探討,指出火星文不過是網絡語言的一個新的變種,部分帶有語言游戲的性質。胡家芬(2009)從語用學的角度結合會話原則對火星文的會話功能進行了分析,分析指出火星文因其特殊語境對合作原則有著沖撞和違背,火星文的研究不能脫離網絡語境和社會層面因素而獨立。郭中子(2008)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出發,通過對象似性原則的闡述,發現漢語火星文的理解是一種涉及推導的心理學問題,語言符號的象似性對語言產生了根本的影響。這些論文和著作各有顯著特點,都詳細闡述了火星文的內涵、來源、特點和分類。本文從現代語言學的語言觀的角度出發,通過探索火星文與現實的關系及通過語言的兩大特點:規范主義和描寫主義分析火星文,從而為如何正確對待火星文這一新型網絡語言指明道路。
三.火星文與現實有什么關系
作為一種新型網絡語言,火星文反映了當下流行的網絡交流方式和人們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后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也使人們想要一種新穎、鮮活、不落俗套的陌生化語言。火星文反映了新生代網民的心理訴求,人們愛好游戲,講求情趣的心理使得新火星文符號的發明和解讀令人著迷,也是鍛煉思維、愉悅心情的方式,體現了語言的游戲特征。將字母符號組合起來的火星文如:“@:-)”表示有卷發的人在笑,“◎◎∥”表示傻眼,以象形的方式將人們的喜怒哀樂形象化,表現出較豐富的內容和較復雜的情感,富有人情味。
具有完整、獨立、系統文字語言系統的現實同樣制約著火星文的發展,帶有極強主觀性和隨意性的火星文(如“老”火星文可以用“銠、咾、恅、荖、粩、栳”表達)很難在具體的“字詞”的形、音、義上得以明晰和確定,更不用說取代漢語成為人們的日常交流方式。火星文在構成形式上進一步將繁體字、別字、偏旁、數字、字母、拼音、外文、圖符、構字部件及簡體字等混合在一起,在表意方式上,也是“隱形”、“分形”、“摹音”、“摹圖”等多種形式搭配。這種構成使得火星文與以往的網絡語言相比雖已有很大不同,但其本質上仍不過是網絡語言的一個新變種。endprint
四、如何從規范主義與描寫主義分析火星文
語言一直都處于變化之中,作為網絡語言一種的火星文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在中國,漢語文字占統治地位,具有全面系統的規則。火星文在開始作為一種另類奇特的網絡語言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但是規范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在語言的“可以接受”和“不可接受”之間并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劉福長,1993)。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網絡的普及,語言發生變化,規范也在隨之改變。火星文的新用法的產生使得介于以上兩者之間的有限數量人群進入了“可接受性”區域,而一些過時的語言用法則隨之進入到“不可接受性”區域。在這里“可接受性區域”意味著規定性,火星文的出現或多或少影響了漢語的變化,每年都有少量新詞被收入字典,當然也有一些詞語被賦予新義。(例如:“囧”字,讀音“Jing”,網絡讀音“Jiong”,北京大學教授殷旵解釋說該字指窗口,意在野外、郊外,很寬闊的地方,郊外為林,越走越開闊;又指光明。商務印書館漢語編輯室副主任何宛屏認為,該字最早是個象形字,現在也是象形字的用法,被網民活用了。網絡語言中,“囧”就像人的一張無奈又悲傷的臉龐,表達著各種不同的情緒。)
網絡語言的發展對原有的語言規范有種種突破和違反,雖然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但是它會無意識地影響著人們。描寫主義的目的是使火星文對原有規范的突破、違反合法化,語言中的創新在得到社會共認而普遍使用之前,總是先出現在少數人語言中的,隨著新用法的普及和承認又會出現新的約定俗成,因此語言的描寫性會使火星文讓大多數人所承認和使用,即使不成為規范性的一員,也會在網絡語言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五、結語
很多人對火星文持不同的態度,一些語言學家稱“火星文破壞了漢字的純潔性與規范性”,一些中小學教師認為火星文對鑒別能力不強的青少年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導致他們正規語言語用能力下降。同時,火星文是一把雙刃劍,火星文的出現代表了人們的個性和創新,不會影響到具有穩定性和系統性的中國文字,并且網絡語言使得人們交流更加方便和順暢。不可否認,火星文確實對青少年的語言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它也是青少年創新能力的綜合體現。我們不應禁止火星文,而應保持一種寬容而嚴謹的態度加以引導,在不破壞漢語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給予火星文適當的規范與描寫,同時加強規范語言、文字的宣傳教育,消除火星文負面影響,把握其積極影響。
總之,我們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火星文,使火星文成為一種便利而不成為習慣,重視規范語言文字的教育,規范網絡管約,為青少年創造有利的語言學習與創新環境。
參考文獻:
[1]王紀金.“火星文”的故事[J].中華家教,2008(7).
[2]陳佳旋.“火星文”網絡語言的新發展[J].修辭學習,2008(4).
[3]楊寅慶,趙超.火星文的分類鮮活性特點[J].科教文匯,2006(4).
[4]董長弟.“火星文”現象評析[J].當代青年研究,2008(2).
[5]于全有,裴景瑞.一種新型的網絡語言——“火星文”論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6]胡家芬.“火星文”與會話原則[J].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09.
[7]郭中子.漢語“火星文”的認知詮釋[J].外國語言文學研究,2008(8-2).
[8]劉福長.規范性與描寫性:孰為語言規范的根據?[J].語文建設,199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