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修課是高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選修課的建設和管理,對于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在拓寬學生知識面、促進文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等素質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對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選修課程體系現狀的分析,探索科學的選修課課程體系建設和完善。
【關鍵詞】選修課程 體系 構建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016-01
一、貴陽幼高專選修課程體系的構建
選修課是高校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選修課的建設和管理,是高校面臨的重要問題,探討和研究選修課構建和管理,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制定學分制管理下的人才培養方案
制定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工作專業的教學計劃,計劃由七個部分構成:通識課程、專業必修課程、素質特色課程、實踐課程、公共選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學生修讀合格后即可得到相應的學分,學生在校期間必修課及選修課共修滿132個學分才能順利畢業。
我校選修課程包括專業選修和公共選修。專業選修課旨在突出就業崗位需求,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優化學生專業知識結構,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公共選修課是為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建立教學管理制度
建立相關教學管理制度《學分制學籍管理制度》、《學業導師制度》、《學分制管理辦法》、《選修課管理辦法》等,使選修課的管理過程具有科學性和規范性,確保學分制教學管理項目的穩步進行。
(三)教務管理系統和選修課程構建
建立排課、選課、網上評教、成績查詢等功能的教務管理系統,選修課的排課、學生網上選課以及學生成績錄入均已使用教務網絡管理系統實現了網絡化管理。
二、運行與管理
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建立激勵和淘汰機制,嚴格把握選修課的開設,加強對教師教學的評估和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淘汰機制,開課教師的課程嚴格把關,對多次因選讀人數過少而不能開課的教師,采取暫時取消其開課資格的管理。 我校實施了“青藍工程”“名師工程”“雙師工程”的師資建設工程,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教學基本設施建設,確保滿足教學需要并正常運轉。
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我校教師已開設的選修課程共計165門,其中,公共選修課107門,學前教育專業選修課程56門,社會工作專業選修課12門。為補充選修課的種類,在2015年10月投入資金14.8萬元給學生開設了170余優質的網絡選修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
三、選修課程存在問題
自2014年9月以來,我校選修課建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初步形成了選修課程的體系構建,但還存在不足之處:
(一)我校師資力量不足,開設的選修課程不夠充足。
(二)公共選修課與專業選修課比例失調。
(三)學校提供的教學場地、教學器材、硬件設施難以滿足開設更多選修課的需要。
(四)學校選修課監督機制不健全,難以對選修課教學秩序、教學質量、教師和學生出勤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五)學生盲目進行選課,增加選課出錯概率,不利于我校的長遠發展。
四、選修課程的改進措施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在選課運行中我們已經解決了以下問題:
(一)針對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我校不同批次引進高層次人才,壯大教師隊伍。增強激勵制度鼓勵學校任課教師多開設選修課程。逐步建立健全選修課程數據庫,開發我校精品課程的網絡專業選修課。
(二)針對公共選修課與專業選修課比例失調的問題,在2015年10月,我校購買超星爾雅網絡選修課程170余門,大大緩解了專業選修課選課難得問題。
(三)學校逐步增加教學場地和教學器材。
(四)規范選修課程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選課制度。
選修課的建設和管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實現科學的選修課程體系和管理,我校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周文軍,陸小平.深化公共選修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J].常熟高專學報,2002.
[2]高玉峰,員小波.高校公共選修課管理對策研究[J].河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
[3]刁曉平,李少華.加強公共選修課教學及管理的思考[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2.
[4]陳紅英.全校公共選修課的改革與管理芻議[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
[5]張景莉.關于開設好公共選修課的思考[J].《引進與咨詢》,2003.
[6]陳喆.基于Web技術的學生網上選課管理系統的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5.
作者簡介:
朱克嵐(1970.03.07-),女,侗族,籍貫:貴州榕江,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育學、教育教學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