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成+趙園園
摘 要: 習近平黨的群眾路線思想對當前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當前的黨情和國情決定了黨建和反腐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保持黨與廣大人民群眾血肉相連,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建設服務型政黨,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是依靠群眾。
關鍵詞: 群眾路線 實踐價值 基層黨建
縱覽當前的黨情,中國共產黨具有鮮明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具有穩固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針對部分黨員干部脫離群眾腐敗墮落現象,整頓黨風、懲治腐敗勢在必行。縱觀當前的國情,改革開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鄉差距依然存在,三農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針對有關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黨風建設和反腐斗爭的新舉措。
一、當前的黨情和國情決定了黨建和反腐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黨風建設和反腐斗爭的新舉措可以歸納如下:一是對象上“老虎、蒼蠅”一起打;二是空間上走群眾路線的立體式全民反腐;三是時間上強調“常”“長”二字的全民防腐。習近平總書記從對象上、空間上和時間上給腐敗分子以沉重的打擊。從對象上讓腐敗分子無論官職大小、無論官位高低均一網打盡,從空間上讓腐敗分子無處藏身,從時間上讓腐敗分子無機可乘。這些措施的具體實施迫切需要推進黨組織建設。“老虎”、“蒼蠅”是寄生于人民身上的寄生蟲,農村基層人民群眾和農村基層黨員最了解,加強黨組織建設能夠有力地打“老虎”和“蒼蠅”,真正做到全民反腐。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線,是黨的建設的制勝法寶。加強黨建和反腐斗爭,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必須培養黨員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黨組織建設不能局限于黨的自身,還要密切聯系基層群眾。黨組織不僅要服務農村基層群眾依靠農村基層群眾,還要接受農村基層群眾的監督,開展走群眾路線的全民反腐斗爭,讓腐敗現象、腐敗分子淹沒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之中,讓他們無處藏身。再度開展一次人民戰爭,把新時期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向新高潮。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走群眾路線,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使農村基層黨員與群眾同甘共苦。農村基層黨員不能離開人民群眾,否則,我們黨將失去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服務群眾,中國共產黨的工作方法是心系群眾、依靠群眾、信任群眾、發動群眾,密切聯系群眾的黨必定充滿著生機。
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保持黨與廣大人民群眾血肉相連
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一致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向人們旗幟鮮明地闡明了這樣的觀點:“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要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決定》還向人們旗幟鮮明地闡明,堅持踐行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中國共產黨與廣大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保證,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保障。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一貫遵循的群眾路線表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事實證實了“一切為了群眾”的正確性,歸根結底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實現中國人民或者說中華民族的神圣夢想而努力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向廣大人民群眾指出:“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1]回顧歷史和立足現實,人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解決了“實現誰的夢想”的重要問題,必須依靠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和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以為人民群眾服務為宗旨的。
毛澤東說:“(我們的干部)一定要每日每時關心群眾利益,時刻想起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適應當前群眾的覺悟水平和當前群眾的迫切要求。”[2]從毛澤東通俗易懂簡單純樸語句可以清楚地認識到,無論困難多么艱巨,境地多么艱險,中國共產黨始終維護人民的利益,始終堅持黨性心系人民。中國共產黨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壯舉之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到首要地位。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3]鄧小平提出的“三個有利于”依然把改善和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當作重要標準。
中國共產黨十八大的召開,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人民群眾繼續踐行群眾路線,他詳細闡明:“要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和進步的機會。”[4]可見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人民踐行的群眾路線仍然重視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且放置于首位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戰略的根本出發點是保證和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重視黨的建設,保持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
三、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建設服務型政黨
“當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黨的建設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學習和研究習近平黨建思想,對國內、黨內、國際均有積極推動作用”[5]。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不僅創造了人類歷史,而且創造了物質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更改變了社會。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是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群眾路線的各項內容彰顯了群眾觀。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群眾觀,踐行的是為人民服務的群眾路線;群眾路線和群眾觀密切聯系相輔相成。中國共產黨需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的指導,基層黨組織直接和人民群眾親密接觸,更加需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的指導,中國共產黨堅持的群眾觀是科學的群眾觀,是為人民服務的群眾觀。
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的革命歷史經驗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驗表明,人民群眾發揮了無比巨大的歷史作用,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依靠人民群眾的群眾觀正是來源于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群眾路線。毛澤東對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他反復強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6]“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7]。基層黨組織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不可缺少的構成部件,基層黨組織是黨和人民群眾直接聯系的最廣大的組織機構,直接和人民群眾接觸,能夠直接為人民群眾服務。基層黨組織的重要職責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團結廣大人民群眾。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關鍵是在“服務”上下功夫。endprint
四、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是依靠群眾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8]。黨的基層組織肩負黨一切群眾基層執行工作,直接團結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引領廣大人民群眾執行黨的所有理論與實踐,直接引領廣大人民群眾路線方針政策,長期以來堅持發展壯大黨組織、服務廣大人民群眾,促進廣大人民團結一心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推動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黨組織關心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與安全,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與工作需求,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想方設法地為人民群眾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把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基層黨組織的重要依據。要認真落實中辦印發的《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突出服務群眾這個主題,廣大基層黨員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群眾觀,多辦利民惠民的好事實事。基層黨組織要抓住群眾路線這個重要著力點,密切聯系廣大人民群眾,走到廣大人民群眾中間去,詳細地了解廣大人民群眾的疾苦與愿望,向廣大人民群眾認真宣傳和踐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發動與組織廣大人民群眾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建設,教育、引導與幫助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改革與創新。
黨的建設要切實貫徹群眾路線的觀點,指導基層工作建設。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在實踐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反映黨的特征和品格的整體精神面貌。堅持勤政為民,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從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做起,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著力點,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重要作用,完成黨的各項任務。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組織黨員過好組織生活。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和黨小組會,按時上黨課,基層黨組織要組織廣大人民群眾既要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四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又要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對黨員的經常性教育。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強化黨員日常管理,確保每名黨員都納入黨組織的管理之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要推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不斷改善和提升為人民服務的水平。各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深入廣大人民群眾,為廣大人民群眾做好后勤服務工作。用群眾路線觀點,指導黨的基層制度建設。習近平同志指出:“要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制度,廢除不適用的制度。制度一經形成就要嚴格遵守,執行制度沒有例外。”踐行群眾路線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增強群眾路線的活力、生機和動力。
參考文獻:
[1][4]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3-18.
[2][6][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2,1031,790.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5]歐庭宇.習近平作風建設思想的內涵及意義[J].攀登,2016(1).
[8]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動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6SJB71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