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芳
【摘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比如:死記硬背以及機械式訓練等。采用這種方法教學能夠讓學生拓寬知識獲取的渠道,并且逐漸養成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文針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有效性提高進行了簡單分析和研究,望相關人員可以借鑒和采納。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031-01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順利開展,可以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讓學生在一個和諧、愉快的氛圍當中快樂學習。在實際的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與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并且通過多種活動方式,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展開,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一個良好基礎。
一、結合生活,挖掘學生興趣
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動力之一。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小,好奇心非常強,對一些新鮮事物有些較高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善于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處在一個積極思維的狀態中,從而讓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
二、合理定位,組織教學活動
對于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來說,其課堂效果好壞直接取決于教師的定位。因此,教師在組織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定位的合理性,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此外,教師還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盡可能做以下幾點:第一,引導學生能夠逐漸形成正確的班級輿論風向,樹立良好的班風,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第二,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并且在活動中積累經驗,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在開展《回鄉學子喜看家鄉變化》的綜合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合理的對每一個小組進行明確分工,分工的內容主要有采訪記錄、個案調查、拍攝錄制、文字圖片處理以及錄音合成等,學生在活動結束后要對成果進行展示,學生要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得到的結果。通過這樣的過程,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學生既要合理的處理好文字以及圖片,還要做到內容新穎,進而達到創新的目的。因此,通過開展“回鄉學子喜看家鄉變化”這一活動,讓學生對家鄉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創造能力,進一步加強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運用媒體,創立教學情境
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載體以及背景就是學生的生活與知識經驗。因此,教師一定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以及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從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對學習更加感興趣。比如:在開展《外出活動保安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視頻以及多媒體課件等形式,合理再現學生外出活動發生的安全事故,通過這些畫面觸動到學生的內心,從而使學生意識到安全出行的重要性。此外,教師也要讓學生說出自己外出活動時遇到了哪些安全事故,并讓學生考慮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這些事故對自身以及家庭等會造成哪些傷害。通過對情境的創設,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并且在活動中可以領悟到活動的意義讓學生在自主參與實踐活動中去領悟活動的意義,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四、利用天性,實現玩中學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愛鬧,但是小孩子在玩樂中也能夠不斷開發自己的智力,因此人的創造特性也會在率真的玩樂中誕生,并且逐漸的成長起來。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說,其目標不僅僅要讓課程變得有趣,還要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讓學生能夠在玩的過程中有所得。比如:在對小學英語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談游戲開始,讓學生談談自己平時喜歡什么游戲,說說在玩游戲中最大的煩惱是什么?很多學生都認為,父母的約束嚴重影響了他們玩游戲。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引出了父母小時候做哪些游戲的話題,這一話題會讓學生產生很大的興趣,可以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興趣。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一個作業,在放學后詢問一下家長小的時候喜歡什么游戲,并把游戲的名稱以及規則記下來,從而讓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越來越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所謂綜合實踐活動,實質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因此,在實際的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善于采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求知欲以及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熱愛學習。
參考文獻:
[1]曾憲慧.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5,12(5):23-23.
[2]雷新茂.如何提高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考試周刊,2017(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