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紅
【摘要】近幾年,德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和學校的重視,小學階段的德育教學對學生的一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班級德育管理的方法。
【關鍵詞】德育管理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079-02
德育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他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政治觀念,形成正確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在班級中進行德育管理是教師工作之一。
一、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德育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證。加強德育管理是學校應盡的職責,有利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從個人層面來說,小學是整個教育事業的基礎,對學生一生的學習生活習慣、思想方法、道德品質有重要的影響。德育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發展起主導作用,小學加強德育管理,讓學生從小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對學生的一生都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從國家和社會層面來說,德育管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其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有利于和諧社會和文明社會的建設。
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學科課程是德育的基本途徑。思想品德課是向小學生比較系統的和專門的進行德育的課程,在思想品德課中進行道德教育的效果顯而易見,但怎樣的德育方法效果更佳還值得我們繼續深入探索。
二、班級德育管理的創新方法
(一)樹立同學榜樣
俗話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樣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無聲無息的。所以,我們在思想品德課的課堂中使用榜樣示范法滲透德育。榜樣示范法是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優異成績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一般我們會把家長、教師、英雄人物、革命領袖或歷史偉人等作為學習榜樣。
雖然,英雄人物或歷史偉人對學生會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他們離學生的生活太過于遙遠,他們望塵莫及,即使當時聽到他們的偉大事跡會深感震撼,但過后就會失去努力的激情,往往付諸于實際的學生有限,而且有時學生會存在一些思想,“他們都是大人,我們還小,怎么能做的那么好,或者他們做的事好偉大,我怎么能做到”等等。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在學生群體中找到好榜樣作為學生學習模仿的對象,他們會覺得更具有真實性。
比如,在講《我們班里故事多》這一課時,我平時觀察到小明平時表現比較好,不說臟話,非常有禮貌,樂于幫助別人,尤其是最近發生的小明撿到一位老師丟的200塊錢又全部還給老師的事讓我深感震撼,我在上課時就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以小故事的形式講述了這件事,讓大家猜測這名小主人公是誰,大家的好奇心都被調動起來,當我說出他的名字時,大家驚訝的張大了嘴巴,隨后我讓他們評價此行為,很多學生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對其行為表示贊許并高呼要學習其拾金不昧的精神。因為是同學,學生不由自主的就想要向他看齊,向他學習。
(二)創新啟發式教育
明辨是非是德育中很重要的一點。在上思想品德課時,我們往往會直接向學生講述德育內容之類的道理時,學生未必能真正體會,也不利于他們付諸實踐。我們可以適當的使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進行德育。啟發式方法就是老師提出簡單的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正確的結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提高他們獨立思考、發散思維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啟發式教學問題的提出和引導程度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和思考能力,問題不能過于難讓學生失去思考頭緒。二年級屬于低階段年級,問題的難度和引導程度應適中。
(三)角色扮演
如今,我們都在追求上課方式的靈活性,不再局限于傳統僵化的講授課的方式,角色扮演被越來越多的引用到課堂教學中,在思想品德課中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德育依然受用,角色扮演就是依據課本內容,設置與生活中類似的情境讓學生切身體會從中獲得真實感悟,學生從角色中容易引發情緒反應和心靈感應,學習興趣高漲,同時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道德情感變化。老師應與學生加強溝通,對于他們產生疑惑的內容設置情境,讓學生從“真實”情境中明辨是非對錯。
現如今,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依然存在不足,但是,只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內外德育相結合,就能真正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統一,真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社會發展培育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桂玲.小學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三策略.小學教學參考.2010年11月
[2]泰太容.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探索.小學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3]鐘淑芬.加強小學德育管理的有效性途徑的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17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