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運
【摘要】舞蹈教學作為高校教學中的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不斷發展創新的背景下,我國各大高校也相應在校內開設了舞蹈教學課程,讓舞蹈教學得到了較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當前高校的舞蹈教學中還存在舞蹈課程設置不合理,舞蹈教學缺乏創新性等問題。本文以高校舞蹈教學為出發點,分析了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夠為高校舞蹈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育 教學現狀 問題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194-02
舞蹈是借助人體肢體語言來表達思想、情感、觀念的藝術表現形式,在音樂、道具的輔助下,能夠闡發出多元的社會意義和價值[1]。在我國各大高校開設舞蹈教學課程,可以起到啟迪高校學生的心智,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推動學生生活、思維方式轉變,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等作用。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以往的舞蹈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且存在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為了推動高校舞蹈教學更好的發展,我們有必要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改革。
一、當前高校舞蹈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舞蹈課程設置方面缺乏合理性
我國大部分高校中,舞蹈課程是以選修課、任選課的形式存在的,學生主要通過個人的選擇來進行舞蹈的學習。但是由于舞蹈是一種種類較豐富的藝術形式,學生單純的選擇一門舞蹈課程進行學習學到的舞蹈知識是十分片面的,不可能從根本上掌握某一門類的舞蹈[2]。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極大的降低了舞蹈課程的教學效率。
(二)舞蹈教學教材有待進一步改革
我國市場上出版的大部分舞蹈教材是針對舞蹈專業學生設計和編纂的,對于非舞蹈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種教材就嚴重的缺乏適用性。且教材中的內容大多是用文字的形式來呈現的,而遇到一些較為復雜的舞步時,單靠文字敘述造成了學生理解的困難。
(三)舞蹈師資力量不足
舞蹈是一門專業性的學科,要想更好的在校內開展舞蹈教學,就必須要用專業性強、綜合實力強的舞蹈教師進行教學。而我國高校中的舞蹈教學起步時間較晚,很多教師個人的教學素質并未完全達到教學的要求,教師教學能力的不足,教師人數的不足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高校舞蹈教學進程的發展。
(四)舞蹈教學中缺乏人文教學理念
舞蹈是一門跨學科的課程,它與心理學、美學、教育學等學科之間是相互連接的。推動舞蹈技術和藝術的相融合是舞蹈教學的最終教學目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時不僅僅要重視對學生舞蹈技能能力的培養,而且還要注重對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具體來說,就是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將人文教學理念融入進去。而這正是我們當前高校舞蹈教學中所欠缺的。
二、我國高校舞蹈教育的發展策略
(一)合理設置高校舞蹈教學課程
對之前的課程設置方法進行創新,合理對舞蹈課程進行安排。將屬于同一門類的舞蹈課程歸為一類,減少不必要的課程門類設置,同時對設置好的課程要適當的增加課時,讓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去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此外,可以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原有舞蹈教學課程的基礎上增設舞蹈鑒賞、賞析課程,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二)優化高校師資教學隊伍
積極引進優秀的舞蹈教學人才,擴充當前的師資教學力量。此外,學校要定期對教師開展培訓教育工作,強調教師的職能,讓教師意識到自身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從而能夠激發出極大的工作熱情,為高校舞蹈教學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三)提高舞蹈教材的適用性
應該盡量選擇符合自己學校學生學習實際的舞蹈教材來進行教學,或者是直接在校內組織教師編寫教材。教材內容設置要合理,要充分的考慮學校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能力,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
(四)創新舞蹈教學方法
單純的靠教師講解不僅僅會造成舞蹈教學效率的低下,而且面對一些復雜的舞蹈種類,學生靠被動學習的方式是無法完全掌握的。此時,教師就可以積極的借助先進的教學工具和設備來輔助教學。
當前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教學與實際不相符合,舞蹈教學模式不完善等問題,所以我們在推動高校舞蹈教學改革時,應該要從學校自身的教學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現狀出發,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為教學的基本目標,從舞蹈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上對高校舞蹈教學進行創新,為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于彬.試析我國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2,(26):191-192.
[2]劉秋子.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中的生態式舞蹈教育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