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肇慶 526100)
“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內涵與經驗探析
楊波
(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肇慶 526100)
通過對“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科學內涵的解讀,尋找并發現貫徹執行“三從一大”訓練原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現階段訓練理念和方法,革新對“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認知,促進“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和完善,更好地為競技體育訓練和比賽、學校體育中學生的鍛煉以及全民健身服務。
“三從一大”訓練原則 運動訓練 創新
“三從一大”訓練原則是指“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大運動量訓練”的訓練原則,是我國體育事業理論與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有著深厚的科學內涵。下面從“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和“大運動量訓練”四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體育賽事發展至今,隨著科技的進步,比賽成績以毫秒為單位計算。2017年布達佩斯世界游泳錦標賽,傅園慧在女子50m仰泳決賽中以0.01s之差屈居亞軍。足以看出當前體育訓練和比賽競爭的激烈性,這就要求運動員在訓練中挑戰高強度、高難度的訓練。這里所講到的“從難”就是依據項目的運動規律、運動員個人特點,進行比賽強度的針對性、高質量、高強度的訓練。
郭興福教學法訓練中提出“從嚴”就是要培育出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而在體育訓練中要求“從嚴”就是嚴格執行訓練、比賽計劃,不偷懶,對自身嚴格要求,保證訓練和比賽的高質量、高標準、高強度,從而增進運動水平的提升。NBA巨星科比凌晨四點鐘訓練,彰顯出其對自身訓練態度的嚴格。這也是專業運動員要恪守的準則。
從實戰需要出發是“三從一大”科學訓練原則的核心內容。能否真正貫徹執行“三從一大”,關鍵在于訓練中是不是從實戰出發[1]。“以練促賽、以賽代練、練賽結合”這句話,直接反映了訓練和比賽是相輔相成的,要在訓練中以比賽為出發點,同時在比賽中發現問題,彌補訓練沒有涉及的問題,這就要求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堅持以比賽需要出發。
在新的訓練理論和訓練體系的沖擊下,大運動量應理解為運動負荷。也就是運動員在承受一定的外部刺激時,機體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所承受的總刺激。而運動負荷則包括負荷強度與負荷量這兩個既互相區別又相互聯系的基本結構[2]。在訓練中要注重負荷強度與負荷量的合理分配,不是一味追求大強度、大負荷。不同階段的訓練、不同任務的訓練負荷強度與負荷量的比重也各不相同。在訓練中要根據訓練目的和階段合理分配負荷強度和負荷量,使負荷強度和負荷量達到有機平衡。
在實踐中對“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認識存在偏差,出現兩種極端對立的情況。第一種沒有理解大運動量訓練原則,盲目地認為一味地加練、多練、苦練,才能出運動成績。運動員疲于應付訓練,運動成績無法進一步提升。另一種受到該思想的干擾,索性減小訓練量,低強度的訓練無法對運動員機體和心理產生有效的刺激,運動員無法適應比賽的強度。
比賽是對訓練的檢驗,訓練是比賽的保證。蛙跳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是最常見的一種訓練手段,蛙跳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一種練習。大量的實踐和研究表明,蛙跳對下肢沖擊力很大,很容易對膝蓋和脛骨造成損傷,影響青少年的骨骼發育。在很多訓練中依然將蛙跳作為常規訓練手段來增強腿部力量,長期如此造成運動員膝關節不同程度損傷,影響運動生涯。發展彈跳和腿部力量的訓練方法很多,要根據專項特點和比賽實際合理選擇訓練手段,脫離比賽的訓練無法提升運動員專項成績。
專業訓練本就是枯燥、單調、艱苦的,這對運動員自身的意志品質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有研究表明,高強度、大負荷的訓練并不能調動運動員積極性,反而會造成訓練倦怠,對運動員情緒起負面作用。運動員不是一臺沒有靈性的機器,而是一個有思想、有想法的人。教練員要避免使用粗暴的訓練方式,而是要盡可能地挖掘運動員自身的潛力,充分調動起運動員的積極性,使運動員真正成為訓練的主角,發揮其主觀能動性[3]。
“三從一大”的“從難”主要是克服一切困難和敢于突破難點,“從嚴”主要表現在高標準訓練和高標準管理,“從實戰出發”就是以比賽為中心,“一大”指科學地進行大負荷訓練[4]。全面理解“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內涵,統一認識,掃除認知誤區,能夠激發和挖掘運動員潛能,提高訓練水平,提升運動成績。從難是訓練的根本,是通過嚴格的大負荷訓練對運動員意志品質不斷進行磨煉的過程。從嚴是訓練的關鍵,沒有克服重重困難的大負荷訓練和嚴格的管理,訓練就無法有序進行。大運動量訓練是提高成績的保證,它的實施同樣需要從嚴、從難來最大限度地挖掘運動員的潛能,從而提高訓練水平[5]。
貫徹“三從一大”訓練原則要始終堅持以比賽實際作為出發點,結合專項特點和比賽實際制定訓練計劃。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歷程艱辛,女排的訓練始終在郎平指導根據不同對手的技戰術特點、以比賽為出發點制定的訓練方案下進行,最終女排榮耀里約。訓練方法的創新也是訓練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運動員長期重復同一個訓練方法和手段,會產生訓練倦怠,根據比賽實際和專項特點進行訓練方法和手段的創新給運動員帶來新奇的訓練體驗,將更有利于訓練的開展。中國乒乓球在世界上遙遙領先,這與乒乓球隊積極的創新訓練手段和創新技戰術是密不可分的。
訓練中要以運動員為主體,關注運動員的狀態,在思想和生活上給予關心,讓運動員對隊伍有認同感。心理問題是當前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心理問題在運動訓練中容易被忽視,要引起高度重視,運動員抗挫折能力和抗壓能力也尤為重要,心理問題成為優秀運動員突破自己的瓶頸。運動員的個性發展對運動員的自我實現和創造力有極大的促進,傅園慧在里約奧運會采訪中因“洪荒之力”走紅,彰顯出年輕一代運動員的個性。合理的個性發展對運動員的心理解壓、抗挫折能力、自我價值實現、積極性等都有極大的促進,并且能夠促進訓練和比賽,達到創造運動成績和提升運動水平的目的。
現階段要統一認識“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科學內涵,堅持以運動員為本,以比賽實際出發,創新訓練方法來發掘運動員潛能,提高訓練水平,提升運動成績。更加有效地為競技體育訓練和比賽、學校體育中學生的運動訓練以及全民健身服務,促進我國競技體育再度飛躍發展、進一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1]李富榮.談如何努力成為一名優秀教練員[N].中國體育報,2002-12-10.
[2]鐘秉樞.“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再認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9):1153-1156,1181.
[3]張翔.對三從一大的重新解讀[J].四川體育科學,2009(4):60-62,66.
[4]文紅為.再議“三從一大”訓練原則[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1):45-49.
[5]文紅為.新時期貫徹“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2):85-87.
G806
A
2095-2813(2017)10(a)-005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