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印奇 (北京市昌平區南邵中學,102200)
體育中考中特殊學生的備考策略
張印奇 (北京市昌平區南邵中學,102200)
案例:白同學是初三(1)班的一名“特胖生”,初三入學時體重達到了139kg。在體育課上,幾乎每節課都作為見習生或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見習。為了學生自身的健康著想,也希望通過他的鍛煉,給其他學生以正能量,更好地進行學練,對他給予了特殊的教學任務——減輕體重。
措施:首先與白同學進行了有效地溝通和交流,講述肥胖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引導學生從自身健康出發,自愿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其次,根據白同學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體育訓練目標。學期訓練計劃的目的就是減輕學生的體重,目標就是每個月減輕5kg、期末體重控制在115kg;再次,嚴格執行周訓練計劃,在周訓練目標中,每天進行2次訓練,分為20分鐘的大課間練習(以長距離的步行為主,400m繞環形跑道走5圈)和每節課時間為40分鐘的體育課練習(內容以有氧運動為主,以上下肢力量為輔助內容,強度大于大課間;最后,周末跟進練習。
效果:開學以來,教師每天按照訓練計劃指導學生進行鍛煉,現在已初見成效,體重減輕了10kg,并能夠在用時2′50″內完成600m計時跑。
案例:楊同學,標準“學霸生”一個,戴著眼鏡,白白凈凈的,相對于優秀的文化課成績,身體素質較差,體育成績不甚理想。
措施:雖然楊同學體育成績不是很理想,但他愛好打籃球,筆者決定從他喜歡的籃球運動入手,提高他的身體素質,從而提高體育成績。在每節課前,筆者要求給他進行15min~20min籃球練習,隨著時間的推移,純粹打籃球的時間變少,取而代之的是有關籃球方面的素質練習,如,有球、無球的折返跑、沖刺跑,俯臥撐、引體向上,強度由傳統的投籃85次/min增加到每節課110次/min,練習的效果也較好。
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楊同學按照教師的要求,慢慢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耐力、速度、力量等素質都有了明顯的進步,既發展了自己的籃球愛好,還提高了自身的體育成績,楊同學每天練習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