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浩陳燕春
(1.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510;2.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 廣東廣州 510100)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
李俊浩1陳燕春2
(1.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510;2.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 廣東廣州 510100)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可以加快體育教育轉型、特色以及內涵等全面發展。該文從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涉及的個人、制度、課程以及情境四大主要困境展開,主要解決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因素,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關制度存在某些問題具體研究,積極創建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性氛圍,讓體育教師合作文化深入人心,這樣做才能很好地使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 教師專業發展 困境 出路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可以加快體育教育轉型、特色以及內涵等全面發展。對北上廣等地區20所高職院校約為730位公共體育教師展開了調查,從數據上進一步分析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當前現實困境,給出讓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發展速度加快的幾點建議。
從體育教師專業化角度上分析,體育教師專業性研究領域分別為專業知能、自主、實踐以及合作等。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在于提高體育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全面激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因素。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要把教師有關素養不斷地提升至某一高度,慢慢地培養學生變成專業體育教師的整個經過。專業發展是使教師更具有專業素養的持續動力與適應發展的必要條件,專業化發展與專業發展緊密相關,且不可分離。
(1)個人困境主要表現在體育教師意識淡薄,還有其專業發展能力不高。有將近95%的教師沒有意識到專業發展的重要性;有將近97%的教師認為技能終身性說法;有將近71%的教師有自身專業發展缺陷。高職院校體育教師一致認為專業發展對其自身有重要影響,但是從專業發展定律來看,開展類似實踐活動非常少。激發內部動力是改善高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不足的一項重要舉措。
某些體育教師認可這樣一種說法:若掌握一種運動技能后就會永生難忘,使得教師在專業發展變得不主動。但學生差異性、教育內容及方法改革,所以體育教師教學必須有所改變,不然無法適應現在的教學形勢,要讓體育教師擁有更多能力。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重在兩方面能力的提升:依次為教科研能力及提升學歷和經驗交流等。這些能力提升是滿足高職院校職稱評審對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與學歷學位要求,也是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必然會有課多種一體化現象存在。
(2)制度困境主要表現在強制性執行與功利性選擇之間存在問題。從政策執行主體視角來講,高職院校評價教師成果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最關鍵的一項是教師繼續教育取得何種成效,執行這一項指標是帶有強制性;每個政策接受主體應該積極地接受繼續教育,這是必須履行的,然而多數人腦海里浮現一種接受繼續教育對專業發展道路影響性不大的表象存在。造成影響性不大主要是高職院校強制性推行,毫無選擇性地推行上級制定的有關政策,但是由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覺得自己可以從中選擇,拒絕執行其中的不利條款,導致高職院校強制性與教師有利選擇性起了很大反差。因此,在有關制度制定與實施上,需要最大限度地考慮到繼續教育存在一定義務強制性,也需從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理念和需求出發,將強制性與專業發展自主選擇性之間關系妥善處置。
(3)課程困境主要表現在知識本位與主體性之間不足。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學習繼續教育有關課程時,教學內容以學習理論知識為主的方式展開,造成課程教學中涉及校本實踐層面的內容不多,對于提升實踐能力未起到很大作用,還有講課教師缺乏激情,只為完成教學內容,和學生之間交流機會就會變少,阻礙了經驗交流的途徑,不能提供正確指引方向,使得繼續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4)情境困境主要表現在合作文化不足。哈格里夫斯研究學者將教師文化劃分為不同形式,如個人主義文化、派別主義文化、人為合作文化以及自然合作文化。有將近93%的教師認為個人科學研究好于合作研究形式,仍將實行一個人搞科研;有將近65%的教師不情愿從其他教師學習教學,也不樂于其他教師聽自己所講的課程,這是非常嚴重的個人主義文化的表現;有93%的教師觀念還停留于傳統思想中,學校組建教研室、科研討論班等科室與上級有關,對于自己的幫助不大,其中就有很強的科層程序控制性,體現了人為合作文化特征;有近52%的教師參與別的教研室的活動興趣不大,導致不同學科領域幾乎未開展跨學科研討,各個團體之間存在惡性競爭,基本上是派別主義文化。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缺乏自然合作意識,沒有完成合作文化建立,不利于體育教師專業發展。
3.1 激發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專業發展主體是學校中的體育教師,若教師的主動參與度不高與自主性不強,那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就得不到有效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自主權利需要得到高職院校有關方面的尊重,堅持專業自主發展有利于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為其提供良好的保障。從一個角度上看,應該根據各位體育教師選擇以及他們自身實際特征提供相應安排,給他們專業發展上相應權利以及積極性,持續地讓其專業發展呈現自主性。從另一個角度上看,應該積極創建使體育教師樹立親身經歷與打破思維定勢的超前觀念,使他們從內心深處真正實現自己領域發展,打破常規激發創造性思維。
3.2 優化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關體制
其一,從教育主管部門方面來說,應該意識到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在改革學校體育工作中所產生的影響性,改變以往錯誤觀念,努力創設尊師重教的校園風氣,并且制定相關政策鼓勵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可以從體育教師專業標準優化出發,引進優秀體育教師來院校教學,定期給高職院校教師資格重新審核及注冊。
其二,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體育實際訓練場所的資金投入,再結合多位高職院校內體育教師合作交流,從專業性發展和建立專業發展模式構建體育教育學科。
其三,高職院校應該建立長期的公平的教師獎勵體制,規劃體育教師專業未來發展計劃,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越好隨之而來影響任職期間考核成績,而且影響著教師薪水,以內外的政策鼓勵體育教師在自己領域快速發展,為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貢獻一份力。
3.3 再次強調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性回歸
體育教師主體地位以及主體人格需要得到社會不同層次人群的尊重,強調體育教師的主體性的重要性,這為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其一,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指的是體育教師從體育教學中教學相長與總結的過程。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應當以體育教學與實踐研究為出發點,運用探索與處理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方法來提升體育教學水平與科研水平。其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學習繼續教育課程中,應多以體育教學實際例子講課、多種教育方法如何應用于實踐、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模式探討等實踐應用型為主的教學,并且通過建立實際教學情景讓教師學習,培養出體育教師多種能力,如教學總結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教學組織能力等,這些必將能作為推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強有力的動力。
3.4 體育教師合作文化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以下為說明其重要性提供理論依據:第一,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必須依靠學校大力支持,此時學校文化必是符合專業發展的,學校文化包含尊重文化、團隊文化以及創新文化,建立匹配且優化原有制度,學校與體育教師一同加入到以“認知、融合、積累到相互感染”為主的專業發展過程當中。第二,體育教師合作需要通過某種平臺才能得以實現,建立有利渠道,例如開展日常更深經驗與知識的探討、多角度開展課題研討會、運動實踐訓練經驗交流會、撰寫校本課程等。
[1]任偉偉.高職院校教師合作文化的缺失與重塑[J].河南社會科學,2011,19(4):167-169.
[2]鄭東輝.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解讀[J].教育發展研究,2011(18):57-62.
[3]張萍,孫俊濤.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體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0):89-91.
[4]孫曉東,張德福.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教育生態學思考[J].運動,2013(13):94-95.
[5]尹志華,汪曉贊,季瀏.論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方式的轉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5):95-101.
[6]杜冬玲.論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成長的原因、問題與方略[J].陜西教育:高教,2014(8):49-50.
G807.4
A
2095-2813(2017)05(c)-008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