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方偉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創新是一個社會時代不懈發展的無限動力,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提升與發展,各領域與各行業對職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人才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較強的體能素質,來支撐較高的工作強度。因此,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陣地,應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設計合理的體育教育教學體系,來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進行與深入,職業院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所以,當前高職院校采用創新體育教學模式,也已成為大勢所趨。
由于大多數職業院校的學生基本都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太理想,才選擇就讀職業院校的,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基本都表現為較差。雖然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創新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第一,教師還是以自我為中心。因為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當前的教學當中,老師還是主要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一味地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輔以反復練習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從屬、被動的地位,教師完全忽略了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造成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低下。第二,只注重技能傳授。在教學當中,老師的教學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教學目標上面,無論是設計教學方法,還是開展教學活動,都忽略了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只是一味側重于體育技能的傳授,這樣的教學方法很難促進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第三,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只是按照國家規定的體育評價標準,來評價所有學生的體育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與愛好,沒有從體育教學的實際出發,造成了一些體育成績不好的學生害怕或是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出現。
因為受傳統專業知識教育理念的影響,當前不少職業院校還是比較重視對學生技能型課程的傳授,而忽略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更好地迎接時代教育發展的不斷需要,當前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亟待創新。
當前,新課程標準改革如火如荼地開展,體育教學改革也不例外,促使著教師不斷轉變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但是在職業院校的實際教學中,仍有大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發揮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還不符合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需求。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最靈活的部分,體育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利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知識、運動技能,使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其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
當今世界科技迅猛發展,國家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而說到底,國家之間競爭的實質就是人才競爭。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國家興旺發展的不竭動力和靈魂,學校作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主要陣地,肩負著時代賦予的重要使命。因此,體育教育也應積極探索創新教育的重要方法,緊跟時代的步伐,將創新教育納入體育教學體系。大學生是創新型人才的主力軍,需要培養和開發其存在的創新潛能。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忽視了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創新體育教學方法符合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具體需要,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體育教學是在一定的教學理念下,圍繞特定的教學目標,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而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終極階段,由于對象的特殊性,體育教學改革也顯得尤為迫切,對體育教學的創新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規律性,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要想發展,創新則是教學改革的唯一途徑,需要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備等,而這也是體育教學自身規律的發展需求。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不斷注重,新課程標準也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職院校積極采用各種創新體育教學方法,來對學生創新的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體育教學需要圍繞特定的教學目標來完成,體育教學分為基礎層教育和技能層教育兩個層次,而正確的教學目標是這兩個層次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所謂基礎層教學,是指為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而開展的基礎理論教學;技能層教育是在學生有興趣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展開的體育技能教學活動。這兩個層面的教學活動,除了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要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團隊精神,學校應組織更多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認識到體育教學的意義,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
在當前的體育教學模式當中,大多數體育教師都忽略了學生的真實感受,過分強調教師的主體性作用,且教學模式過于模式化,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為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與訓練氛圍,創建娛樂休閑的運動場所,教師應積極探索新型的教學模式,要注重先引導學生形成濃厚的體育興趣,再培養學生體育項目能力、加強技能訓練,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獲得愉快心情的同時,提高體育訓練的技能,進而完成體育教學目標。只有重點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在設計課程時,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學習狀態,圍繞教學大綱來設計合適的體育活動,將其巧妙地融入到教學之中,要化被動為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教師應盡可能組織學生多開展一些體育比賽,如:籃球比賽、足球比賽、乒乓球比賽等,并在必要時進行指導,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同時又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在創新體育教學方法的實踐中,要強調體育教學的靈活性,體育教學不是固定的課程教學,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訓練空間,并通過建立豐富的“體育菜單”,來不斷豐富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同時,在選擇體育項目時,適當結合學生的就業方向,盡可能地發掘學生的體育潛能,只有通過多元化的創新思維教育模式,不斷嘗試不斷探索,才能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批既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又具有良好身體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總之,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已是大勢所趨,體育教學改革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更新傳統的教學形式,以充分發揮體育教學對學生健康成長的獨特作用,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