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 海濱學院,河北 黃驊 061199)
2022年冬奧會對推動冀北區域體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研究
彭一騰
(北京交通大學 海濱學院,河北 黃驊 061199)
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等方法,分析北京冬奧會給冀北體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舉辦冬奧會對冀北區域的發展影響是全方位的:體育方面,借助冬奧之風發展冰雪運動,以點帶面引領休閑體育;經濟方面,調整產業結構,創造就業空間,實施旅游戰略;社會方面,升級生態系統,完善交通網絡,打造城市品牌。建議:冀北區域乃至河北全境要借此機遇,抓住冬奧會申辦這一關鍵節點,更好地發展區域經濟,推動體育文化和社會資源的進步,最終通過科學規劃,建立保障機制,加快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并要規避冬奧后期的負面效應。
冬奧會;冀北區域;體育事業;社會經濟
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將圓我國“雙奧夢想”,本次冬奧會由京張兩地聯合舉辦,對兩地的融合和發展將產生推動作用,也必將帶動冀北區域體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奧運承辦地冀北區域,雖地處京、冀、晉、蒙4省交界處,但長期以來的發展地位頗為尷尬,在社會經濟、體育產業等方面均處于劣勢。當冬奧會碰上京津冀一體化,冀北地區如何借勢推動體育文化、區域經濟、社會資源的發展,是研究的意義所在。本研究將從以下方面詳細解讀冬奧對冀北區域體育、經濟和社會等各方面發展產生的影響。
奧運會作為全世界最高規格的體育大型賽事,涉及的項目多、范圍廣,吸引著眾多國家和人民的關注,其賽事的商業價值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屆奧運會均是支出巨大和收入不菲,奧運賽事的成功舉辦勢必會給當地的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北京地區帶來了419.32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2012年倫敦奧運會帶來了超過 130億英鎊的經濟效益[1]。而作為冬奧會,較夏季奧運會,在規模、影響力上有一定的差距。2014年索契冬奧會的總投入居于奧運史上第一位,根據英國伯明翰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穆勒研究給出的數據為550億美元,與賽事直接相關的支出為118億美元,被稱為“史上最昂貴的奧運會”,但依然處于盈利狀態。
除了經濟效應之外,冬奧會對城市發展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日本舉辦冬奧會,作為城市配套設施修建了舉世聞名的東京新干線;2002年冬奧運的舉辦使得美國猶他州豎起了冬季項目的招牌;2014年索契冬奧會在舉辦之初的目標就是打造世界級旅游勝地,最終使索契由度假小城巨變為旅游大市。另外,冬奧會還帶動了各國人民參加冰雪運動的熱情,北歐國家的冰雪參與率較高,這種高參與率也將帶動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據相關統計,目前全球共約6 000個滑雪場,這些都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2]。
總而言之,奧運會的影響力及其經濟效應是不言而喻的,對國家的戰略規劃和城市的長遠發展都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必將帶動公共設施和高端領域的投資和發展,帶來眾多的機遇和挑戰,是城市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2.1 體育事業的影響
2.1.1 冰雪運動發展的影響
我國處于北半球,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持續時間較長、氣溫較低,但由于我國經濟相對落后,在冰雪項目上的投資欠缺和進展緩慢,再加上人們沒有養成冬季運動的習慣,冰雪運動的全民普及程度相比較于歐美國家較低。通過京張聯合申辦冬奧會望迎來我國冰雪運動事業發展的新契機,借冬奧之勢,營造冬季運動的氛圍,修建體育運動場館和體育設施,讓更多的人參與冰雪運動,打造屬于中國的冰雪文化與品牌。
首先,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將會相應增加。我國冰雪運動的參與面較窄,從以往的13屆全國冬季運動會舉辦地(注:第二屆停辦)可以看出,有11屆都是由東北三省舉辦,而代表隊中更多的是來自東北各城市代表隊,可見,冰雪運動只在東北三省和新疆部分地區得到了廣泛關注和長足發展,而在另一方面也映襯著冰雪運動在我國大部分省市普及率較低。北京冬奧會將帶領我們從全新視角認識和親近冰雪運動,激起人們的冰雪熱情,讓人們在漫長的冬季不再孤獨,有冰雪的陪伴,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另外,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體育產業屬于朝陽產業,冬奧會的舉辦必將會推動冰雪運動的發展,在全民奧運的氛圍下,通過對冰雪運動的普及宣傳以及場館設施的修建,吸引大量的愛好者和非體育人口參與其中,使冰雪運動得到高度關注和快速發展。據統計,屆時我國將有3億人參與其中,而京張地區的冰雪運動人數達到1 680萬,比目前增長30%。
其次,增加我國群眾冬季體育活動的方式。冬季到來之時,亦是人們“冬眠之時”,大部分人普遍不喜歡冬季運動,殊不知冬季運動有諸多益處,如強健體魄,增強耐寒力,抵御疾病的考驗,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等等。以往人們冬季沒有運動習慣的另一個原因是場地和設備的不足,例如滑冰滑雪都沒有條件來實現,而如今,通過舉辦冬奧會將會大量興建場館和冰雪賽道從而使人們有意愿、有條件、有熱情投入到冰雪運動當中,無論南方還是北方人都可以進行冰雪運動,使“北冰南展”等戰略真正得以實現,甚至將來在夏天進行冬季項目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總之,冬奧會將真正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運動習慣。
最后,冬奧會的舉辦將會帶動我國冬季競技體育發展。前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過:“奧運舉辦國家的運動水平較差,那將是不成功的奧運盛會。”正如我國在2008年唯一一次舉辦的夏季奧運會中,就獲得金牌榜第一名(歷屆最好名次),驗證了我國奧運戰略的成功。因此,本次我國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首要任務就是提高我國運動員的整體水平,更好地實施奧運戰略,只有通過高水平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升,才能點燃公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依靠一級又一級專家和教練員的傳幫帶的作用,最終帶動我國全民冰雪運動的快速發展,實現全民體育的發展戰略。
2.1.2 休閑體育發展的影響
2022年冬奧會對冀北體育貢獻不單單是冰雪運動項目的發展,如何依托冀北得天獨厚的草原、天路等自然優勢,以及奧運經濟所帶來的交通和旅游業資源,探索一條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新路徑,最終帶來冰雪體育和休閑體育的雙向發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因此,冀北區域要充分利用申辦冬奧會國家給予的紅利政策,提出立足河北,以崇禮滑雪集聚區為龍頭的滑雪運動體育產業發展戰略;另外,還要重點突出以森林草原天路為軸線的特色戶外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戰略,搭建休閑體育產業發展平臺。
在具體實施方面,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思路開展戶外休閑運動項目:一是借助冬奧氛圍大力發展冰雪休閑體育,通過冬奧會進行的高山滑雪和北歐兩項等眾多滑雪項目,向公眾展示滑雪運動的魅力,從而激發一部分滑雪初級愛好者融入到運動當中,屆時滑雪表演也將會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二是利用奧運交通、旅游氛圍、運動文化所引發的蝴蝶效應,結合景區特色開展徒步休閑旅游和山地自行車競賽,通過修建初中高級賽道和徒步線路,進行賽事、表演和旅游,使人們充分體驗大自然帶來的美感和樂趣,盡情享受森林氧吧。三是以線帶面發展露營、自駕游、森林探險、騎馬射箭、攝影觀光等休閑體育,從而推動度假游、農家山莊、文化長廊、餐飲購物娛樂等休閑體育附屬產業的快速發展,最終形成京冀北區域休閑旅游一體化的休閑體育產業帶。最后,還要把握政策扶植和社會趨勢,休閑體育的產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代產物,是大眾內心的訴求和生活方式轉變的結果。在國家層面上,從1978年三中全會后就提出了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產業,在此之后國家的政策文件也不斷出臺,一直倡導經濟、健康、生活的休閑理念,這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公眾需求。近年來,由于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以及私家車的普及,旅游觀光成為一種時尚,其中商業洽談、家庭出游、朋友聚會都選用休閑體育這種新型方式承載,這是現代生活方式的一大趨勢。
2.2 經濟影響
2.2.1 創造就業空間,提高生活水平
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為猶他州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猶他州失業率大大降低。2022年北京冬奧會,屆時我國與其相關的體育產值將接近8 000億美元,并提供60萬個工作崗位,同時將為冀北區域帶來3 500億投資和20萬個就業崗位[3]。這些就業崗位包括體育相關產業、交通旅游、服務業等眾多行業。因此,冬奧會成功申辦對推動冀北區域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影響,也將很好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另外,在整個奧運會舉辦期間,世界各地人民共聚于此,各類消費將出現爆破式的增長,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
2.2.2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重塑經濟發展架構
目前張家口地區的經濟支撐主要是金礦和鋼鐵,其實整個河北地區經濟屬于“三高一低”模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效率低。因此,在當前社會發展的形勢下,經濟模式需要發生質的轉變了,減少第二產業,扶持第三產業,借助申辦冬奧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會,促進冰雪產業和體育消費的發展,帶動就業率的提高,并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助力促進鋼鐵大省經濟轉型完成蛻變,最終促進服務業、旅游業、體育產業等崛起,讓冰雪產業成為北京 、河北地區的重要新型產業。另外,還要依托冀北草原、天路等自然優勢及冬奧會帶來的交通和旅游業資源,探索出一條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新路徑,促進冰雪體育和休閑體育的雙向發展。
2.2.3 發展體育產業,完善體育場館設施
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結果的產物,早期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相對比較滯后,我國冰上項目參與率較低,場館稀缺,隨著冬奧會申辦和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冰雪項目將出現爆破式發展。為提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冬奧場館設施將采用環保材料和可再生技術進行修建。另外,奧運會后奧運場館的賽后利用,能否走向可持續發展,將成為至關重要的議題。
據統計本次冬奧會將帶動相關產業創收3 000億元,“白色經濟”將會大熱,其中與奧運相關的體育投資達39億元,一部分用于賽事運營,另一部分用于場館建設。另外,據申奧報告中指出:北京、張家口申奧成功,將會帶動我國3億人口常年參加冰雪運動,冀北區域冰雪運動人數也將達到1 680萬,直接經濟收入將達280億元[4]。因此,冰雪產業將成為冀北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
2.2.4 實施旅游品牌戰略,打造奧運特色
冀北區域的自身條件較好,植被茂盛,層巒疊嶂,尤其是舉辦地崇禮,森林覆蓋率達45.6%,生態環境極佳,擁有發掘旅游產業的潛力。另外,在申辦2022年冬奧會氛圍的熱潮下,該區域的知名度會大大提高,人們的冰雪熱情也將會被點燃,并將慕名而來,使這里的冰雪旅游成為新主導和新時尚。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加快冰雪產業的挖掘和投入。以崇禮滑雪場為基點,在張北、康保和沽源等地也要開發冰雪樂園,可以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借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等藝術形式來豐富我們的冰雪旅游,最終形成冰雪旅游帶。除了冰雪旅游項目外,還可以借助當地的旅游特色進行宣傳,比如懷來的溫泉旅游業享譽國內,蔚州原汁原味的社火、皮影戲、剪紙吸引游客,陽原皮革市場的游客絡繹不絕等,可將這些旅游產業與冬奧會有機結合起來,借奧運旅游機遇推動各項旅游業的發展。此外,還可圍繞奧運紀念產品進行開發,創作剪紙藝術,研發貢米、杏扁等有機食品等,打造奧運特色。
2.3 社會影響
2.3.1 促使生態系統升級,改善生態環境
2022年冬奧會提出了“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堅持把“冬奧藍”的發展主旨貫徹始終,努力打造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綠色奧運,下大力推進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近些年來河北省的高污染、高排放企業較多,屬于污染重災區,其中治理霧霾就成為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首要任務。通過這次舉辦奧運的契機,得到政府、企業和社會眾多渠道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化解過剩產能,圍繞張家口打造生態涵養區,綠化城市,改善環境,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轉變,既為舉辦冬奧會營造適宜的環境,同時又修復生態造福后代,是一屆“雙贏”的奧運。
2.3.2 完善交通網絡,提供奧運保障
日本舉辦冬奧,作為城市配套設施修建了舉世聞名的東京新干線。中國在交通建設方面,為了服務冬奧會,拉近北京和張家口的距離,在京津冀區域建立交通圈縮短城市距離。根據規劃2019年京張高鐵將會完工,將兩地時間縮短為40分鐘,進入首都一小時經濟發展圈,有利于京津冀一體化的快速發展。除了高鐵,河北方面還規劃了一條崇禮到北京的高速路以緩解交通壓力。另外張家口的民用機場也已經通航,并且新增了多條與大城市連接的航線。如此便利快捷的鐵、路、航立體交通,為冬奧會的順利舉行提供了完善的交通保障。
2.3.3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
當下京津冀一體化是國家重大發展性戰略,國家正在制定和實施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通過研究京津冀政策借助冬奧會之風,更好地推進冀北區域體育、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進程,使各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2.3.4 提高國際影響力,打造區域城市品牌
奧運會舉辦期間,世界各國的新聞媒體都聚集于此,通過奧運提升自己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國際聲望。 2014年俄羅斯舉辦冬奧運使索契由度假小城變旅游大市,正好驗證了奧運會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而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倡導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京津冀的城市定位是發展成世界級城市群,通過當下國家出臺的京津冀各項發展政策,經過若干年發展后,再借助奧運會這一世界級的體育盛會宣傳,打造區域城市名片,塑造國家形象,實現未來的世界級城市群發展規劃。
2.3.5 公眾精神文化層面的提升
我國的冰雪運動普及面窄,起步較晚,人們對冰雪運動和知識的了解甚少。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冰雪運動的興起將是一種趨勢,也是經濟和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更是人們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識的進一步升華和轉變。除此之外,冬奧會更是一次精神文化的盛會,不僅可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也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政府和單位可以圍繞冬奧盛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健康理念傳遞等主題活動,并舉辦“與奧運同行”的專題活動,傳遞奧林匹克文化精神,提高全民體育素養,推動民族精神文化層面的提升。
3.1 統籌安排,建立長久有效的保障機制
申辦冬奧會給冀北區域帶來的積極影響是全方位和深層次的,通過對政策解讀和專家訪談調研,探討建立長久有效的合理機制,確保一體化進程中冀北區域重要戰略地位,以此推動各項事業的持久發展,這是奠定該區域乃至河北省體育事業、社會經濟發展不斷興盛的根本。在投資、運營體制上,創新模式,鼓勵和吸收社會資本,大力推行PPP、BOT、BT、TOT、TBT等模式,靈活確定各類場館的投資、建設、經營、運行方式,減少政府基建投資成本,擴大資金來源,通過新的各類投資運營模式,實現機會共享、風險共擔,確保經濟健康、平穩發展[1]。
3.2 科學規劃,借助政策優勢
長期以來,冀北在社會經濟、體育文化等方面整體水平不高,此次京張聯合舉辦冬奧會,是區域體育文化發展、產業經濟轉型、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優化治理的重要機會。冀北區域要借助冬奧會契機和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優勢,全面推進體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生態環境優化等工作,最終做好科學規劃、統籌建設、持久發展三大環節。只要抓好申辦冬奧會和京津冀一體化政策雙重影響的契機,同時借助國家給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冀北地區就可以在各個領域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3.3 加快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
冬奧會是冀北區域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點和契機,要在冰雪中激發“熱效應”。首先要大力發展冰雪產業,提高人們的參與度和消費熱情;其次當下時尚的休閑體育相結合,借助自然優勢,搭建了一個普及和發展的平臺,使冀北區域成為體育與休閑、健康、旅游等產業高度融合的發展示范區,進而擴散發展到各個領域,實現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服務產業、醫療康復產業、運動健康保險業、養老產業等其他產業的融合。
3.4 冬奧后期的負面效應及其規避
首先,要避免冬奧后期投資縮水和消費遇冷的不利因素。奧運前期需要修建場館設施,再加之各方面的大力宣傳,其奧運熱度以及人們的參與積極性和消費熱情較高,因此,往往會報以良好的市場預期和投資收益,但在奧運會后,供大于求的局面將會出現,消費驟減,效益下降。因此,在整個冬奧會籌辦的過程中,要針對城市特點和冬奧項目風格以及人們體育消費的趨勢,進行相應的宏觀調控和合理布局,引導前期資金流向和投資方式,把握市場的發展規律使后奧運經濟能夠平穩、健康、持續發展。其次,需要考慮奧運后期場館與配套設施的賽后利用。冬奧場館設施完成冬奧使命后,隨著奧運熱的冷卻,公眾的體育參與熱情也會降溫,這些場館和設施的利用率將會下降,故會面臨收益和運營的多重考驗。因此在奧運結束后,要大力創新開發體育市場,使冰雪體育和休閑體育雙向發展,在全民健身運動的氛圍下,推動奧運后期場館設施的可持續發展,不出現浪費和閑置的情況,真正為民所用。
[1]張玉超,焦亮亮.2022年冬奧會對京冀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7(1):124-128.
[2]陳惟杉.冬奧帶來冰雪產業黃金期[J].中國經濟周刊,2015(3):22-23.
[3]武斌,鄭立博,馬釗.2022年冬奧會推動張家口市社會經濟發展的調查與研究[J].運動,2016(4):135-136.
[4]曲若柳.社會資本如何淘金冬奧會[N].中華工商時報,2015-08-13.
[5]任海.論奧運會對舉辦城市和國家的影響[J].體育與科學,2006,27(1):4-6.
[6]王誠民,郭晗,姜雨.申辦冬奧會對我國冰雪運動發展的影響[J].體育文化導刊,2014(11):53-56.
[7]任立峰,張寅曉.舉辦 2022 年冬奧會對張家口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27):145-146.
[8]顧久賢.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對區域消費需求與行為影響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6(37):114-120.
[9]李宗浩,肖林鵬,江立峰.后奧運時期我國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43(10):13-19.
[10]安妮.我國冰雪運動現狀與發展趨勢探討[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1(1):124-127.
[11]許彩明,丁煥香.奧運會對主辦城市短期經濟影響的相對效率評價[J].體育科學,2009(4):78-80.
[12]李希萌.借力北京冬奧會——全面建立河北雪上運動體系[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4):20-21.
[13]謝君,趙一杰,楊天洋.申辦冬奧會對張家口城市發展的影響[J].科技博覽,2014(44):258.
[14]馬國強 .申冬奧背景下河北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學界觀察,2016(3):232-237.
[15]王誠民.中國冰雪體育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5):56-58.
[16]靳強.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對張家口發展的影響[J].社科論壇,2016(1):141-142.
Researchontheinfluenceof2022WinterOlympicGamesonsportcauseand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inthenorthernHebeiprovince
PENG Yi-teng
(HaibinCollege,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Huanghua061199,Hebei,China)
The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 and takes the bid for the Winter Olympics to promote sport cause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 Hebe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on Hebei sports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Winter Olympics has brought an overwhelming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northern Hebei. In the aspect of sports, ice and snow sports games can be developed and then followed by leisure sports; Economy can be developed by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reating employment spac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ourism strategy; in terms of soci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system upgrad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mproved, and city brand buil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gion of north Hebei and even the whole Hebei territory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regional econom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culture and social resources, and finally, through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ecurity mechanism, speed up the sports industry integration with other industries, and avoid the negative effects after the Olympics.
Winter Olympic Games; Hebei province; sports cause; social economy
2017-08-29
2017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2022年冬奧會對推動冀北區域體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研究”(編號201703040303)。
彭一騰(1986- ),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G80-051
A
1009-9840(2017)06-0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