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軍廖永祥
(1.云南工藝美術學校;2.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體系構建的思考①
馮軍1廖永祥2
(1.云南工藝美術學校;2.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云南昆明 650106)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社會化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目標,同時社會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教育的重要內容。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不僅是體育文化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向,而且對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有重要意義。近幾年隨著足球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對青少年足球的教育,而構建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體系是促進校園足球發展的重要途徑。該文首先闡述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分析了高校校園足球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最后總結了社會化教育進程中校園足球教育體系構建的必然性。
校園足球 社會化 教育體系 問題 措施 必然性
足球向來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是全球體育節最具有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在2014年11月24日,國務院召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央對校園足球做出了重要的指示,會議上教育部部長表示將完善政策,形成校園足球激勵機制,將學生足球特長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同時足球也將納入學校體育課程教學體系。而且足球將作為體育課的必修內容,為學生提供學習足球的機會。所謂社會化教育是指在特定的社會與文化環境中,個體通過社會的交互作用,發展自己的社會性,成為能夠為履行社會角色行為的社會人的過程。學生不僅屬于學校,更屬于社會。對學生行為合理定位,突破校園天空的束縛,讓學生在不斷開拓創新中健康成長,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責任。
目前許多高校僅僅挑選身體素質好、有潛力、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培養,然后讓他們參加各種比賽,為高校取得榮譽。這種競賽的目的過于功利化,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目前的比賽中一貫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以至于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經常存在違規的現象,甚至一些教練為了團隊取得較好的成績往往動用一些資源使得比賽成績缺乏真實性。
目前校園足球競賽仍然沿襲傳統的賽制,比賽的主要形式就是賽會制,通過小組循環競賽可以節約時間,但是傳統的這種賽制在短時間內進行多場比賽,這會消耗學生過多的體力,而且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可以休息,這會嚴重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這對學生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一些學生會對校園足球教育產生抵觸情緒。
2014年以來,各國紛紛創新校園足球工作,從省級層面開展校園足球工作,同時為了推進校園足球工作,在社會營造重視校園足球發展的良好氛圍,我國推出了“校園足球神州行”的相關內容。而且召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以來,各高校足球發展轟轟烈烈。但是仍然有一些高校沒有重視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而且針對校園足球所舉辦的競賽也不夠規范和專業,一些高校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校園足球的重要性,針對構建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體系是十分不利的。
為了更好地落實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首先要明確校園足球社會化體系的具體內容。首先,社會化教育體系要和改革措施相結合。青少年足球教育是為了培養社會需求型人才,因此在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的過程中要結合社會的經濟條件和社會環境,相互協調、相互結合從而實現均衡。其次,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要與管理水平充分結合,所以在校園足球教育社會化的過程中先要明確教育目標和發展方向,以培養專業、優秀學生為基本思想。此外,要強化時間管理,培養青少年自主鍛煉、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大學生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制定自己的任務是基本能力,所以為了鍛煉學生的能力學校可以將學生的練習情況與成績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為了規范比賽中學生的行為,首先要制定相關的比賽規則,并且也要讓學生明白在比賽中哪些行為是不規范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從而使得足球社會化行為更加科學。而且在團隊的組合方面,老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同時要能發揮學生各自的優勢,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此外,在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的過程中要豐富足球教育的內容,學校在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要結合實際的環境和學生的興趣,設置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充分了解校園足球社會化的內涵。
為了給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機會,學校要加大宣傳校園足球教育的力度,并在學校舉辦足球比賽,給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機會。為此,學校可以聯合學生會、體育部、宣傳部等多個部門共同組織,并且學校要加大對比賽的投入,比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校可以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此外,在校園宣傳方面學校可以通過校園廣播、發宣傳單、報道等途徑來營造運動的校園環境。
社會化教育是以社會政治、社會經濟等為基礎的教育,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身體健康,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社會化教育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社會化教育不僅包括家庭足球體育文化,還包括學校的足球比賽等。
社會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構建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體系,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自主參與到足球運動中。社會化教育涉及各個方面,而青少年足球教育社會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中校園足球為足球教育社會化提供了基本的條件,這對學生積極參與校園足球有重要作用。
社會化教育是目前校園足球改革和創新的主要方向,它有利于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為構建和完善社會化教育體系提供了理論依據。其次,青少年足球教育是體育教育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決定了體育教育的水平。同時校園足球所針對的高校的大學生,他們是即將步入社會的群體,因此將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有利于提高社會整體科學文化素質,對完善體育教育體系十分必要。
從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舉辦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在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體系的構建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高校在校園足球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發現其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完善。同時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提升校園足球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加快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的步伐。
[1]劉荔.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體系建構初探[J].青少年體育,2015(11):33-34.
[2]楊曉云.學校青少年足球社會化教育體系建構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8):94-95.
[3]鄭萌.從教育目的與社會責任角度析學校足球的推廣意義[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24(6):520-523.
[4]汪大昭.足球改革發展基礎工程先行——學生要踢球,聽聽校長怎么說[J].新體育,2015(4):20-23.
[5]張俊勇.我國校園足球發展的關鍵要素分析——基于解釋結構模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8):100-102.
G807
A
2095-2813(2017)08(b)-006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060
馮軍(1963,8—),男,漢,云南蒙自人,本科,高級講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
廖永祥(1981,7—),男,漢,云南大理祥云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數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