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
(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田徑教研室 遼寧沈陽 110102)
體育院校田徑教學中學生裁判能力的培養研究①
趙宇
(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田徑教研室 遼寧沈陽 110102)
在現代社會中,田徑運動迅速發展,各種田徑比賽活動越來越多,專業田徑裁判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學生裁判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該文就對體育院校教學中學生裁判能力的培養展開研究,探討有效培養措施,希望能夠促進體育院校田徑學生裁判能力的提升。
體育院校 田徑教學 裁判能力 培養研究
田徑運動是世界范圍內最為廣泛的一項運動,近些年來,我國田徑運動也開始向國際化方向發展,裁判作為田徑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水平專業裁判人才缺口顯得較大。在此環境下,體育院校應當充分認識到社會需求,加強對學生裁判能力培養的重視,在田徑教學中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培養學生良好的裁判能力,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幫助。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精神需求增加、健康意識增強,田徑運動作為一項普及的競技項目,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和參與,田徑運動會在各個地區、領域得到廣泛開展,比如中小學運動會、企業運動會以及社會公眾項目等,田徑比賽都是十分常見的。在田徑項目中,除了運動員之外,裁判也是重要的參與者,決定著比賽的公正性,關系到比賽結果真實性、合理性,裁判必須具備足夠的專業理論和知識以及豐富實踐能力,才能夠準確做好田徑比賽的裁定與判斷,因此,對于體育院校而言,在田徑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學生裁判能力的培養,確保學生裁判方面素質水平滿足田徑項目需求[1]。
田徑運動作為一項常規的比賽項目,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在對其進行裁判時,也不能隨心所欲,應當根據規則內容以及裁判理論來處理,因此,裁判理論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在體育院校的田徑教學中,要增加裁判理論的課程比例,加強對競賽規則的講解,除了對規則內容進行詳細解釋外,還要加強規則與實例間的聯系,利用各種田徑實際比賽裁判工作案例,來加深學生對裁判理論內容的理解,正確掌握規則內容,提升學生裁判理論水平,在裁判工作中,準確運用理論,減少漏判、誤判等情況,為學生良好田徑裁判工作能力提供保障。
田徑裁判是一項十分嚴謹、細致并系統性的工作,正確的思想意識是裁判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就實際來看,許多學生對田徑裁判工作認識并不準確,認為其只是簡單的計時、丈量,存在著輕視心理,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學生在學習時也會較為浮躁,應付了事,很少深入研究,對田徑規則、田徑裁判法的了解處于十分淺顯的層次,許多內容并沒有真正吃透,導致其在實際裁判工作中,許多裁判尺度把握不到位,容易出現誤判情況。對此,加強學生裁判思想意識方面的培訓,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田徑裁判的重要性、專業性,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加深對裁判工作的了解,明確裁判的分工與職責,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裁判工作,激發學習積極性,為學生裁判能力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教學方法對教學效率、效果的影響是極為顯著的,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降低教學難度、提升教學質量。在傳統的田徑教學中,對于裁判規則內容,采取的大多是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雖然將規則、理論內容全部講述給學生,但卻沒有與實踐良好結合起來,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較弱,雖然具有良好裁判理論知識,實際裁判工作中卻經常容易出現問題[2]。在裁判理論的教學中,要加強與田徑動作技術間的聯系,根據技術動作內容,對裁判規則進行詳細講解,比如田徑起跑的裁判工作中,在預備口令前后,田徑比賽者哪些行為是應當做的、哪些是不允許的,了解基本的技術動作,比如雙手撐在起跑線上,掌握常見問題,比如搶跑、身體前后移動等,準確判斷比賽是否符合規則,保證比賽公正、公平,比如投擲項目,裁判在丈量時,應當了解丈量的原理、方法以及不計成績的情況,避免丈量結果失真,保證項目比賽的順利進行。同時,在現代田徑教學中,還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通過多媒體、視頻等手段,將裁判理論知識與其相融合,將裁判知識的關鍵點與田徑實際更為密切地聯系起來,加深學生印象,保證學生對裁判知識的真正理解。
田徑運動包括多種比賽項目,每種項目的裁判并不完全一致,需要根據場地實際情況來確認,所以,在田徑裁判知識教學中,應當重視與場地的聯系,讓學生掌握不同場地條件下,如何正確地進行裁判工作。比如在跑步比賽中,要讓學生掌握不同規格、類型比賽各種線的具體位置,如接力項目預跑線、接力區;4×400 m接力的搶道線;1 500 m及以上的集起點線、集合線等,并了解項目犯規情況,在比賽中及時發現犯規情況。以接力跑比賽為例,犯規主要發生在接力區,要讓學生對接力區的定義、判斷方法以及交接棒傳遞要求等有準確理解;以彎道跑為例,要根據分道情況,講解獲利與否的判斷方法,讓學生能夠在不同場地做出正確的判罰。
田徑運動裁判是一項實踐性非常強的工作,這就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有著較高要求,所以,在田徑教學中,要做好學生田徑裁判的實習,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積累裁判經驗,有效提升學生裁判實踐水平。受制于種種客觀原因,學生很少有校外裁判實習的可能,為此,可以采取虛擬比賽的方式來創造實習機會,通過循環模擬方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裁判工作中,具體方式為將學生平均分為4個小組,包括3個裁判員組和1個運動員組,在每輪比賽完成后,角色進行輪流替換,直到4個循環完成。在此模擬過程中,要將比賽作為正式比賽進行,嚴格遵循裁判規則,教師要全程監督,及時發現學生裁判工作中出現的錯誤,并給予糾正,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裁判經驗[3]。
評價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環節,裁判能力教學也不例外,在對裁判能力的評價中,除了要做好基本的理論知識考核之外,還要加強對裁判工作過程的評價,觀察學生裁判工作的細節、規范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裁判習慣,提升學生裁判素養。此外,還應當采取學生自評、他評相結合的模式,讓學生了解自身裁判過程的不足,及時改進,促進學生裁判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中,各種田徑運動比賽正如火如荼的開展,專業、高水平的田徑裁判對田徑比賽的良好發展是有著極大幫助的。體育院校作為專業體育工作者培養的高校,在田徑教學中,除了學生田徑運動能力外,還要認識到裁判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采取科學合理的培養措施,提升學生裁判能力,充分滿足社會需求,促進體育院校田徑裁判員隊伍的發展。
[1]朱立斌,劉麗輝,李琦.論體育院系學生田徑裁判能力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7(2):137-138.
[2]李進敏,朱波涌,周家金.地方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田徑裁判實踐能力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5(4):147,149.
[3]侯鵬,高鵬.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田徑裁判能力培養的探討[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6):78-80.
G807
A
2095-2813(2017)08(a)-006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63
趙宇(1982,4—),男,漢,遼寧沈陽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體育教育、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