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海
(呂梁學院 山西呂梁 033000)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與培養技能型人才融合路徑探討
李曉海
(呂梁學院 山西呂梁 033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能型人才成為了社會需求的一部分。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擔落在了高職院校的身上,需要通過不斷的教育改革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進行完善。高職體育教學對于學生來講能夠全面培養高職學生德智體美勞,從而能夠讓高校學生將技能更好的學習,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該文就是通過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與培訓技能型人才相融合來探討,將主要從其相對問題進行剖析,從而提高高職教育的水平,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技能型人才。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 技能型人才培養 融合
目前高職院校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仍處于發展空間極大的階段,尤其是對于體育教學來說,很多高職院校不注重培養這一方面,導致了很多問題的出現。面對高職院校的現狀,體育教學改革是必須要進行的,并且是刻不容緩的,下面我們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和改革辦法來一一介紹。
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是目前眾多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國家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發布了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1]。調研數據顯示學生們的耐力、速度、爆發力、力量素質繼續下降,一些指標嚴重不達標,甚至比自己年齡小的身體素質還差,這樣嚴峻的狀況令人擔憂。有些人覺得是學生們的自覺性不夠,沉迷于網絡,或者對鍛煉身體的意識淡薄。筆者覺得不應該僅僅從學生的自律性要求學生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還要從學校的方面加以管教,對學生體育應該引起重視。有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上課精神萎靡不振,缺乏了青少年本應有的朝氣和活力,這些與體育鍛煉的不足有很大的關系。體育教學學科邊緣化的現象是這種問題出現的原因。
教師們的專業和職業素養與體育教學息息相關。有些高職院校的教師對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受到傳統的教育觀點影響極深,認為學習才是正經事,體育可有可無[2]。缺乏了對體育事業的創新,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熱情。這就間接導致了學生對體育的態度也不端正。有的教師沒有真正把高職體育教學作為一項事業來苦心經營,而是把體育工作當作臨時謀生的工具。這些教師對體育教學的研究和精力投入很少,教學態度不正確。有時還鉆學校管理的空子,對教學工作敷衍了事,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也不去進行認真了解,教學質量差,導致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不足。
教學課程和設施的不完備也是體育教育現狀中存在的問題[3]。體育課課程的設置不合理,與教學大綱中的要求有較大差別。過多的強調了理論而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這一點也很突出。理論作為實際教學的重點,而在操場上真正的實踐環節卻很少。這就忽略了體育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們真正把身體素質提高。理論多于實踐,就會導致學生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不足,更嚴重的情況是對體育這門學科產生厭惡的心理。這就與體育教育的初衷大相徑庭了。
如果將體育教育和培養技能型人才相融合,也面臨著一些狀況。技能型人才是指在某一領域的工作中,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術,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并在工作實踐中能夠運用自己的技術和知識進行實際操作的人員。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在培養體育方面的技能型人才方面有許多不足。隨著科技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于體育健身教育的觀念也逐步提高,有許多行業也因此發展,但是供不應求,體育方面的技能人才目前十分短缺。
首先,高職院校要重視對于學生體育方面的培養。只有增加了對于體育學科的重視性,才會有改革的下文,所以只有把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摒棄,采用新型的體育教學理念,不只是把體育教學當成一個學科,而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有益身心的狀態,重視體育學科,是體育教學改革的前提,只有重視了體育,才會舍得把人力和財力投入進去,才會真正意義上的步入改革的道路上來。
其次,對于體育教學改革應該做出一套完整的計劃[4]。人的生活離不開計劃,只有計劃好了才能更加輕松地完成目標的工作。體育教學改革應當建立一套完整的體育課程教學體系,從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進而幫助學生提高體質。很多高職院校只是把體育教學當成一門固定學科,并不重視學生的體質問題,這是不科學的。應該重視學生尤其是技術型人才的身體素質,旨在通過體育教學的實施,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強身健體,有益身心。建立完整的體育教學體系還應該正確理解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質,要把專業知識和體育融合到一起,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發展得到更好的幫助。
優化體育教學的器械也是體育改革的重要一環[5]。一些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器械很落后,這樣不但對于學生的體育活動造成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危險。高職院校應當對老舊器械、損壞器械進行及時的更換或者修理,對于一些無法使用的器械,應當標明禁止使用的標簽,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而對于那些可以正常使用或者新的體育器械,應當進行好檢修保護的工作,這樣既節省了資金,還會對學生帶來實質意義上的健身幫助。
最后,要對體育教學課堂上課過程進行優化[6]。首先是老師方面,一定要求老師有專業的體育素養,對所教課目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把學生對于體育的熱情都帶動起來。上課內容也應當進行優化,運動前的熱身必不可少,慢跑以后要進行身體的舒展以及放松的運動,上課過程中,應當讓學生做到多動,不只是看老師,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的魅力之中。還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潛能,把他們的特長發揮到最大化,這樣不但可以促進身體條件好的發展,而且還會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全面的技術型人才,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對于優化技術型人才的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積極面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有的問題和不足,然后面對不足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努力把體育教學事業放在十分關鍵的一環,試著去培養出更加優秀的技術型人才,讓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培養更加優秀的技術型人才相結合,對社會的發展更加便利。
[1]許莉.培養技能型人才目標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6,21(3):525-527.
[2]王建忠.培養技能型人才目標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人才,2013(6):32-33.
[3]賈軍.在工學結合辦學思路下審視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6,17(6):3-5.
[4]程學超.培養技能型人才目標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9):90-91.
[5]孫玉梅.培養技能型人才目標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2(10):34-35.
[6]張建業.培養技能型人才目標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6(34)123.
G807
A
2095-2813(2017)08(a)-008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