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園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 100084)
醫學院校健美操教學實施人文教育的探究
鄒園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 100084)
目前,醫學院校人文教育比較匱乏。隨著全球化形勢的發展,醫學院校教育機制在不斷深化改革,終身體育思想逐漸被教育界人士所接受,在教學研究與實踐中,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校體育長遠發展利益的追求,旨在增進醫學生身體健康、增強體質的同時,也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意志品質、創新能力等體育能力及人文素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個體社會化。健美操作為集體操、舞蹈、音樂、美學于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質起到積極的作用。該文通過對醫學院校健美操教學現狀的闡述,經專家訪談、文獻資料調查研究及教學實踐,對醫學院校健美操教學實施人文教育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并挖掘其具備的優勢,提出有利的實施途徑。
醫學院校 健美操 人文教育
鐘南山院士在2011年“做人文醫師,促醫患和諧”論壇上, 疾呼提高醫生的人文修養分外重要[1]。隨著社會健康觀念和生活方式的進步,人們對醫療政策、醫院管理、醫療衛生服務的期望與要求越來越高。但近年來人們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呈下降趨勢,醫療糾紛上升,醫患關系日趨緊張。究其原因,疏于人文精神的培養導致人文關懷的缺失,醫學院校人文教育的滯后導致醫學生素質差、難以適應社會現狀,阻礙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醫學院校教育機制不斷深化改革,人文教育日益受到重視。體育教育中健美操課程早已成為具有時代性標志的教學課程,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人文教育對健美操教學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健美操文化的發展呼喚著人文教育的回歸。健美操教學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醫學生積極投入到健美操運動中,學習健美操知識、高尚的人文精神與道德情操,使今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受益。
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人文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的實踐活動和意識活動所進行的旨在促進其理想人格塑造、人性境界提升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教育。實質是人的教育,核心是涵養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為中心,為爭取自身的存在和自由發展,追求真、善、美和自我解放的自覺文化精神,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自我關懷。人文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受教育者文化理論及道德修養,主要目的是使其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加強自身理性與情感、意志方面的修養,既有學識又懂得如何做人。
當代人文教育強調以人為中心,教育的終極價值取向是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尊重個體的差異性,尊重個人在教育過程中自由地運用理性教育的權利,尊重教學方法多樣性,教育內容尊重個體情感和意志方面的發展,是維系社會平衡發展的重要因素。
(1)教學目標單一化。目前,健美操在高校廣泛開展,同學們對健美操的需求與日俱增。醫學院校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健美操教學強調增強體質與掌握技能,忽略醫學生情意和能力方面的發展。此外,忽略個體的差異性與豐富性。以單一目標確立不同個體的努力方向,以統一的目標限制學生目標追求的廣度,束縛了醫學生個性的發展。
(2)教學內容過于單調,缺乏創新。醫學院校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大眾等級動作,健美操比賽組合動作,課程內容比較單一,強調動作內容自身的分類和體系,忽視了醫學生對健美操的需求,學生的身心發展與促進作用孤立在各個獨立的動作中。
(3)教學方法沿用師生單向傳遞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自主發展的可能,崇尚灌輸式教學與訓練,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和獲取知識,忽略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壓抑了教師的創造力,人際交往變成了機械的演練。
(4)教學評價上追求達標,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評價標準不清晰,評價的內容不全面,評價方法缺乏科學性。終結性評價以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忽略了學生身心方面存在的客觀差異。按照統一的標準,有的學生不好好上體育課,但先天有優勢,取得優異成績,充分發揮積極性。而有些學生雖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先天原因,未達到標準要求,卻“不及格”,積極性受打擊。
健美操教學課是一門極具獨特魅力的教學課程,一直以來都受到廣大學生的青睞,是體操、舞蹈、音樂結合的產物,是集健身、健美、 健心、娛樂于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在校園中營造著活躍的文化氛圍,散發著無限的生機,它以人為服務對象,以研究、促進人類健康為目的,具有全方位開放的教學形式、靈活的組織形式、開闊的學習空間、平等的人際交往環境、獨特的授課方法,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養,有利于人文教育的實施。健美操是醫學院校大二本科學生的選修課程,在健美操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人文素質。目前,各大醫學院校努力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平臺,通過各種形式引導醫學生自身實踐,使健美操教學課程在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3.1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體育文化具有教育性、導向性、感染性,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健美操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健美操含有大量的美育因素,醫學生通過學習健美操有利于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和柔韌性,改善不良的身體形態,形成健美體態、優雅的風度、高尚的情操,感受健美操運動的外在視覺美。此外,通過高超的技術、流暢的編排及充沛的體力體會表現出來的內在美和力量美,從而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
3.2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和藝術修養
健美操屬于體育項目,但含有大量的藝術元素。學好一套健美操,首先要熟練掌握踏步、跑步、開合跳、踢腿跳、吸腿跳、弓步跳、彈踢腿跳7種基本步法并進行反復練習。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各個方向、面等角度的變換練習和組合練習,以及動作隊形的編排練習。這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和柔韌性,而且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堅持不懈、頑強的意志品質。
健美操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反復練習過程中增強了體質,從中體會到美的享受,提高了藝術修養。
3.3 有助于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個體社會化
在健美操基本動作學習過程中,分組練習時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在健美操團體訓練或比賽套路訓練時,全員思想統一、目標統一,跟著音樂反復練習,為了集體榮譽克服自身不足,個人服從集體,面臨困難時相互指導,合作意識在整齊性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是對學生團隊能力的培養。
從社會文化的角度看,健美操文化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模擬。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形成了健康的人格,成為一名具有良好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感的合格人才。
4.1 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人文教育思想
200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提交了一份題為《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在強調科學教育的同時,要求加強人文教育,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2]。
醫學院校培養的是醫生,醫生的服務對象是需要預防、治療疾病的人,醫療服務的對象大多是生理或心理需要幫助的人,這要求醫生要學會關心人、關愛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醫學生需轉變教育觀念,進一步加強人文教育。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不僅需要專業的知識,還需要高度的責任感與進取心,這些都需要落實人文教育。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以人為本的精神,轉變教育觀念,提高人文教育水平。在健美操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自由發展。
4.2 改革健美操課程結構體系
建立科學的人文教育健美操課程結構體系是提高醫學生人文教育的保障。
首先,課程教學目標不只是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而是側重改善其思維意識形態、優化學生的價值觀,突破傳統僅重視增強體質,轉變為健康與審美共存、注重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三位健康論,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生的個性要求與健美操教學目標相統一,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等綜合能力為目的,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教學內容方面減少陳舊、煩瑣、實用性不強的內容,要切合時代需要,富有趣味性,體現學生獨立人格和個性發展的要求,規定動作或組合不宜過多,給學生留有思考、交流、創新的時間。通過健美操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教會醫學生正確對待與他人、自然、社會的關系以及協調好自身的情緒、心態等方面的問題,成為品格健全的“社會人”。教學內容離不開教材,引導學生挖掘教材中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教學理解健美操文化與身體文化,激發學生對健美操運動的興趣。
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這一理念體現了教學方法的非強制性,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繼承和超越,健美操教學中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學法,培養學生獨立探索與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進取心與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終身體育習慣。
改革并完善醫學院校健美操教學考核與評價方法,構建“健美操技術技能知識—專業素質—學習態度”評價體系,重全面、重綜合、重效果,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個體差異與評分標準相結合,立足于激勵和引導。教學評價要定位于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從過去的甄別選拔轉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主體從教師轉向師生多元化,評價內容從單一的成績達標轉向評價學生多方面的素質,重視學生在健美操學習過程中的基礎差異、努力程度與進步發展。
4.3 營造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氛圍和諧的人文教學環境
優化育人環境。人文素質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境的熏陶,校容校貌、優雅的人文環境都能給學生關懷自然、關懷生命的情感。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經常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與感情交流,關注學生的生活,鼓勵學生與教師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揮。同時,教學中干凈、整潔、優美的訓練房能使人心靈得到凈化、愉快心情,增強訓練的欲望。
4.4 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和專業素質,重視教師的感染教育作用
《教師法》規定: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的專業技術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使命。”健美操的教學水平與教師的專業素質與人文素養有著直接的關系,只有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才能將人文精神融入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健美操教師要加強技能提升的教育培訓,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在教學實施人文教育過程中積極主動,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創新意識和科學思維,達到教學相長。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思想品質、工作態度、言行舉止、人格魅力等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的人文素養是教師在師德、學識水平及教學藝術等方面的綜合體現,是日積月累修習涵養積淀所得。教師要注意儀容儀表美及行為美,以飽滿的情緒、標準的示范動作感染學生,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受到熏陶。
4.5 拓展參與健美操的途徑,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
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需要推動參與健美操途徑的多元化。一是成立學校健美操協會。充分發揮組織職能,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健美操活動,豐富人文教育形式與內容,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增加學生參與練習的次數與時間,促進學生在健美操鍛煉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強化第二課堂。利用現代化教育科技,弘揚主旋律,圍繞人文教育組織相關的活動與講座,注重實效。三是定期組織健美操比賽。在比賽中,學生的競爭、團結意識加強,享受健美操帶來的成就感與愉悅感,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1]孫鵬.醫學生人文素質體系構建研究[D].四川:第三軍醫大學,2012.
[2]者麗艷.論人文教育在現代醫學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及對策[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08,29(6):142-146.
[3]周濤.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實驗效果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25(1):49-50.
[4]王立紅,張曉瑩,王建軍.健美操專項課素質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24(3):356-358.
[5]張建新,陳碩.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1):56.
G831
A
2095-2813(2017)01(a)-0086-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