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杰 羅利 張庭華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海口 570100)
我國開展“校園足球”的背景淺析①
張文杰 羅利 張庭華*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海口 570100)
足球是現代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該文重點闡述了我國開展“校園足球”的相關內容,先介紹了我國開展“校園足球”的背景,再對開展“校園足球”的具體思路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對相關人員工作有所幫助。
校園足球 背景 全民健身
現階段,全民健身成為指導我國各行業體育鍛煉的關鍵思想,在這種背景下,“校園足球”作為指導學校足球運動的關鍵,逐漸得到社會的重視與關注。通過對“校園足球”開展現狀進行研究后發現,影響“校園足球”開展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策影響外,社會因素、學校因素等都會對“校園足球”的有序開展產生影響。因此,需要重視對“校園足球”相關問題的研究,為了進一步推動“校園足球”的開展奠定基礎。
1.1 國家政策對“校園足球”產生影響
在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建議》,《建議》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要求將《金牌體育》轉變為《全面體育》,至此,全民體育運動已經上升到國家高度,得到了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同時,《建議》中釋放了大量需要開展校園足球的信息,要求將校園足球定點學校從5 000余所擴展到2萬余所,并構建全方面的四級足球聯賽機制,確保能為國家提供高質量的足球儲備人才。這就促使各地區需要積極開展“校園足球”,能更好地滿足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
在全民健身的大環境下,學生運動健身也是其中的重點內容,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樹立學生體育運動的觀念,就應該積極開展“校園足球”活動,來達到上述目標。
1.2 相關國家的影響
從整個大的環境來看,足球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運動,影響范圍廣受眾關注度高,這些因素都決定了開展“校園足球”具有必要性。我國與日本兩國相鄰,文化底蘊、民俗傳統等十分接近,通過對近20年兩國體育行業發展情況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兩國在體育活動中的存在差異。在20世紀90年代前,受舉國體育活動的影響,我國體育水平一直高于日本,整個體育成績在亞洲都是十分傲人的。而日本經過發展后,現階段的足球水平已經遠超中國,無論是體育賽事成績,還是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中國與日本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在2011年,日本足球就收獲了兩個世界冠軍,而反觀我國,除了2002年進入日韓世界杯之外,國家足球隊一直沒有拿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因此,為了彌補上述不足,就必須要強化足球運動人才儲備,開展“校園足球”,這就是達到上述要求的關鍵。
1.3 我國學生現狀促使“校園足球”活動開展
我國在校學生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整個學院生活完全圍繞“分數”開展。在這種模式下,大部分學生會將主要的經歷投入到學習中,而忽視了身體鍛煉,導致學生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研究顯示,現階段我國在校學生中(不包含高職、大學),每天鍛煉時間小于1 h的已經接近80%;而通過對學生課堂進行隨機觀察后發現,學生近視現象越來越嚴重,體重超標學生所占比例仍在不斷上升。
上述現象說明,當前我國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下降,開展大范圍的學校鍛煉,成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關鍵。同時,足球活動與其他活動相比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1)足球活動的運動量大,為了完成比賽活動,學生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站立、行走、奔跑,這都會達到鍛煉學生的目的。(2)學生對足球活動的喜愛度高,對于參加足球活動具有較高的積極性,踴躍參與鍛煉。(3)足球活動對人員數量沒有要求,無論人數多少,只要具備場地,都可以開展不同規模的體育鍛煉。正是由于體育運動本身具有上述優點,這都決定了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具有可行性。
2.1 提高相關人員的重視程度,保證“校園足球”能順利開展
提高相關人員重視程度,是有效落實“校園足球”活動的關鍵所在。當前在推廣“校園足球”中主要面對以下幾方面干擾:(1)學校不重視。學校管理人員認為學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因此,部分學校在開展“校園足球”活動中,存在推脫、開展活動不積極的現象,不利于開展“校園足球”活動。(2)家長不支持。當前很多家長依然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盲目地關注學生分數,大部分家長認為開展“校園足球”是“不必要的”“沒意義的”,甚至私下要求學生禁止參加此類活動。
針對上述問題,改變相關人員的認識應該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點,除了要尋求政策的支持與鼓勵外,還需要從活動宣傳等方面入手,通過校園廣播、《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方式,詳細地介紹開展校園足球的重要意義,指出足球運動對學生身體素質、身心健康所產生的影響,進而能爭取得到家長的鼓勵。對于學校方面,還需要立足于“勞逸結合”進行宣傳,指出體育鍛煉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爭取得到學校的支持。
2.2 進一步完善校園足球比賽機制,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為了保證學生能踴躍參與到“校園足球”活動中,需要進一步完善校園足球聯賽機制,通過開展足球聯賽的方法不斷擴大“校園足球”活動的影響范圍,讓學生通過參加聯賽得到鍛煉,家長與學校也會通過學生在聯賽中的表現,感受到學生的成長與進步。
例如:南昌市在開展校園足球比賽活動中已經走到了其他城市的前列,在2011年南昌市就推出了首屆校園活動,雖然參賽隊伍不多,但已經在當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效推動了南昌市四級足球聯賽的開展。至此,南昌市接連開始了校園足球比賽活動,并接連帶動了九江市、贛州市等一大批城市的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而對于學校而言,在開展校園足球比賽中,應該充分發揮兄弟院校與當地足球俱樂部的作用,在當地足球俱樂部牽頭下,各個兄弟院校共同參與,舉辦該市校園足球比賽,開展賽事活動。
2.3 重視文化素質培養,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積極開展文化教育,提高球員學生身體素質,這是日本足球帶給我們的啟示。在整個“校園足球”活動中,球員的自身修養十分中,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開展全面的文化素質教育是十分重要。
近幾年,我國足球運動員給人的印象是負面的,包括酒駕、滋事斗毆等都能發現足球運動員的身影;再加之近幾年國足始終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導致國人對足球運動員的評價越來越低,甚至很多人將“國足”定義為負面詞匯,這明顯是不對的。通過對我國足球運動員培養過程進行觀察可以發現,我國在培養足球運動員時一味地重視培養運動員足球技巧,忽略了學習,導致部分運動員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并且在日后很難改正。同時在校園足球活動中,少部分學生甚至將踢足球作為主業,忽視了學習,這不符合學生性質,需要得到及時改正。而反觀日本足球,他們從小就重視對球員的培養,尤其是文化科目學習。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球員的文化課水平,還能加深球員對足球活動的使命感,保證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在未來工作中,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同樣是十分重要。
該文主要研究了我國開展“校園足球”的相關內容,并對開展“校園足球”的背景與發展思路進行研究。總體而言,我國開展“校園足球”的背景是多樣化的,既有內部影響,也有外部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進一步推動“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就必須要從轉變觀念、完善比賽機制等方面入手,在獲得更多人關注的同時,還保證學生參與度,保證“校園足球”活動效果能達到預期。
[1]張瑋紅,張高華.新常態下我國校園足球發展策略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7):134-135.
[2]曲晨,李偉.我國校園足球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5(6):27-30.
[3]于泓野.吉林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開展足球運動的探索[J].科技展望,2016(29):334-335.
G843
A
2095-2813(2017)01(a)-0240-01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240
張文杰(1979—),男,漢,河南省周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課程論。羅利(1993—),女,漢,重慶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體育。
張庭華(1972—),男,漢,遼寧鞍山人,碩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課程與教學論,E-mail:zhangtinghua6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