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豪
淺談小學生體育課堂傾聽習慣的培養
文/楊 豪
本文針對體育課堂中孩子傾聽意識薄弱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原因并從激發興趣、引導傾聽和建立規則、鼓勵傾聽兩個方面提出培養策略,以此喚醒孩子們沉睡的耳朵。
體育課堂;傾聽習慣;培養
體育課堂受場地空間的影響,孩子往往表現比較活躍。在體育課堂中,出現一些不良的傾聽狀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插嘴
老師話講到一半,孩子沒有舉手,突然插嘴,以此引起大家的關注。當其他孩子在回答問題或者還在思考時,也有孩子直接搶答來打亂課堂的節奏。
2.“假”聽
當然,體育課堂中也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孩子在隊伍中沒有插嘴,看上去在認真聽講,但是,當你叫到他時,他一片茫然或者答非所問。
3.做小動作
一些孩子在隊伍中,無法讓自己集中精力,總是動一下這里,動一下那里,體育課堂的大環境更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做小動作的現象屢見不鮮。
現在成長起來的一代,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什么事情都立足自我,喜歡“我講你聽”的交往模式,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只顧自己發言、沒有耐心傾聽的習慣。當然,孩子的年齡特點也有影響,特別是低段的孩子,活動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我約束力差,規則意識薄弱。
教師在體育課堂中,如果對要求不強調或者語言拗口、復雜,學生往往因為難以理解而不想去聽。反之,如果一開始就明確要求,用最簡潔、直白的語言說清目標,那么這樣的問題就可以避免。
家庭中以孩子為中心,只關注孩子的表達,而忽視了他的傾聽。孩子往往沒有耐心或者沒聽清楚事情就急于表達或行動,家長對這樣的行為置之不理,那么很可能讓孩子的耳朵漸漸處于沉睡的狀態。
興趣是先天的老師,是激發孩子內心的潛在源動力,興趣產生了,學生就去專心傾聽內容。我們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愛好,設立一個“興趣超市”供學生選擇,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1.豐富多樣的游戲激發興趣
課堂中游戲的使用容易激活孩子們的興趣。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做游戲既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在玩中學,孩子們上課時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力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如果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把教學內容滲透在游戲中,讓孩子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這樣教學效果明顯。如何借助游戲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呢?筆者認為,游戲的設置應盡量與傾聽相關聯,例如在上課前做“傳密令游戲”,教師告訴每個小組長一個密令,由各個組長傳達給下一位同學,如果說的正確,就可以得到一個小紅花。最后,可以根據紅花的數量來評選“優秀傾聽小組”,這樣的競爭就會迫使學生自覺專心去傾聽。記得有一次,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傳密令游戲。游戲結束后,有一組傳達錯誤,筆者就以此為契機對孩子進行了針對性的教育。如果我們不專心傾聽,有危險或者困難時就會耽誤事情,所以說認真傾聽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學生對這一游戲印象深刻,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了傾聽的重要。自此以后,學生傾聽習慣有所改觀。一個游戲,一次教育,讓傾聽的耳朵回歸體育課堂。
2.幽默風趣的言語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可見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如何靈活運用語言激發孩子的潛在興趣是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體育課中的動作講解比較繁瑣,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但是所闡述的內容卻是學生練習與掌握動作的鑰匙。要使這些枯燥的動作概念被學生接受,老師在教學中就要巧妙地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及一些肢體語言刺激學生的思維,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不僅可以給緊張、沉悶、呆板、乏味的課堂氣氛注入活力,還可以形成寬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覺地進入樂學的狀態。比如教廣播操,學生聽到本節課內容時,都會表現出不感興趣的樣子。但如果能聯系生活實際,把一些生活中的動作比如開門、伸懶腰、打蒼蠅,引入到廣播操的教學中,孩子自然感覺親切好奇而樂于接受,這樣使動作做更貼近生活,學生興趣高漲。如果一個教師富有嚴謹、精煉、準確、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則能撥動學生的心弦,促進興趣的持久、思維的活躍、想象的豐富,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作用。
3.有趣和諧的情境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掌握知識和獲取技能的主要動因是良好的環境。”如何在教學中創設良好、輕松、愉悅、和諧的情境,激發學生情感,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體心理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創設生動形象的學習環境,對刺激學生積極性,探求知識的欲望,啟迪思維,培養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在上持輕物擲遠課時,可以創設情境:現在我們祖國的領空被敵人的飛機侵入了,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彈藥,向敵人開炮。這樣不僅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激發了學生的斗志,更有愛國育人的非凡意義。記得那節課同學們熱情高漲,教學效果非常理想。創設情境,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時候教師只要抓住這一時機傳授知識,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話說的好:“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體育課大多數情況是在室外教學,容易受場地、天氣的影響,與此同時學生受外界的影響較大,對學生的管理難度相當大。如果沒有相應的紀律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故明確規則就成為課堂教學有序進行的必要保障。
1.建立體育課堂傾聽規則
首先要創立各種規則,并要求學生銘記于心,強調具體要求如學生發言的時機、地點和情境,最重要的是一定嚴格執行規則,遵守會有什么樣的結果,破壞又會有什么后果,不能做擺設,以免后期學生不把規則當回事,規則變成“紙老虎”,在日常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你是一個講究規則的老師。還要讓學生學會尊重,不插嘴是最起碼的。教育學生聽別人講話時,要雙目注視對方,做到專注、不走神,這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認真傾聽的表現。此類規則應該經常強調,小學生思維有很大的依賴性,如果教師經常反復強調,學生自然而然會刻在腦海里。
2.發揮鼓勵與榜樣的力量
表揚作為一種評價手段,是一種積極的強化,通過褒獎鼓勵去加強和鞏固合乎需要的行為方式是很好的選擇。教師一般可以進行口頭表揚,例如,“你真棒,真厲害,做的太好了,某某同學做到認真傾聽,某某知道別人發言應該尊重,某某的小耳朵真靈敏”。當然還可以依靠表情、姿態等體態語言對孩子的活動情況表示肯定、鼓勵,如點頭、微笑、手勢、鼓掌等,讓孩子隨時得到鼓勵。如教師見到孩子認真傾聽別人講話的良好表現時,向孩子微笑點頭,以示贊同;當孩子點頭表示聽懂時,教師豎起大拇指或帶頭鼓掌,以示表揚等。這能起到甜潤孩子心田,激發積極性的作用。
筆者曾經任教的班級有一個學生,開學時上體育課喜歡隨便講話打人,家長和老師都對這個孩子失去了信心,在老師和家長的眼里這就是一個問題學生,但筆者沒有對這個孩子失去信心,相信“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只要他做了一點好事,筆者就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經過悉心教育,這位同學有了很大的改變,懂得了傾聽,這與平日的表揚是分不開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能給小學生提供鮮明、生動、可模仿的形象典型和行為模式,使小學生在對仿效自己崇拜、喜愛的人物的思想行為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提高認識,激發內在的上進熱情,強化了自我鍛煉成長的自覺行為。小學生模仿能力最強,老師表揚誰,同學們就學誰。由此,教師可以通過體育活動中的競爭,樹立榜樣的作用,提高學生自律能力。比如集合排隊時,部分同學表現出懶散的行為,這時教師表揚某位站得好的同學,其他同學看到后就會迅速有反應,紛紛站好,這招屢試不爽。
榜樣的力量不僅是來自于學生,還有教師。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上課前體育老師應該注重自己的衣著儀表,學生發言時,教師首先應該以身作則,做到認真傾聽,學生就會受到感染,把一個個小耳朵都豎起來。教師認真聽取學生發言的表情,也會讓學生感受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同時,那些自制力差的學生定會有所約束的。
3.運用暗示與“懲戒”的理念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孩子的活動成果和每一點進步,如果得到教師的認可,他可以發揮出更大的積極性。正確適當的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如果還是出現之前說的不良傾聽現狀,教師可以進行暗示或者必要的小懲罰。
暗示這種方法只對某一對象進行注意的轉移,而不造成其他外圍效應。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一些暗示可以讓學生引起注意,從而專注傾聽。“目光暗示”,對不專心聽課的學生致以嚴峻、期待的目光,讓他意識到老師在用目光警示自己,從而收斂言行;“肢體暗示”,在教學中利用豐富的態勢語,來回走動或撫摸孩子的頭等方式以提醒不在狀態的學生。“語調暗示”,語調靈活多變,或急,或緩,或長或短,或稍作停頓,造成一種臨時的教學氛圍,有意帶給學生聽覺上的感差,從而產生奇特的感染效應,促使個別學生專心聽講。
孩子在暗示多次后沒有效果,可以適當采用“懲戒”,對于孩子的神經可以起到觸動。比如讓他站起來再坐下,孩子就意識到了。也可以讓孩子復述聽到的別人的話,不專心傾聽的孩子可能回答不上來,那么讓他站著聽下一席話,直到重復正確方可坐下。
“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經常提醒、督促和長期指導。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豐富的游戲、幽默的語言以及有趣的情境來引導孩子傾聽,也要建立規則,通過賞識以及懲戒教育來鼓勵傾聽。
[1]李晉裕.小學體育課堂傾聽習慣的養成[J].體育學刊,2001(1):87-91.
[2]朱光.淺談小學生良好的體育課堂習慣的培養[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2008(11):115-116.
[3]蔡學英.淺談要注重小學數學課堂傾聽習慣的培養[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5):90-98.
G633.96
A
1005-2410(2017)11-0037-02
(浙江省平湖師范附屬小學 3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