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章柳云
浙江省四地體育名師工作室教學聯盟活動暨溫州市體育與健康學科“促進有效學習”研討活動成功舉辦
文/本刊記者 章柳云
四地;體育名師;教學聯盟;溫州市

由浙江省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主辦,溫州市鹿城區教師培訓和科研中心及溫州市鹿城區甌江小學承辦的“浙江省四地體育名師工作室教學聯盟活動暨溫州市體育與健康學科‘促進有效學習’研討活動”于2017年11月3~4日在甌江小學舉行。
溫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鄭建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于素梅,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中小學體育教研員余立峰,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院長胡玫,鹿城區教育局長楊明明,以及杭州、舟山、臺州、溫州四地七個體育名師工作室負責人與學員、溫州市各縣區體育教研員和體育骨干教師近50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開幕式由溫州市體育教研員蔡景臺老師主持。
本次主題研討活動由兩部分組成,在課例研討環節,溫州市夏玲玲名師工作室鐘小蝶、臺州市姜毅名師工作室王金榮、溫州市蔡景臺名師工作室張雪丹、杭州市王德剛名師工作室潘燕娜、舟山市薛黎明名師工作室毛忠仕以及溫州市石峻名師工作室潘麗亮6位老師圍繞“促進有效學習”主題,推出了6節教學研討課。原浙江省體育教研員、浙江省特級教師董玉泉以“緊扣目標、優化過程、強化反饋、講求時效為評價標準”,從“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育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的教育理念高度進行了點評。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中小學體育教研員、體育特級教師余立峰從觀察學生課堂行為的視角,以《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為評價依據,對6節教學研討課從教案到實際教學進行了詳細的點評,進一步強調了要從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構建單元;關注學生的思維運動,轉變學習方式;在落實教材“三個一”中,注重運用組合練習對學生練習興趣的提高;突出“練習方法是教學內容”的“教方法”理念。








在專題環節,首先由夏玲玲名師工作室的柴成、姜毅名師工作室的周紅章、王德剛名師工作室的沈慧娟、薛黎明名師工作室的朱良杰、石峻名師工作室的黃君翔、錢勇名師工作室的陳李貴等年輕教師以“我的教學智慧”為主題,圍繞自己在名師工作室的成長經歷與教學中收獲與感悟和大家進行了分享。隨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于素梅研究員分別從體育課堂教學案例帶來的新思考、準確理解“樂、動、會”及關系、把握“樂、動、會”上好體育課等三個方面作了題為《從“樂、會、動”談如何上好體育課》的專題講座。
同時,在本次活動中歐江小學還為全體與會人員進行了“一段一品”展示項目——五年級趣味跆拳道全員運動會的展示。展示現場,孩子們以班級為單位,循環進行了“快速前踢”“手刀下砍瓦片”“橫踢擊假人”“下劈擊高”等項目的比賽,各項目設計銜接緊湊、上下肢練習搭配合理、運動負荷與強度設置適宜,極好地調動起每一名孩子參與的積極性。他們個個精神抖擻、訓練有素、全力投入,展示出歐江小學學生們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扎實的運動功底。據甌江小學錢起建校長介紹,甌江小學是溫州市建設小學教育集團旗下的民辦校區,是一所現代化的民辦學校。學校近年來,在夯實體育工作、促進學生體能素養方面做出了不少地探索。學校做好“三課融合”的頂層設計,堅持以課程改革為核心,課堂教學為重點,課外活動為補充,三主題和諧共振、共促發展,達成: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多元化,逐步形成一套基于國家課程且高于國家標準的、符合甌小學子發展需要的“1+X”體育課程模式,實現了體育特色課程的“一段一品”化。目前趣味田徑、跆拳道、網球、籃球、足球、排球等課程分設在一至六年級,各年級的特色必修體育校本課程注重基礎的普及,實現每個孩子都掌握這個項目的基本套路,都能欣賞這個項目的各種比賽,本次活動中展示的五年級趣味跆拳道全員運動會就是甌江小學體育特色課程“一段一品”化的縮影。
本次研討活動在相關上級領導專家的全力支持、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的精心策劃與四地名師工作室的通力配合下,為全體與會人員搭建起了一個求真務實、內容豐富、資源共享的開放平臺,為區域性優質教育資源的“強強聯合”的高質量教研活動開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G633.96
D
1005-2410(2017)11-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