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 晨
現代籃球運動對持球掩護配合的運用分析
叢 晨
隨著籃球運動防守掩護戰術的不斷演進和變化,掩護配合的方法和技巧也在不斷更新。本研究以2015-2016賽季NBA職業籃球聯賽中運用掩護配合的部分球隊及球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對持球人進行定位側掩護時“擋”和“拆”的配合方法與運用情況進行分類,并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分析比賽錄像,提出掩護配合時具體“擋”和“拆”的技巧等,為今后掩護配合的教學與訓練提供借鑒。
現代籃球運動;掩護配合;擋拆配合;運用技巧
當前各級球隊防守強度均有所提高,對持球隊員施加的防守壓力越來越大,持球隊員單純依靠個人技術擺脫防守創造得分機會難度加大,借助掩護作為組織、實施進攻的主要手段之一順理成章[1]。在各級比賽中,我們經??梢钥吹竭M攻方在進行全隊進攻戰術配合后仍沒有獲得較好的得分機會,此時大多球隊都選擇通過內線隊員快速上提為外線隊員進行持球掩護再次創造得分機會,對持球隊員的掩護配合一旦成功,立即就是持球突破空籃或者造成進攻二打一[2]。對相關文獻進行檢索發現當前掩護配合的研究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分析掩護的類型、方式與動作方法,如側掩護、雙掩護等;另一類對掩護類型和擋拆配合的運用情況進行分析,如常規擋、雙人連貫擋、反復擋、假擋、快拆等掩護的運用頻率、成功率等進行系統分析[3、4]??催^這些文獻或許會對掩護配合有了整體的了解,也能明白什么樣的掩護配合更容易成功,但缺少實踐過程中的實施方法,也就是對持球掩護配合中具體運用了哪些方法,如“擋”在什么位置、“拆”的時機有哪些、用什么方式傳球給“拆”的隊友等。
本研究探討的主要是對持球人進行定位側掩護的方法與技巧,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分析比賽錄像,結合現有訓練實踐中對持球掩護配合的方法與技巧進行分析總結,為日后籃球訓練和比賽中更好地促進掩護配合質量和成功提供一定的借鑒。
1.1 掩護配合的定義
掩護配合是指掩護人利用自己的身體,占據合理的位置,擋住同伴防守者的移動路線,借以使同伴擺脫防守,獲得接球、持球突破等進攻機會的配合[5]?!皳醪稹彪`屬于掩護,是掩護的延伸與發展[6]。“擋”、“拆”動作是掩護配合中掩護人的基本職責,而對于掩護成功后的被掩護人基本有三種進攻方式可以選擇,第一,當自己的防守人被擋住同時防守隊員沒有進行換防時,表示被掩護人已經獲得無人防守的機會,此時要快速尋找機會爭取得分;第二,當對手進行換防時,被掩護人應趁換防者的防守不及時尋找投籃機會,或積極為“擋”后“拆”的同伴傳球創造得分機會,掩護者在同伴從自己身體側面經過的瞬間,可迅速將所“擋”的對象倚在身后并“拆向籃下”爭取二打一,或爭取內外線換防后的“小突大”、“大打小”等進攻機會。也就是說“擋”后“拆”的配合是掩護配合后當遇到對方換防時,掩護者及時采取應變措施,力爭創造第二次的進攻機會。
1.2 “擋”的位置
擋人的位置應該是被掩護人防守者的側后方,通過訓練中觀察,被掩護人在掩護時普遍都不會主動的靠近掩護人,這樣很容易導致對手成功擠過。而大多掩護隊員為了完成教練員“必須擋住人”的要求,通常都會主動的去找被掩護人,為了避免對手擠過,掩護位置從側后方移動到側方甚至側前方,因掩護位置過高,導致對手很容易的從中間穿過而非擠過,這樣更不利于掩護的成功。由于位置過高,即使掩護隊員交換防守,掩護人想“拆”向球籃,但正巧遇到穿過的隊員擋在自己和球籃中間無法“拆”入籃下。所以掩護者的擋人位置應該選擇在側后方,讓被掩護的隊員主動貼近掩護隊員,掩護者無需拖延防守隊員過長時間,正常情況下,被掩護人能造成短暫領先就會誘發防守方的交換防守,為進一步的“拆”提供機會。
1.3 “拆”的時機
“擋”住人后 “拆”的時機尤為重要,擋完人后仍遲遲不動或“拆”的過慢,即使防守方交換防守,被掩護人的防守者也會快速移動搶在掩護人和球籃中間擋住“拆”的路線。而在掩護沒有成功前掩護人就早早離開會造成被掩護人的防守者順利擠過來繼續防守被掩護人。所以在掩護時通常我們以擋住對手后,被掩護人通過掩護人身體平行面為“擋”人結束“拆”的信號。但這不是一定的,有時掩護者的防守人在掩護進行時會進行延誤配合,即主動上前封堵被掩護人,為同伴擠過、穿過、繞過等爭取時間,此時掩護人一旦發現自己的防守者上前延誤應快速拆向球籃制造空位接球機會。
在日常訓練和比賽的觀察中發現,當前導致掩護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掩護意圖提前被對手發現,導致對手進行相應的防守配合來破壞掩護。防守隊員進行配合時,通常是掩護人的防守者主動的提醒同伴,因為同伴在防守持球隊員時并不知道何時,從何方向會有人來進行掩護。但目前很多防守隊員之間并不是每次掩護時都有對同伴進行提醒,在沒有人提示掩護的情況下突然進行掩護,對持球的被掩護人非常有利,但此時如果持球的被掩護人在掩護人到達掩護位置前就已經開始向掩護人移動,或者雖然沒有提前向掩護人移動,但在掩護人到達掩護位置時,運用了一個不合理的技術(假動作),都容易導致防守隊員判斷出掩護意圖并及時采取相應的防守配合。根據掩護配合的規則,掩護人必須提前站在掩護位置,并在掩護時不能進行移動,所以掩護配合能否成功更多的取決于被掩護人,此時被掩護人應該運用質量較高的假動作來配合掩護人的掩護。觀察NBA高水平運動員的動作如下:
2.1 被掩護人原地持球時腳步的假動作運用
被掩護人原地持球時,為了能使自己的防守者能被牢牢擋住,可以右腳向左側上步做向左側突破的假動作,右腳跨出要大,如果防守隊員沒有及時調整位置堵住左側突破路線,則由假動作改為真動作直接左側突破。如果此時防守隊員快速移動并堵住左側突破路線后,被掩護人應以左腳為軸心腳,向右側做前轉身的同時,與掩護人擦肩而過,兩名進攻隊員中間自然不留縫隙。當對行進間運球的被掩護人進行掩護配合時,運球人可在接近掩護隊員前先急停并向反方向做后轉身的假動作,在轉身一半時原地運一次球,待防守隊員改變防守路線后,再前轉身回來與掩護人進行掩護配合,避免直接行進間運球向掩護人靠近,造成防守隊員提前判斷出掩護意圖,導致破壞失敗。2.2被掩護人運球從掩護人和“延誤”人中間突破的技術運用
除上述兩種常用的假動作以外,現代籃球掩護配合時經常有被掩護人利用掩護從掩護人和“延誤”人中間運球突破。正常情況下掩護隊員“擋”在被掩護人左側移動路線,進攻隊員應該向右側運球突破尋找突破、投籃或傳球等進攻機會,但現代籃球中經常有內線中鋒為外線隊員進行“延誤”配合,目的是使被掩護人的防守隊員有時間擠過、穿過或繞過掩護人繼續防守被掩護人。在進行“延誤”時,內線隊員利用自己高大的身軀,采用攻擊步防守快速搶前封堵被掩護人的運球和傳球路線,如此時被掩護人仍想從右側突破必須先向后運球并利用速度繞過“延誤”的內線隊員,否則會撞到延誤人的懷里,被掩護的防守人利用“延誤”的時間成功擺脫掩護,同時延誤人也快速退回,各自防守自己的隊員,造成掩護失敗。通過對NBA比賽的觀察,運用這種配合較多的如韋德,詹姆斯等。
這種配合的技巧就在于要利用對手進行“延誤”的剎那間,從掩護人和“延誤”人之間運球突破,但畢竟中間的空間有限,所以被掩護人必須在掩護后加速向右側做突破的假動作,突破時被掩護人只能運一次球(因為這個時候延誤人采用的是攻擊斜步搶前防守動作,如果運球次數過多,防守隊員調整為防守面積較大的平步防守則很難再從中間突破),在球彈起的剎那,右手按拍球的右上方,并單手將球推至身體的前方,此時如果“延誤”人搶前防守過大,被掩護人應該已經成功擺脫“延誤”人,但正常的體前變向是由右手變為左手運球,左邊雖然有掩護人擋住了被掩護人的防守隊員,但還是應該在球從地面彈起時變換運球頻率,在球沒有完全彈起時迅速用左手拍向反彈的球并將球拍至右側快速上籃。
掩護人“擋人”成功后,被掩護人除了選擇自己進攻以外,還可以在防守被迫換人后將球傳給“拆”向球籃的掩護人,但前提是掩護人必須在“拆”向球籃前成功將防守隊員擋在身后,如果被掩護人的防守隊員已經繞到掩護人和球籃中間,則很難“拆”入籃下接被掩護人的傳球進行配合。當然除此以外,被掩護人的傳球方式、方法、時機等也決定著掩護配合的成功。掩護配合時,被掩護人進攻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第一個進攻配合的機會出現在被掩護人利用掩護,吸引防守隊員交換防守的剎那間,被掩護人向掩護人的方向運1次球(只能運一次,如果再向前移動會失去傳球角度),此時掩護人“拆”向球籃,被掩護人利用運球方向的反側手,手臂以肩關節為軸稍抬起,并快速擊地或肩上將球傳給掩護人。因防守姿勢通常都是手臂屈于身體兩側,所以球的行走路線應該避開防守隊員的手臂,選擇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的位置。被掩護人在喪失第一個進攻機會后,繼續向球籃方向突破,邊運球邊尋找傳球和投籃機會,被掩護人“拆”至球籃下方時會獲得第二次傳球的良好角度。但由于直接采用胸前傳球會砸到防守隊員,所以此時應身體稍轉向球籃,用身體正面面對防守人,采用外側手單手體側擊地傳球將球傳給被掩護人,如果防守隊員后退防止傳球,則被掩護人選擇急停跳投。
雙中鋒高位雙掩護,簡稱高位雙掩護,是近年來現代籃球戰術配合中較為常見的戰術配合??勺鳛槿爲鹦g配合中的局部戰術配合練習。配合的方法是由兩名內線隊員提至三分線附近為一名外線隊員進行持球掩護。為了更好的隱藏雙掩護的意圖,增加配合的突然性,可在高位雙掩護的基礎上稍作變化,即內線隊員提至高位掩護前先在接近罰球線附近進行一次掩護配合,這樣看起來并不像是要進行高位掩護,而是兩個內線隊員利用相互之間的掩護尋找接球等進攻機會的配合。在兩個人相互進行掩護后順勢交叉上提進行掩護,可很好的隱藏高位雙掩護的意圖,避免防守隊員提前提醒并進行延誤,以便防守掩護人的隊員有時間去判斷和選擇運用擠過、穿過、繞過等防守配合。通過對比賽的觀察,如果掩護位置超過三分線外或更高的位置,則很容易讓防守被掩護人的隊員采用穿過或繞過防守,雖然此時被掩護人可利用防守穿過或繞過時急停選擇投籃,但由于掩護位置過高,持球人遠離有效進攻區域,導致掩護配合的意義發生變化,使高位掩護的目的由為被掩護的持球人制造突破、投籃等進攻機會變成當持球人運球困難時,為幫助持球人擺脫防守的高位雙掩護配合了。
5.1 掩護配合時持球人合理的運用“上步”、“后轉身”等假動作,可以避免對手過早判斷掩護意圖組織防守配合并促進掩護的質量和成功。當遇到“延誤”時持球人應大膽從掩護人和“延誤”人之間運球突破創造進攻機會。
5.2 “擋、拆”后被掩護人在積極尋找進攻機會的同時也應采取隱蔽、合理的傳球方式及時的將球傳給“拆”向球籃的隊友。
5.3 為持球隊員進行高位雙掩護時,兩名掩護人的掩護位置不易過高,應先進行一次無球掩護配合后再上提為持球人進行雙掩護,隱蔽掩護意圖的同時提高掩護質量。
[1] 霍子文,張戈.第16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擋拆配合新特點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2,48(3):45-51.
[2] 張濤,劉小蓮.擋拆的技術分析與訓練[J].山東體育科技,2003,25(1):09-11.
[3] 馬茂森.中、外男子籃球陣地進攻中高位掩護配合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4,50(6):72-78.
[4] 霍子文,張戈.現代籃球比賽擋拆配合臨場表現的數字符號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3,49(2):40-51.
[5] 王家宏.球類運動——籃球(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6] 謝東偉.淺析掩護配合在籃球戰術中的運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1):44-46.
AnalysisontheUseofBallHoldingPickandRollinModernBasketball
Cong Chen
With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and changes of the pick and roll defensive tactics,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offence pick and roll are constantly updated. In this study, some teams and players that used pick and roll in NBA 2015-2016 season are discus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usage and methods of executing static side pick and roll to ball holding player are classified. Through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alyzing game videos, this paper offers specific pick and roll skill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later pick and roll training and teaching.
modern basketball; pick and roll; pick and roll; usage skills
2016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一般項目;2016年度東北師范大學本科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青年學術骨干培育課題(2016)
叢晨(1984-),男,吉林長春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Sport Schoo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G841
:A
:1005-0256(2017)09-0039-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