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萍 周 龍
(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廣西 河池 547000)
201 6 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此外,隨著我國各省市相繼推出并落實《通知》中所要求的投資利好政策,特色小鎮成為全國各地投資商們創業與發展的新領域與新平臺;同時,體育小鎮作為特色小鎮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在順利搭上體育產業迅速發展“順風車”之際,體育小鎮也成為特色小鎮現在與未來投資與建設的新寵。本文擬對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進行研究,并借鑒國內外部分運營成功的典范與經驗,結合我國當今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實情需要,最后提出相應的策略。
《通知》指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加上國家最近幾年相繼出臺一系列扶持體育產業政策的進一步落實,體育特色小鎮得到了特色小鎮和體育產業雙重利好政策的積極推動,進一步表明體育小鎮在我國行業領域極富有發展前景。浙江、江蘇、河北等多個省市以及部分地區都相繼推出支持培育體育小鎮的配套政策,從以上國家和地方所出臺的政策來看,體育特色小鎮的建設深受國家和地方的重視。
如今,正值我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發展的大好時機,公眾參與體育消費的形式也逐漸由“小眾化”到“大眾化”、“單一化”到“多元化”、“重競技”到“重體驗”的轉變升級。過去所謂的“付費運動”也逐漸流行并風靡全國,過去人們參與體育消費僅局限于本體范疇而現在公眾則更多關注于休閑娛樂與醫療養生保健等其他非體范疇內的消費,過去人們都比較注重投身于體育競技之中而現在人們則更加熱愛注重體驗感受的休閑體育。而體育特色小鎮的興建剛好符合當今我國體育消費形式的現實需要,以體育健康為打造特色,以健身休閑、運動體驗、體育賽事以及旅游和文化展示等功能為建造的宗旨,注重消費者個性化、品質化和專業化的多元體育消費需求,產業屬性鮮明、體育內容豐富、文化內涵豐富。
隨著國內體育產業飛速發展新紀元的來臨,體育產業也成為我國健康產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構成部分,加上國家46號文件與“健康中國2030”計劃雙重利好政策的刺激,社會各類資本紛紛投入到這塊“大蛋糕”之中[1]。健康休閑業首當其沖成為他們投資與關注的重點行業領域,致使體育產業不斷與旅游、互聯網、健康、文化以及地產等其他元素深度融合,“體育”+“旅游”也成為撬動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的契機。相關研究表明體育旅游在國內旅游產業中潛力巨大,未來體育特色小鎮在我國體育經濟當中將占據較高份額。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體育特色小鎮可以通過創新運營方式來彌補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弊端,突出產業特色,圍繞“體育+”模式來培育相應業態,立足中心產業經濟發展并積極帶動片區發展,進一步為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注入活力[2]。
如今城鄉二元結構的問題依然存在,雖然我國城鎮化進程在不斷加快且鄉鎮建設也在不斷完善,但是小城鎮地區與大城市相比在頂級資源的配置上還是處于劣勢地位。具體表現在許多小城鎮在環境質量、土地空間和房價等方面擁有比較優勢,但是卻因距離市中心較遠且交通不便等原因而導致許多大型企業公司不愿選址于此,造成許多可利用資源無法得到充分的開發與利用。而當今許多中心城市經過集聚發展,已經出現了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擁擠、土地租金偏高等“大城市病”日益凸顯,過去所占有的優勢已經大打折扣。此外,國外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高端產業并非全都集中在大城市,高端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對居住環境的需求是多元化的,這是經濟水平和城鎮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結果[3]。體育小鎮則以體育為特色,選址一般都位于城郊結合部,可以充分利用城鄉之間的資源優勢,一方面可以帶動周邊鄉鎮經濟發展,另外又可以有效減輕當地“大城市病”的進一步加劇。
2.1.1 “戶外運動類”體育小鎮
“戶外運動類”特色小鎮往往都擁有豐富的山林河流資源且周圍環境質量較優,經營業務主要以登山、徒步、騎行、野外露宿以及探險等其他戶外休閑運動為主,此類項目富有很大的探險性、刺激性,偏重顧客體驗式消費。如莫干山“裸心”小鎮、青海龍羊峽小鎮以及寧海戶外運動小鎮[4]。其中莫干山“裸心”小鎮以戶外運動休閑、騎行文化等作為小鎮主導特色,未來將打造成集戶外運動賽事、山地訓練、體育文化展示和體育用品研發為一體的特色基地;青海龍羊峽小鎮作為“國家體育旅游精品景區”之一,龍羊峽小鎮充分利用自身在地質和河流方面的先天優勢,先后成功舉辦了環湖騎行、國際射箭和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促使當地體育事業的發展得到空前繁榮;寧海戶外運動小鎮則以錢塘觀潮景區為依托,打造以“馬拉松運動”為主體核心的特色小鎮,同時兼顧定向、拓展、徒步和自行車等相關項目,最終探索出了一條以“休閑運動”+“旅游”的良性發展模式。
2.1.2 “足球運動類”體育小鎮
“足球運動類”特色小鎮主要以足球運動為主導,集足球培訓、場地承包與出租、足球文化產品等相關業態為一體的產業鏈,此類項目富有很大的探險性、刺激性,偏重顧客體驗式消費。如北京槐房國際足球小鎮、廣東恒大足球小鎮、南京蘇寧足球小鎮等。北京槐房國際足球小鎮充分利用綠化隔離用地和部分廢舊廠房,以“大眾體育、足球競技、體育休閑、生態節能”為總體的建設目標,在適合開展戶外足球的季節積極進行競技賽事活動的經營,在冬季則主要開展冰雪運動項目以此來實現較高的場地利用率。廣東恒大足球小鎮以現有足球訓練基地資源為依托,充分利用清遠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以促進足球和旅游融合發展為主要理念,進一步提升清遠國際化旅游的知名度。南京蘇寧足球小鎮在建設之初就得到蘇寧集團的高度支持與合作,這樣就可以較好地解決資金與后期運管管理問題,未來將打造成為南京市獨一無二的“互聯網+體育+文化”的特色區域。
2.2.1 “體育旅游類”體育小鎮
新西蘭皇后鎮坐落于新西蘭東南部,靠近南阿爾卑斯山與瓦卡蒂普湖北岸,擁有較好的山水資源優勢;其發展特色主要以綜合性體育運動旅游為主,戶外專業運動聚集于此,每年都可以順利地接待成千上萬的游客來自于全國各地,冠有“新西蘭最著名的戶外活動天堂”的美譽。沙木尼體育旅游小鎮坐落于法國中部,位于阿爾卑斯山主峰,屬于本國高度最高的鎮之一也是現代登山運動的歷史發源地;發展特色以現代登山運動為主打運動項目,并修建了一批國家高山滑雪登山培訓基地、醫學研究所和軍校,如今已經打造成現代國際一流的登山運動圣地。
2.2.2 “體育用品類”體育小鎮
赫爾佐根赫若拉赫(Herzogenaurach)位于德國赫西施塔特縣,是全球體育用品公司(阿迪達斯、彪馬)總部所在之地,交通便捷、手工業發達;如今已經成為了奧運賽事或體育零售商穩定的合作伙伴,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上萬個就業崗位和發展機遇。日本的東京都是體育品牌尤尼克斯(YONEX)的總部,是一家專營體育用品的制造商,主要涉及羽毛球和網球業務的經營;其中其羽毛球產品借助本國良好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優勢,又迎合世界羽球健身市場的現實需求,一直處于行業中名副其實的國際地位,業內品牌效應顯著,東京都已經成為國際頂尖羽球器械和服裝生產的原產地。
體育特色小鎮作為體育產業未來發展的又一物質載體,鼓勵發展體育特色小鎮對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體育特色小鎮的規劃與建設應結合“體育+”的發展戰略,如體育+文化、體育+旅游、體育+互聯網等等,以此來形成多種特色產業融合有機發展方式;此類方式應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生態和富有特色的人文條件,以此來構建一條既符合自身當前發展也順應未來飛速發展的思路需求;同時要充分挖掘其社會體育功能,最終使其打造成為集聚多方資源的重要平臺。
未來國家與地方應不斷完善涉及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規模、融資渠道與以及未來發展走向等幾個方面的政策紅利,而且需要加大對執行情況的監督與落實。PPP模式作為政府進行基礎建設項目的主要合作模式,同樣也適用于體育特色小鎮行業;政府部門應進一步放開體育特色小鎮的經營權,做到“企業主體,政府服務”以此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行業運營的積極性,最終為“雙贏”局面的早日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建議政府機構可以選擇行業發展環境比較完善的地區來進行體育特色小鎮的試點實踐工作。比如,浙江省體育產業經濟發達且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在此條件下可以建設一批體育運動類和體育用品類的體育特色小鎮;莫干山“裸心”小鎮、桐廬足球小鎮、建德航空小鎮、銀湖智慧體育產業基地、諸暨大唐襪藝小鎮。浙江省作為我國體育特色小鎮著手最早的省份,將來可以進一步在不同的市、縣設立示范小鎮,并要善于總結成功的經驗與方法,為全國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提供實踐依據。
雖然當今體育特色小鎮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倡導與實踐當中,但就全國范圍來看,體育特色小鎮開發建設成功的典范還是較缺少;這就要求體育特色小鎮在建設與運營當中務必要敢于創新,做到戰略上因勢利導,做到戰術上因地制宜;在沒有成熟先例可以借鑒的前提下,應早日研究與摸索出一套符合實際行業標準與規則,給未來體育特色小鎮制定一個富有發展前景的目標。
[1] 周龍,曾長樂.淺談云南省體育產業未來發展的規劃與構想[J].運動精品,2017(1):70-72.
[2] 程亮亮.關于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的研究[J].才智,2015(14):29-30.
[3]http://www.sohu.com/a/139952829_167948/html/2017-05/12/node_19.
[4] 陳磊.國內外體育特色小鎮建設啟示——以湖北省為例[J].湖北體育科技,2017(6):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