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海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南陽 473009)
古往今來,體育在社會人文交流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戰國投壺戲酒建立交際關系、宋代高俅蹴鞠獲得高官權位、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乒乓外交”更是功勛、2008年北京“人文奧運”讓世界了解了中國。體育交流是人文交流中全球化要求最高的交流,因為它包含了國際規則、世界語言、多元文化、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在當前科技文化多元發展背景下,社會創新發展更需要人文交流,以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傳播。河南地處我國內陸“一帶一路”發展中心省份,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體育人文資源,發展體育人文交流對“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河南省地處中原,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文化悠久,有56個民族,曾經長期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前后有二十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是中華民族文化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1]。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的文化資源給體育文化奠定了基礎,當前無論是競技體育比賽、民族傳統體育還是體育文化交流活動,都開展的如火如荼。以少林和太極文化為代表的河南體育文化已發展成為我國品牌體育文化。每年少林武術文化節、太極拳文化節吸引著數萬計國際友人來河南參加、參觀比賽,促進了體育文化傳播發展、人文交流,推動了河南發展。
2.1.1 競技運動會
競技運動會是競技體育運動發展傳播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宣傳體育文化、推動競技運動技術發展、提高體育文化認知和推動全民健身工程建設的重要舉措。每年各地區舉辦的各類綜合性運動會、競技運動比賽。像:省運動會、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城市運動會、大學生運動會等等。通過舉辦競技運動會,在運動員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促進各地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發展。
2.1.2 單項競技比賽
單項體育競技比賽由于其比賽的專一性,競技技術要求高,比賽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大,對該運動項目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促進單項體育文化的繁榮發展。像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鄭開國際馬拉松賽、安陽國際航空運動文化旅游節、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信陽自行車賽等。
2.1.3 單項體育聯賽
單項體育聯賽項目循環比賽,因比賽持續的時間長,有利于商業化、市場化操作,比賽運營機制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對項目體育人文交流、地方經濟發展影響比較大。像:CBA(中國籃球職業聯賽)、SCL(中國足球超級聯賽)。
2.2.1 體育文化交流會
體育文化交流活動對體育文化的發展傳播起到重要作用,通過體育專業競技技術研討會,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聚集一堂對領域理論知識進行討論和論證,推動體育文化創新發展,進而帶動實踐技術改革,促進競技技術提高,同時通過體育文化活動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經濟發展。2014年10月19日,第十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在登封嵩山少林寺開幕,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1800多名運動員來切磋武藝、交流心得,20日在鄭州大學體育學院舉行主題為“少林武術的傳承與弘揚”論文報告會[2],既促進了人文交流也繁榮了體育文化發展。
2.2.2 體育文化期刊雜志
河南省各高等教育學校學報都有相關體育文化板塊,刊登體育方面的研究文章,繁榮了體育文化,促進了體育文化的傳播發展。雜志《少林與太極》是專門研究武術理論的期刊,尤其是在少林和太極研究方面,居全國領先地位,促進了少林和太極文化的全國發展。
2.2.3 體育影視作品
體育影視節目是體育文化在新媒體宣傳發展的重要渠道。隨著數字信息傳播時代發展,“互聯網+”的推廣,給體育文化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體育影視制作、體育題材影視作品開發、體育賽事直播和轉播等等,既傳播了體育文化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尤其是世界范圍內的體育賽事直播,對體育項目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讓人們在陶冶情操、欣賞體育賽事愉悅身心的同時提升體育文化品位、增強體育文化知識、帶動體育消費的產生、發展。電視表演節目《武林風》是河南武術產業開發的典型代表作。《武林風》是河南衛視于2004年推出的一檔以武術搏擊比賽為主題,融武術、競技、娛樂于一體的高端欄目,是中國武術欄目第一品牌、中國搏擊標志性節目;目前少林功夫已成為頗具影響力的影視題材,圍繞少林功夫拍攝的各類影視作品300多部,投資3.5億元開發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項目《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已成為登封文化體育品牌。2.3體育技能培訓表演
2.3.1 武術培訓學校
武術傳播教育專指各級各類武術學校,武術研修院,通過具體的民族傳統武術學習來傳承體育文化。自古武林中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是少林拳、陳氏太極拳、形意拳、萇家拳四大拳派的發源地。目前全國129個武術拳種中,在河南省比較流行的就有40余種[3]。登封現有武術院校48所,國內外學員10萬余人,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1000多家武術分支機構,以少林功夫為代表的中國功夫與孔子學院開展少林武術研修工作,為全球 84個國家282所孔子學院輸送少林功夫教習人才,增強了我國文化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促進了河南體育人文交流、創新了體育文化發展、延續了體育精神。
2.3.2 特色體育項目培訓表演
少林寺武僧表演團是少林寺為弘揚少林功夫組建起來最專業的武術表演團體。具備各種表演高規格武術藝術現場展示能力,少林寺武僧表演團把武術與情節表演、體育與舞蹈藝術相結合、功夫與雜技通過武術劇目形式向人們演繹少林功夫的精深內涵,從而達到宣傳弘揚少林文化的最終目的。主要承接國內外各種少林功夫表演及舞臺劇、國際教學、文化交流、長期合作全國各大旅游景點大型實景演出宣傳、文化廟會等簽約演出活動,少林武僧表演團享譽華夏,名揚海內外。
河南雜技培訓教育表演,以傳授體育相關的雜技技術學習,學成后進行雜技文化傳播與技術表演。周口雜技歷史悠久,是全國唯一的市級“中國雜技之鄉”。據史志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周口就有眾多民間藝人以雜耍技藝謀生。每年淮陽縣太昊陵古廟會就是雜技大展演的舞臺,濃厚的雜技藝術氛圍,催生了眾多雜技戶、雜技村、雜技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有專業雜技團體100多個,業余雜技團體201個,從業人員近15000人[4]。
體育發展傳播離不開人,尤其是傳統體育項目,需要專業人才繼承發展。為了促進體育文化繁榮發展,需要項目傳承人肩負起項目發展重任,就需要對掌握體育技能和專業文化的人才進行對換交流、培養學習,促進共同發展。
體育人文交流最重要作用就是其文化傳播。不論從有形的體育實體產品到無形的體育文化傳播服務,還是到體育休閑娛樂活動,文化傳播屬性始終充當著重要角色,記載著體育文化的產生、發展、演變、創新等,傳遞著科學知識和文字信息,傳承著體育文化產業的精髓。體育人文交流發展過程中,傳播著體育文化知識,豐富著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太極拳是中華武術苑中的奇葩,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以剛柔并濟為特征,以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為主旨,現已推廣到五大洲,成為上億民眾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使中國武術步入了更高的文化境界。
體育人文交流促進了體育產業發展。人們積極參與體育文化交流和體育運動鍛煉,帶動相關餐飲、住宿、交通、娛樂、購物等行業發展,進而帶動體育產業發展。
“體育搭臺,經貿唱戲”,這是體育產業發展最初、最直接的有效方式。利用體育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相關附屬產業經濟發展,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產業鏈發展模式。在《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力爭到2020年,全省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體育骨干企業或企業集團,建設一批集聚效應明顯的體育產業基地和項目,打造一批知名體育品牌和中原特色體育產業,全省體育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建立結構合理、供給豐富、消費活躍、富有特色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產業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5]。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普及,人們隨時隨地可以利用網絡進行知識學習和信息捕捉。為了增加河南省體育文化的交流發展,需要對河南省體育文化進行品牌提升和網絡信息推廣,讓更多的人群了解掌握河南體育文化。開發體育文化網絡信息智能推送,依據地址位置推送、大數據篩選經常瀏覽體育信息人群推送、青少年學生推送、參加相關體育活動人群推送等等。多渠道、多維度推送河南省體育文化綜合信息,促進體育文化發展傳播。
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人民群眾多樣化體育運動和旅游休閑需求日益增長,體育旅游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挖掘我省體育旅游資源優勢,推進旅游與體育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壯大體育旅游企業,構建我省體育旅游產業體系和品牌,像漂流、滑雪、龍舟、滑翔、登山等。把體育旅游培育成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在促進體育文化交流的同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身運動和旅游休閑需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健康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加強河南省體育人才培養。輸入河南體育文化愛好者,輸出河南體育文化人才對外進行傳播交流,促進河南省體育文化的繁榮發展。尤其要利用“一帶一路”的發展態勢,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城市中河南省體育文化和人才的交流發展,促進共同繁榮。
挖掘河南省悠久的體育歷史文化資源結合當代體育和文化元素,創新發展體育文化,促進體育人文交流的現代化發展。隨著健康養生生活理念的逐漸興起,以少林養生學會為依托,深入挖掘少林功夫中的養生文化、養生功夫、推拿保健和太極拳中的健身氣功、八段錦等優秀傳統體育文化,進行現代化創新發展,推動傳統體育文化精髓的創新發展和傳播交流。
中原經濟區的成立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提出給河南省體育人文交流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做大做強體育人文交流是時代發展、社會需求,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展階段的產物,是國家繁榮、昌盛、富裕的象征。目前,河南省體育人文交流形式主要有體育競技比賽、體育文化交流、體育技能培訓表演三大類;通過體育人文交流促進了人才交流、文化傳播、產業發展、經濟增長;下一步將從網絡信息推送、體育旅游開發、人才隊伍建設、體育文化創新發展等方面加強“一帶一路”發展中河南體育人文交流融合力度,促進河南省體育人文交流又好又快地發展。
[1]朱宗海.河南省民俗體育文化資源的現狀調查[J].當代體育科技,2015(2).
[2] 2014第十屆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在少林寺開幕[EB/OL].http://www.cnrencai.com/zhichangzixun/97826.html.
[3]朱宗海.中原體育文化產業初探[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5(9).
[4]http://baike.sogou.com/v7767013.htm.雜技之鄉.
[5]《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R].河南省體育局,2017.
[6] 河南省體育局網[EB/OL].http://www.henantiyu.com/?catid=29&id=8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