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峰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下古村中學,276422)
激勵性評價讓學生愛上耐久跑
于松峰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下古村中學,276422)
在此激勵性評價中,所有學生均設定基礎分為50分。
1.初測排名。不告知學生測試的目的,對學生進行一次耐久跑初測,然后按班級排定名次(可男女分開實施),將本次排名作為本月或本學期的評價參考。
2.追趕挑戰。在下次耐久跑測試或耐久跑練習中,除了排名前1/3的學生之外,其他學生完成追趕前1名的挑戰,即加5分;完成追趕前2名的挑戰,加10分,以此類推,沒有完成挑戰任務的學生不加分;沒有被其他學生趕超的學生,加2分。前1/3的學生,沒有被趕超的學生加3分,能趕超前面學生的每趕超1名加6分。
只追前1名,目標近在眼前,學生只要努力趕一趕,挑戰就能完成,學生容易品嘗到成功的“甘甜”,便于調動全體學生的練習積極性。這一激勵性評價長期實施,學校或班級就會形成你追我趕、奮力趕超的氛圍,學生的耐久跑水平就會得到持續提升。
在此激勵性評價中,所有學生均設定基礎分為50分。
1.基本加分。以1節耐久跑練習課為例,在250m的跑道上設立5個等距離標志點,將整個跑道分成5個50m,每個標志點上放上1個圓錐桶或小墊子,便于學生觀察和計算自己跑的距離。教師安排6分鐘練習,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跑的速度,可跟跑、領跑、結伴跑,但跑的距離最短不低于900m,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練習的即加10分。
2.加時奪分。6min練習結束后,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1min、1.5min、2min、2.5min等時間不定的加時跑;對應的最短距離為120m、170m、220m、270m。每分鐘加4分(0.5min加2分),上不封頂。
這一評價,學生自主選擇,多了一份自由空間,降低了學生對耐久跑的抵觸,再加上上不封頂的加分,便于調動所有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1個月或1個學期內,所有的加分累計不折合,再加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得分為耐久跑練習的總得分。排定名次后,年級前20%的學生為“校級長跑明星”,班級前20%的學生為“班級長跑明星”;年級再向下取20%的學生為“校級長跑希望星”,班級再向下取20%的學生為“班級長跑希望星”;然后再向下取年級20%的學生為“校級長跑達人”,取班級20%的學生為“班級長跑達人”。獎勵的受眾面廣,并且是不同的榮譽稱號,利于調動全體學生參與耐久跑的積極性。
每月總結或每學期總結后,利用大課間或全校、年級等集會期間,隆重頒獎。獎品為加蓋公章的獎狀,經費允許的條件下還可以獎勵日記本或中性筆等小獎品。
激勵性評價和獎品的“誘惑”,激發了學生練習的興趣,使學生從中感受到了練習的快樂,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逐漸喜歡上耐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