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兵 (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兵房小學,226412)
小優化,大成效
——革新集體備課,助推教師快速成長
戎兵 (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兵房小學,226412)
體育備課是引領業務學習與教學創新的陣地,是教師資源之間共享、互補的橋梁和紐帶;是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充分發揮“幫、扶”功能,助推年輕教師快速成長的平臺;是年輕教師“借智補智,借力使力”,精心雕琢、精益求精提高教學設計與教學能力的舞臺。體育備課組應對集體備課進行小革新,優化集體備課形式,夯實集體備課的過程,強化集體備課互補功能,把課備深、備透、備活,促進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
備課組應根據課程標準、學校教學計劃、場地、器材、師資情況,進行整體布局,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好學年、學期、大單元、小單元的教材,并詳細羅列出大課元、小單元集體備課的主備人和輔備人,統一思想、明確分工、明晰任務、做好準備。集體備課中要做到進度、要求、內容、重難點、負荷、測評的“六統一”;做到制度、人員、時間、內容、程序、效果的“六保證”。集體備課中對年輕教師的教案重規范,要求詳案;有5年工作經驗的教師可以只提供簡案,但要重創新;二十年以上教齡的老教師可免寫教案,但要重寫教學反思,以此幫助不同教師總結經驗、積累經驗,這樣革新集體備課制度,既充分發揮教師參與集體備課的主觀能動性,又提高集體備課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既充分發展老教師的幫扶作用,又充分調動年輕教師參與集體備課活動的主動性,不斷提升年輕教師的業務能力,實現集體備課參與者多方受益共贏的綜合功能。
不同教師以輪流坐莊的形式擔任單元集體備課的主備人和輔備課人,在搭配上革新為自愿組合與指定搭配相結合的形式,通過優劣組合、新老結合,以老帶新、以老促新,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幫帶作用。優秀教師或老教師每學期擔當一次主備課人,年輕教師每學期應承擔兩次或三次主備任務,以利于年輕教師盡快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年輕教師要積極、主動參與集體備課的備課、研課、磨課等,不恥下問、虛心請教;主動請優秀教師對自己的備課教案及課堂教學進行望、聞、診、切的教學會診,通過效法、借鑒優秀教師或老教師的教學經驗,結合自己特長,勤學、勤問、勤思、精益求精、潛心鉆研教、學、練、糾、賽、考、評等方法、手段的科學性、嚴謹性,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教研組長既要注重全體教師備課能力與教學能力的提升,更要重點抓年輕教師備課能力與教學水平的快速提升,重點培養年輕教師要善于學習和借鑒集體備課中對教材和教學內容的主輔搭配、開發拓展;通過教研組成員的集體智慧快速、準確地把準教材的重難點,把握教學的銜接點,既加強對單元教材的全面掌握,也要把控好難點的突破,對重點、難點實施針對性的攻堅克難,各個擊破,以點帶面,最終實現整體突破,提高集體備課的針對性和攻堅性。
備課前的個人鉆研要求年輕教師要關注學生、摸清學情,做到明確目標、要求、重點、難點、疑點、銜接點、易錯點、糾錯點、切入點的“九明確”;做到精心制訂教學計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精心選擇教學方法,精心設計組織教學的“四精心”;認真鉆研,提出自己個性化的教案,與大家共同學習、探討,對自己個體備課中的疑問、疑難要勇于提出,請大家對自己的教案進行集體會診,幫助自己排解困難。
集體備課中應緊扣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需要,針對教材的橫縱關系、前后聯系、教材搭配等,結合教材及輔助教材的廣度、難度、跨度、深度、進度;突出教、學、練、賽、糾、評、戲的優劣性、完整性、系統性、針對性、差異性等并進行集體攻關,依托群體智慧進行釋疑解惑,通過商討、切磋、創新使教學方案最佳化、教學過程最優化,快速、高效地提高年輕教師的業務水平。
每一次集體備課后教案的完善與優化程度需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加以驗證。備課組要加強過程監督,要組織教師有針對性、重點性地進行磨課、看課、評課、議課,指導主備教師和輔備教師要重點跟蹤集體備課教案及教學反饋的優缺點、改進點、創新點,以便為組織教師進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備課或多輪備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年輕教師更要積極參與對集體備課教案的修改及課后教學的重點跟進及改進工作,并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欠缺地方進行磨課、看課、研課,積極與其他教師進行全面、深入的交流與探討。整個過程中,每一位參與者要共同反思,激發靈感,取長補短,不斷改進、優化教學,特別是要幫助年輕教師盡快提高教學水平。
體育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動態性、差異性,再好的教學設計也并不一定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面對每一次集體備課教案及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全體教師圍繞教案及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議、諫;在共同探討中,不斷修正、優化、改進與完善原有教案的方法、手段、教學組織等,使教案內容更加充實、完善,使集體備課真正凝結集體智慧,體現真實的集體成果。集體備課中允許教師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從多輪備課中學習別人優點,借鑒別人的長處,鼓勵教師加入自己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手段、組織措施,通過對比、吸收、改進、創新,創新性的完善和優化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針對性地實施多樣化、個性化教學嘗試,既為集體備課提供多種創新思路,更為校本化備課積累更多的備課資源;既提高教師個體的備課能力,更提高教研組的整體水平,實現多輪修改的雙贏效果。
深入交流,才能取長補短;及時反思,才能揚長避短,年輕教師應靈敏捕捉集體備課和課堂教學中疑難、疑惑,及時記錄、整理下來,事后及時與師傅、優秀教師進行回顧、診斷、分析、歸納、梳理、提煉,為集體備課挖掘交流、學習、反思的備課資源,提供給大家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年輕教師要勇于交流,善于交流,積極、主動地通過多輪集體備課,充分利用團隊智慧,借鑒、吸收高效、安全的教學方法、手段去突破重點、難點,強化對個體教案及課堂教學的精雕細刻,如教學設計是否切合實際、教學方法是否解決現實問題、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年輕教師要善于總結自己教學的得失,及時反思,巧妙借鑒別人教學過程中的長處及汲取別人教學中的教訓,不斷完善教案,設計出最優化、更科學、合理的施教方案;提高集體備課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教學設計與教學中的被動性、盲目性,提高教學預設與教學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達到在交流中提高,在對話中成長的“雙贏”目標。
對集體備課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時,應以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在集體研討時,發表有個性的見解,積極把集體備課的建議創造性地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為標準來進行綜合評價。特別是對年輕教師的評價,既要評優點,也要多講不足,更要科學歸因,讓其真正理解“為什么做”,感悟出“怎么做”,達到“評一課、促多人、帶一科”的目的,幫助年輕教師更好、更快地提升課堂教學能力。
集體備課要達到在備課中培養、提高;在評課中指導、提高;在切磋課藝中診斷、提高的“三提高”效果。年輕教師要善于從自己最需要的地方入手,針對性地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練、賽中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教學游戲的運用、教學提問、教學示范、教學展示、教學幫助與保護、集體糾正與個別輔導、教學節奏、量與強度、教學應急、教學過渡、學練效果、思想教育、行為修養等方面長處與優點,更要善于通過集體備課平臺,從集體的評、議、諫、糾的過程中學習、借鑒,化解自己在課堂教學的困惑、困難,不斷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1]徐繼鋒.當前體育集體備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探究.[J].中國學校體育,2009.(11):94.
[2]趙兵.青年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策略談.[J].中國學校體育,2008(7):73.
[3]徐建平.課程領導力的著力點—加強備課組建設.[J].上海教育,2007(2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