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體育教學》選題指南(下半年)
第8期:運動技能的掌握,還是課堂愉悅氣氛的形成——論體育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重點
運動技能學習是體育教學的重點,但若學生在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不愿學、被動地學、機械地學、學而不樂,那么體育教學質量提高也是空談。如何處理好運動技術學習與調動學習興趣之間的關系?
第9期:如何提高60人以上班級的體育課教學質量?
“小班化教學”要在現階段的中國進行推廣還為時過早,因為中國的體育教師還大量缺編;在通常情況下教學行政班人數較多,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對60人以上班級,如何進行有效的組織與管理、教學與評價,而不至于成放羊狀態。
第10期:初中體育課教學質量——初中畢業考試的項目設置和操作方法
目前初中畢業體育考試項目設置的選擇性在增加,但在操作方法上學生卻過早地進行了選擇,影響了初中體育教學計劃的實施,偏離了初中體育課程的基礎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如何對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的項目進行有效設置,對操作方法進行有效改革,可保障初中課程順利進行,破解“考什么練什么”的魔咒。
第11期:影響體育課教學質量的運動負荷科學性問題
體育課一味追求過大的運動負荷,必將淡化運動技術教學,也會損害學生健康,影響學校正常教學。建議提倡適宜的運動負荷,那么,什么才是體育課適宜的運動負荷?運動負荷的科學性問題值得研究。
第12期:如何落實健康教育質量——體育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路徑
21世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已頒布十五年,“體育”一詞也改為“體育與健康”,其中“健康教育”應是體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也有一些中小學開展體育健康教育的前期研究,但不同于室內教學的健康教育依然較為含糊,因此,在當下“大健康”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小學健康教育的意義、價值、內容、歸屬、路徑、方法、評價等問題仍是體育教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
第8期
1.教學設計主題類:小學,水平一:排球游戲活動方法。水平二:排球墊球方法。水平三:排球墊球、傳球(加組合技術)活動方法。水平四:排球(技術運用)。水平五:排球基本技戰術配合。
2.案例片斷分析類:排球教學內容準備部分片斷展示。片斷用設計標準格式,分析設計意圖,教學組織重難點,主教材銜接的關節點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課異構主題內容:排球——墊球。
4.各水平段籃球運球單元計劃設計范例,主要闡述各課時的主要教學方法和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單元課時數據,確定一個單元實際的課時量。
第9期
1.教學設計主題類:小學,水平一、水平二:多種形式的支撐與懸垂游戲,多種形式的攀爬活動方法。水平三:單杠簡單技術及組合方法。水平四:單杠技術及運用、支撐跳越技術及運用。水平五:雙杠支撐前擺向內轉體180°下。
2.案例片斷分析類:器械體操教學內容準備部分片斷展示。片斷用設計標準格式,分析設計意圖,教學組織重難點,主教材銜接的關節點分析。
3.各水平段器械體操單元計劃設計范例,主要闡述各課時的主要教學方法和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單元課時數據,確定一個單元實際的課時量。
第10期
1.教學設計主題類:小學,水平一:小籃球多種形式的拍球游戲,綜合游戲。水平二:籃球多種形式的運球活動方法。水平三:籃球運球+傳球、運球+投籃。水平五:籃球技戰術配合。
2.案例片斷分析類:籃球專項體能:跳躍教學內容準備部分片斷展示。片斷用設計標準格式,分析設計意圖,教學組織重難點,主教材銜接的關節點分析。
3.各水平段籃球內容單元計劃設計范例,主要闡述各課時的主要教學方法和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單元課時數據,確定一個單元實際的課時量。
第11期
1.教學設計主題類:小學,水平一:多種形式的走、跑方法和游戲。水平二:基本的跑的活動方法。水平三、水平四:快速跑、障礙跑。水平五:耐久跑、途中跑。
2.案例片斷分析類:跑類教學內容準備部分片斷展示。片斷用設計標準格式,分析設計意圖,對教學組織重難點,主教材銜接的關節點進行分析。
3.水平三、水平四同課異構主題內容:快速跑;彎道跑。
4.各水平段跑類內容單元計劃設計范例,主要闡述各課時的主要教學方法和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單元課時數據,確定一個單元實際的課時量。
第12期
1.教學設計主題類:小學,水平一:多種形式的拋接(拋踢)游戲。水平二:足球形式的運球活動方法。水平三:足球運球+傳球(射門)活動方法。水平四:足球運球技術及運用,組合技術與簡單戰術及運用。水平五:足球基本技戰術配合。
2.案例片斷分析類:足球教學內容“課課練”片斷展示。片斷用設計標準格式,分析設計意圖,教學組織重難點,主教材運動技能銜接的關節點分析。
3.各水平段足球傳接球單元計劃設計范例,主要闡述各課時的主要教學方法和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分析原始的單元課時數據,確定一個單元實際的課時量。
4.2017年經典案例展示。
選題1:新學期,區域、學校或個人等層面教研計劃的制訂
在充分了解區域、學校、師生需求、教學現狀及上級文件要求(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等)、結合季節特點(冬季三項賽、長跑等)的基礎上制訂出新學期區域、學校或個人的教研活動計劃,包括教研團隊及個人自身發展的計劃,要凸顯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實用性和操作性等特點。
選題2:基于新學期教研計劃談教研過程的進展情況
(1)以問題為突破口,談有效的解決策略或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提出爭鳴或向專家求助的文題等。
(2)以具體教研活動為抓手談教研過程中的得、失、補、體驗、感悟、建議、啟示、借鑒等。
(3)針對教研實際從做中入手、從思中拓展、從小中見大的原則,談教研計劃逐步落實的脈絡、做法、效果等,凸顯真、細、實、效的特點。
選題3:基于新學期教研計劃談教研、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問題、見解、亮點、策略等
(1)結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可用典型案例的形式呈現,談如何通過教研活動的形式進行分析、探究、解決的。
(2)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如何改變、適應、跟進、提升的。
(3)從實踐的視角談如何應對、反思、改進教研策略的等。
選題4:新形勢下開展教研的思路、途徑、建議等
(1)在立德樹人、健康中國、核心素養的背景下,貼近自身的教研的立足點在哪?
(2)怎樣通過多方位、多角度、多層面的途徑落實教研計劃。
(3)有哪些途徑能夠促進教研持續、高效的發展,同時也可以結合年度計劃、方案等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建議或向專家求助、咨詢等。
選題5:梳理、反思、總結這學期的教研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還將做什么
(1)梳理、總結本學期卓有成效、艱辛曲折的教研活動,談教研過程的深刻體悟。
(2)結合具體案例,談教研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
(3)從計劃與實施對接的視角捕捉典型案例,進行反思、比對,提出獨到見解,進行資源共享。
(4)從閱讀本年度《體育教學》雜志“教研園地”欄目文章的視角,談個人學習的反思、體悟及對本欄目的建議或意見。
選題1: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園環境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布局設計,一些地形、地物完全可以為體育教學所用,特別是一個郊區或邊遠的學校,條件更為成熟,如小樹林、小山坡、堅實墻體等,可用來摸高(或爬樹)、投擲(或上下坡跑)、投擲墻(或做攀巖墻)等,都需要我們去發掘利用。
選題2:體育器材和生活物品的利用與開發
眾多的常規體育除自身顯性的使用價值外,還存在一些隱性的拓展功能,也就是一物多用;在琳瑯滿目的生活物品中定有一些為教學所用;每年報廢的體育器材,通過我們的智慧與巧手,讓它們獲得第二次生命,重新成為我們在體育教學中的好伙伴;對廢棄的體育器材、生活物品及其他材料進行創新組合設計,便制作成新器材,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會。
選題3:場地器材的布置和設計
一堂精彩、有效的體育課,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更離不開課前、課中場地器材的合理安排與布置,這樣才會有體育教學有序、有效地開展。
選題4:新器材的介紹
當前,各式各樣的體育器材雖不計其數,但仍有新器材不斷地研發出來,特別是一些適宜在學校體育中開展的新器材,如軟棒、阻力傘、重力球等,我們有必要及時地了解、選擇、運用這樣新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