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勇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德陽 618000)
關于休閑體育納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必然性探討①
鄧勇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德陽 618000)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國的教育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理念,體育課程也無一例外。我國的體育課程曾經提出,要堅持培養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和愛好,讓他們養成喜歡運動并且堅持運動的習慣。但是由于目前我國高校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加上運動意識的淡薄,很少學生能夠持之以恒地進行體育運動鍛煉,更不用說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既受個人的影響,同時也有自己體育鍛煉認知的影響,是由價值觀、興趣愛好以及品質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所影響的。傳統的體育活動給人以疲勞、心理壓力大等印象,而休閑體育一改往日的印象,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多積極、愉快的因素,所以應該將其在校園中推廣,促進學生體質的改善。
休閑體育 高校體育 必然性
該文主要結合休閑體育的概念,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希望對高校體育教學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休閑體育的概念是相對于競技體育而提出的,它是一種新的體育理念,休閑體育,顧名思義,就是民眾在空閑的時間所進行的體育活動,一般都為比較輕松、快樂的體育活動。從休閑體育的概念角度出發,我們就能理解到這種體育活動的主要標識就是對人們身心有益處并且有利于健康的體育運動。現代有很多活動為了滿足這一要求,也在不斷地開發新的運動形式,讓體育具備休閑的功能,民眾們通過對某種運動的觀賞以及嘗試,而達到一種愉悅身心的目的,疏散身心,同時為傳統的體育活動正言,讓別人理解體育也有輕松愉快的一面,從而號召全民一起運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休閑體育的發展。
2.1 向學生灌輸正確的體育認知
在進入大學后,學生們的身體會有不同程度的發育,這就對運動的種類以及時間有著很大的影響性,但心理因素最為重要。在這個時間,教師可以注重對學生體育認知的教育,提高他們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度。我們知道,加強對心血管系統機能有氧耐力的訓練,有利于發展好機體的體能。但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只注重對基本的體能訓練的教學,對于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態度以及認知和興趣的培養,教師一般都敷衍而過。這樣下去,學生對體育鍛煉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端正的態度,教師所教授的基本體能技巧學生大都不會有太大的興趣也不愿意學,并沒有完全掌握,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如果教師在一開始就對學生進行定期的體育認知培養,學生就會有正確的認識,慢慢提升興趣,在體育課上就會有積極性去學習體能技巧,最終有利于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
2.2 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
2.2.1 發動偶像的力量
一般喜歡某種體育鍛煉的同學,在他們喜歡的那項運動中都有著幾個體育明星,那些明星就是他們進行長期運動的一個支撐。比如說喜歡看NBA的同學就對籃球有著很深的感情,像著名的籃球明星姚明、科比等,看著明星們的精彩表現,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有這么好的技術;而很多癡狂于足球明星貝利、馬拉多納的同學,就對足球比較感興趣,在課余時間也愿意花大量的時間去模仿球星的動作,將這些明星視為自己的目標,想著慢慢向明星們靠近,就會很努力地練習。體育教師要善于觀察,抓住學生對體育明星的喜愛進行教學,讓喜歡足球的進行足球練習,組織學生多看一些專業球星比賽,讓學生對技能這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并為之努力。這樣就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帶著熱情參與到體育課堂中。
2.2.2 多進行話語激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傳遞自己的體能知識,其中最應注意的就是趣味性,將語言通俗易懂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且養成體育鍛煉習慣。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體力不足的同學多進行一些話語激勵,比如說,你簡直太棒了;這個動作你做得很到位;嗯,你練習的很認真,等等,激勵學生在失誤中進行鍛煉,堅定他們的信心,從而養成好的習慣。
2.2.3 通過游戲進行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過程不那么枯燥乏味,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進行培訓。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樂趣。學生所學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可以用到的地方,只有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比賽中,讓其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應用,這樣才能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興趣并且發現其中的樂趣,豐富自己的心理和個性。除此之外,還能很好地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良性競爭意識。學校可組織各個年級與班級,在每個學期展開一次體育競賽,根據學生的學習做出適當的調整,例如,可以定期舉行拔河比賽或者跑步接力等活動,但是這種活動,我們必須要注意的就是全民性,應號召學生們積極響應,盡量讓每個班級以及班級中的每位成員都有參與的機會,并設置出前幾名的獎勵,讓學生們更加充滿積極性,參與其中。在準備比賽的時候,要考慮學生們體育運動能力的層次,盡量讓競賽的項目去適應每個差別層次的學生。其中更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應努力激發在體育運動方面沒有較大能力的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他們體會運動的樂趣,并且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除此之外,學校也可舉行一年一度的傳統的籃球比賽、田徑比賽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體育擅長方面和興趣方向,以及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自己參賽的項目,以比賽的形式來促使學校開展體育運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在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體育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教學中,我們最應注意的就是對休閑體育的體現,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感覺到放松和愉悅,從而讓他們對體育活動有更多的好感。教師應具備長遠的眼光,不但要考慮好學生在校期間體育方面的能力表現以及考核評估是否達標,還應該考慮在畢業之后學生是否還有時間來堅持進行體育運動鍛煉,所以,學校應以“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為教育目標,倡導學生要堅持鍛煉,結合有效的教育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理念。
[1]桑孟新.休閑體育納入高校體育教學的必然性分析[J].運動精品:學術版,2014,33(4):24-25,37.
[2]彭彬.休閑體育教育與高校體育教學的整合與發展研究[J].體育師友,2011,34(1):73-75.
[3]王德民.淺談高校體育專業建立實踐基礎教育的必然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16):92.
G807.4
A
2095-2813(2017)04(c)-009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095
鄧勇(1977,1—),男,漢,湖北秭歸人,碩士,講師,從事體育教育教學及休閑運動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