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強 邱芬
(武漢理工大學體育部 湖北武漢 430070)
影響初中大課間團體操實施效果的因素及對策分析
——以鄭州市金水區中學為例
張曉強 邱芬
(武漢理工大學體育部 湖北武漢 430070)
該文以鄭州市金水區中學為調查對象。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實地考察法等科研方法,對這所中學“陽光體育運動”下影響大課間團體操實施效果的因素進行調查分析,了解了該中學“陽光體育運動”下大課間團體操開展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相關部門提供參考,促使該區中學大課間團體操更好地開展。
中學生 大課間團體操 因素 對策
隨著我國國力不斷增強,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在傳統重視學生文化課成績的基礎上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國家教育部根據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在“陽光體育運動”“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背景下中小學大課間蓬勃開展,傳統的課間廣播體操逐漸不適應當前形勢的發展,各個地區和學校在發展大課間中摸索著前進。大課間團體操是大課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調節學生身心發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鄭州市金水區各初中大課間團體操積極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受場地、師資力量、學生運動熱情等因素的影響,大課間團體操的實施并未達到預期效果。
通過對鄭州市金水區中學大課間團體操實施效果的調查分析,總結歸納出影響團體操實施效果的因素,根據現有條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指導金水區中學大課間團體操更好地開展,以期為鄭州市金水區中學大課間團體操的組織實施與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促使金水區中學大課間團體操更好地開展。
該文以鄭州市金水區中學大課間團體操活動的開展現狀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的樣本包括老師、教練、學校領導、學校工作人員、高水平運動員、部分學生,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獲取有關大課間團體操活動的真實情況,并進一步加以分析。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實地考察法,對鄭州市金水區中學實地考察,觀察其大課間團體操、了解其大課間團體操開展狀況。
3.1 鄭州市金水區中學學生參與大課間團體操活動特征分析
3.1.1 態度、動機分析
鄭州市金水區中學學生參加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的態度是積極、樂觀的,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愿意參加團體操活動,只有一少部分學生不愿意、不喜歡參與到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中來。這就需要學校的相關負責人員積極引導、加強監督,使更多的學生體驗到團體操帶來的樂趣。學生們希望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內容更加得豐富多彩,特別是街舞、有氧健身操、花球等形式的團體操。這就需要老師等工作人員在大課間團體操內容設計這塊有所創新,編排出適合學生發展、富有青春氣息的團體操。
3.1.2 對大課間團體操活動的認知程度
學生們對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的認識和活動目的認識還不是很全面,大部分的學生選擇了玩和游戲。為數不多的學生認識到開展大課間的真正意圖和目的是鍛煉身體、改善體質,通過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緩解學習壓力、消除疲勞、增進友誼、提高社會應變能力。所以學校應積極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灌輸,使他們真正認識到大課間團體操的意義。
學生對大課間團體操的了解主要是通過老師講授和網絡,少數學生是通過同學和電視,很少一部分學生通過報刊雜志和俱樂部。這就需要學校老師及工作人員拓寬宣傳渠道,通過不同形式的媒介使學生們更加全面地認識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
3.2 鄭州市金水區中學領導、體育教師對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的態度調查分析
學校大部分領導老師支持大課間團體操活動,還有一部分領導和老師對大課間團體操活動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這就需要部分學校領導和老師轉變思路,積極參與到大課間團體操活動中來。
3.3 鄭州市金水區中學大課間團體操組織管理現狀分析
鄭州市金水區中學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的管理人員主要構成是體育教師、班主任和班級體育骨干。經過實地調查,班主任和體育老師在組織大課間團體操活動中基本上能盡職盡責,班級體育骨干也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班級體育骨干在整體學生中的比例很小,這就需要工作人員積極培養體育骨干,以期更好地發揮榜樣作用。
大多數工作人員沒有認識到體育活動對學生整個身心發展的作用,對體育活動的投入和重視存在誤區。這就需要工作人員積極地反思,積極地認識到體育活動的必要性,使本校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更好地開展。
3.4 鄭州市金水區中學開展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的場地、器材、時間、內容狀況分析
經過實地調查,金水區中學體育場地能基本上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需求。金水區中學大課間活動分為上午和下午,團體操活動安排10min左右的時間,理論上能夠滿足活動特點的需求,但由于組織方式、學生自覺性的問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并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和學生一起努力,提高自覺性和積極性,形成合力把大課間團體操活動搞好。
3.5 影響初中大課間團體操實施效果的因素分析
3.5.1 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
學校領導對大課間團體操的認知、重視程度還不夠全面,所以在支持團體操活動等方面還存在片面的思維。
3.5.2 學生對大課間團體操的認知程度
學生對團體操的認識僅僅局限于老師和網絡,很難全面了解團體操項目,所以對該項目的興趣性、積極性還有待提高。
3.5.3 體育老師自身素質
體育老師的自身素質是影響團體操實施效果特別重要的因素,體育老師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學生們對該項目的興趣。
3.5.4 學生自身原因
由于學生認知、判斷能力的局限性,生理、心理等原因的不同,使團體操活動的開展存在一定的難度。
3.5.5 團體操內容枯燥、形式單一
團體操項目特點是影響學生興趣性的重要因素,體育老師在引進、編排套路時應盡量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
3.5.6 季節問題
雨天、雪天、大風、霧霾等天氣因素影響大課間團體操的開展。
校領導應該提高對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上級部門應多安排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的培訓。體育團體操活動內容符合學生需求、體現以學生為本。加大對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建立科學、合理的大課間團體操體育活動管理和評價機制,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觀念。
鄭州市金水區中學積極響應國家“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開展了一系列的體育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大課間團體操這塊還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體育老師自身的素質、業務能力和學生自身的原因直接影響團體操的開展。對此,老師應積極提高自身素質、業務能力,更好地為團體操活動的開展服務。學生應調整好心態、安排好學習計劃,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學校應堅定不移地認真貫徹國家的方針政策,積極地開展、創新體育活動,使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
[1]陳穎悟,熊百華,劉曉忠.從傳統課間操到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思考[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21(1):28-29.
[2]陳祁罕.對中學課間操現狀的調查分析與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137-139.
[3]孫小亮.哈爾濱市中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4.
G633.96
A
2095-2813(2017)04(c)-010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