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莎莎
(高青縣競技體育運動學校 山東聊城 252800)
淺析青少年柔道運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楊莎莎
(高青縣競技體育運動學校 山東聊城 252800)
青少年運動員是我國競技類體育的儲備后備人才,也是我國競技體育項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競技體育發展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青少年運動員成長發育的時候,通過對他們進行統一科學系統的訓練一定會為他們今后走向競賽場地奪冠打下堅實的基礎。該文簡述了柔道運動,并且從青少年柔道運動存在的問題出發進行分析,提出了青少年柔道運動存在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柔道運動員 原因 措施
柔道運動項目由來已久,并且青少年柔道運動也已經展開,具備成熟的現代教育理論也融合了我國對青少年德制、智制、體制全面發展培養的基本要求,這也有利于我國對柔道運動進行普及推廣研究。
柔道(judo)在日語中是“柔之道”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溫柔的方式,起源于一種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斗的技術,即柔術。柔道贏得比賽就需要把對手摔倒在地,在競技運動中柔道運動的對抗性很強,要掌握技巧,通過技巧來制服對手,并且在奧運會比賽中,只有柔道運動是被允許使用扭脫關節或使用窒息等相關手段來制服對手的。
首先,在我國開設柔道運動課程的學校很少,了解甚微,有的還會存在認為練習柔道一定要身材魁梧高大威猛等這樣的誤區,實則不然。其次,柔道運動在我國也沒有群眾基礎,對柔道運動文化認識了解不夠,更體會不到這項運動的價值所在。再有就是缺少專業的柔道人才,師資力量薄弱,這些都是我國在普通院校無法廣泛開展柔道運動的原因。不過在2009年5月16日,北京科技大學正式成立了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柔道分會,讓更多人的了解柔道運動,并且大力推廣柔道運動項目的文化,努力推廣柔道項目的禮節和技術方面,并且增加柔道的師資培訓,也為國家培養柔道人才奠定夯實基礎。
跟柔道強國相比,我國的青少年柔道運動發展還比較緩慢,主要有幾個方面原因:首先,對柔道運動的認識不夠,甚至還出現誤解,運動員的選材面很小,不少人認為練習柔道要身材魁梧,愿意從事柔道運動的青少年很少。其實專業上來說,柔道運動比賽也是需要按照體重來進行級別劃分,最輕量級是48公斤級,而重量級也是要達到72 kg級以的。其次,在柔道運動中,學生受家長的觀念落后影響,沒有把柔道作為運動來認真對待,而是當成考慮加分的特長,這也讓很多學生受體育明星等奧運光環影響盲目參加,不能長期堅持柔道運動的練習,因為柔道訓練很艱苦,周期很長,非一朝一夕,成功率很低,很多學生都沒能堅持來。
首先,競賽機制不健全。柔道項目比賽很少,我國很多城市都沒有關于青少年柔道運動項目的比賽,而大型的省級比賽一年也只有一次,很多運動員都是因為沒有及時被選招而導致被淘汰,這直接影響了運動員練習的積極性。如果能保證比賽頻率,增加運動員練習的積極性的同時也能讓他們更加希望得到技術上的培訓,從而提高柔道技術水平。其次,保障機制不健全。青少年柔道運動也會受經費和成績獎勵以及教練員培訓等方面的制約。目前我國在柔道運動人才選拔和培養方面都不夠完善,這方面的專業師資力量很薄弱,更缺乏對柔道教練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培訓,同時,教練員的素質也參差不齊。
第一,柔道運動培養周期很長并且技術相對復雜,成功率低淘汰率高,培養一名柔道運動員需6~10年,有的甚至要12年。第二,柔道運動員極易受傷。據調查,柔道項目運動損傷率在運動項目中排第3位,僅次于棒球和排球。
青少年在生長發育期時,骨骼還不是很堅固這樣在訓練中承受的壓力和拉力就比較小,也是受骨質軟的因素影響,很容易彎曲或者變形。素以在這個時期的訓練體系一定要科學合理分析,力量素質訓練還要注意學員的年齡和訓練水平因人而異。也是為了防止超負荷會讓脊柱彎曲,所以也要注意不能在硬地上進行踏跳訓練,如果需要大強度訓練時要有教練員的專門指導并保護,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力量訓練。
要結合柔道專項力量的要求來進行力量訓練,還要與柔道專項技術結構相一致,如:姿勢、發力速度還有動作的方向和幅度等。身體活動的部位不同,所以也要配以相應的動作結構,這樣才能保證各肌肉協調,這樣就要在對抗中配以相應的提拉摔抓抗等力量。平時練習中也可以抓拉布條和橡皮帶,還有爬桿和兩人的對抗抓拉道服等方法。
青少年的力量訓練要采用輕負荷行進動力練習,負重練習多采用行進間練習,逐步增加重量,練習次數能夠重復8到12次以上再增加負荷。可以通過輕負重提拉練習、原地跳、弓箭步交換跳、快速挺舉、快速翻舉以及弓箭步負重走和負重半蹲和深蹲等方法。負重器械后結合徒手跑跳練習來進行過度,這樣可以以訓練學生的快速力量。
很多學生在訓練后會有頭暈惡心嘔吐和睡眠障礙等現象發生,這是由于大腦皮層與抑制過程之間失去均衡而引起的組織和器官機能失調,所以在對青少年柔道運動的機體訓練時,一定要多進行促進體質和智力方面發展的訓練,保證充足的睡眠,通過睡眠盡快恢復體能和精力,勞逸結合,同時,也可以采用物理方法來幫助調整促進消除疲勞,如按摩、局部負壓以及溫水浴等等。訓練強度適中并且合理安排時間,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精力進行訓練和學習,認真做訓練后的整理運動,讓緊張的肌肉慢慢放松至安靜狀態,促進體能恢復。
青少年在生長發育階段身體的各器官功能還不能跟成年人相比,高強度負荷的訓練只會讓運動員短期力量提高,后期訓練會上不去,這樣就會直接導致訓練中斷。所以青少年力量訓練一定要科學合理分析后結合實際,逐步增加,還要充分考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點,綜合考慮結合柔道運動的技術并進行科學分析,這樣也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身體生長發育。通過科學合理的訓練才能為良好的身體素質奠定基礎,這樣才能提高青少年成才率并有效推進柔道競技水平的發展。
[1]金愛晶,王燿光.青少年運動員早期專業化訓練的生問題[J].體育科學,2000(6):11-20.
[2]茍波,陳佩杰,段子才.9~19歲男性青少年身體形態和下肢爆發力的發育特征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1):68-73.
G8
A
2095-2813(2017)08(a)-022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