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生
(山西省拳擊跆拳道運動管理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2)
第31屆奧運會跆拳道技術應用分析①
宋修生
(山西省拳擊跆拳道運動管理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2)
運用觀察法和統計法通過對2016年里約奧運會比賽的技術應用進行統計與分析,發現隨著新規則的修改和電子護具的使用,橫踢技術的使用次數逐年下降,得分率也隨之降低,而高位技術和轉身技術等高難技術的得分率呈上升趨勢,拳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比賽中也呈現出較高得分率。通過對此次比賽的技術統計與分析,總結技戰術發展趨勢,旨在為我國跆拳道項目發展提供理論性參考。
跆拳道 大獎賽 技戰術 應用分析
第31屆奧運會于2016年8月17~21日在里約舉行,中國跆拳道隊獲得了奧運會男女滿額參賽資格,包括了我國男子58 kg級趙帥、男子+80級喬森、女子49 kg級吳靜鈺和女子+67 kg級鄭姝音,通過隨機抽選本次比賽的30場比賽的技術使用情況進行視頻觀察,將得出的數據歸類統計分析,發現其技術發展趨勢,為我國競技跆拳道的發展提供理論性參考。
第31屆奧運會30場比賽的技術應用特點。
通過對第31屆奧運會中30場比賽的視頻資料觀察,進行技術統計與分析。
使用excel軟件將統計所得出的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
通過觀察視頻資料,發現技術使用頻數由多至少依次為為橫踢、推踢、下劈、轉身技術、拳和雙飛,而技術使用的得分率由多至少的排列為下劈、轉身技術、橫踢、雙飛、拳和推踢,橫踢是跆拳道練習中,練習時間最長、次數最多的技術,潛意識的存在在每個運動員的大腦中,頻繁的使用在進攻、迎擊、反擊中,有時可以有組織、有目的的使用該技術,有時則是無意識的應對,因此橫踢技術無疑是每個比賽中,使用次數最多的技術。隨著新規則的修改和電子護具的使用,橫踢技術的使用次數下降,得分率也隨之降低,相對技術的使用次數,得分率由高到低為下劈、轉身技術、橫踢、雙飛、拳、推踢。下劈技術的使用次數雖然排在第三位,但得分率卻高居首位,同樣,轉身技術在使用次數中排第四位,在得分率中屈居第二位,說明大分值的技術雖然使用次數少,但性價比高,得分率高。
1分技術的使用次數占總數的78.6%,仍居首位,3分技術占15.7%,2分技術占4%,4分技術占1.7%。不同分值技術的得分率排序由多至少為3分技術50.3%,4分技術27.6%,1分技術21.4%,2分技術10.5%,可見,頭部的3分仍是技術發展趨勢,在3分技術中,下劈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均高于橫踢,下劈在擊頭技術中占據了主要位置。4分技術居第二位,高難動作不再是男子的專利,后旋踢也更多的出現在女子比賽中,雖然使用次數不多,但效率好,得分率占到該技術使用的27.6%,其次是1分技術,橫踢使用次數最多,得分率卻不是最高,雙飛技術是在空中完成了兩個橫踢動作的交替,相比連擊技術,更省時,連接更緊湊,更具隱蔽性,此次比賽中,使用次數雖說最少,但得分率最高,拳的使用次數也較少,但得分率和橫踢技術相當。推踢技術使用次數在1分技術中,居第二位,但得分率卻最低,推踢技術最初多作為阻擊對手的防守動作,現已成為得分的一種手段。2分技術中,后踢比旋風踢的得分率高,也是在3、4分技術后,得分率最高的技術。可見,2、3、4分技術是今后訓練的重點。
在1分技術的使用中,前橫的反擊高于進攻,其中左腿前橫反擊的出腿次數和得分都是最高;右前橫進攻41次,得4分,得分率高于左前橫反擊;傳統的左式前橫進攻和右后橫反擊得分已不再容易,左右式的前后腿進攻與反擊,已發展的更均衡,右式前、后橫踢的攻反甚至超越了左式。在推踢技術的使用中,后腿使用較少,并無得分。前推踢進攻次數高于阻擊,其中右前推踢的使用高于左前推踢,且得分率高于左前推踢;但阻擊的得分率高于進攻,在阻擊中,左前推踢使用次數高于右前推踢,但右前推踢的得分率高于左前推踢。在雙飛技術的使用中,前雙飛高于后雙飛,攻高于反,只有開式的右前雙飛反擊得了1分,其他狀態并未得分。在拳的使用中,因前拳不易發力,故而沒有前拳的使用,日常生活中右手的使用高于左手,在使用拳的擊打中,右手的后拳也高于左手,并且也是右拳得1分。
在2分轉身技術中,后踢技術的使用次數及得分率均高于旋風踢,左后踢的反擊雖高于進攻,但均未得分,右腿后踢的進攻次數最多,但得分率卻低于右腿后踢反擊。左腿旋風踢進攻和右腿旋風踢反擊出現在比賽中,次數較少,并均未得分。
在3分技術使用及得分中,前橫踢和前下劈的使用和得分都高于后腿,前腿技術動作幅度小、速度快、隱蔽性強,擊打距離長,較易擊打到對手。前下劈進攻是得分的主要手段,而左腿前下劈進攻是重中之重,使用次數40次,得分15分,得分率37.5%;右前下劈進攻36次,得分10分,得分率27.8%;左前下劈反擊27次,得分9分,得分率33.3%,右前下劈反擊19次,得分4分,得分率21%。右后下劈進攻使用13次,得1分,7%得分率。其他狀態無得分。頭部前橫反擊的使用次數和得分率均高于進攻,反擊48次,得16分,33.3%得分率;進攻28次,得3分,10.7%得分率;右腿高橫是反擊中的主要得分手段,使用16次,得9分,得分率56.2%,效率最高。其次是右腿頭部前橫的進攻使用21次,得4分。4分主要使用技術為后旋踢,左右后旋踢全部是在反擊中使用,左腿雖有使用,但未得分,主要得分的還是右腿后旋踢的反擊。
(1)隨著新規則的修改和電子護具的使用,橫踢技術的使用次數呈現下降趨勢,得分率也隨之降低,而下劈、轉身技術、橫踢、雙飛、拳、推踢的得分率反之增長。
(2)1分技術的使用次數居首位,3分技術屈居第二位,之后是2分技術,4分技術使用最少。在不同分值技術的得分率排序中,3分技術得分率最高,其次為4分技術,再次為1分技術,得分率最低的為2分技術。
(3)頭部的3分仍是技術發展趨勢,在3分技術中,下劈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均高于橫踢,下劈在擊頭技術中占據了主要位置。4分技術居第二位,高難動作不再是男子的專利,后旋踢也更多的出現在女子比賽中,雖然使用次數不多,但收到較好效果。
(4)1分技術的橫踢使用次數最多,得分率卻不是最高,雙飛技術相比連擊技術,更省時,連接更緊湊,更具隱蔽性,此次比賽中,使用次數雖說最少,但同樣得到了最高得分率,拳的使用次數也較少,但得分率和橫踢技術相當,體現出其潛在得分技術。推踢技術最初多作為阻擊對手的防守動作,現已成為得分的一種手段,其使用次數居第二位,但得分率卻最低,2分技術的后踢比旋風踢的得分率高。
(1)頭部技術是未來技術發展的趨勢所向,應重點加強正面和轉身3分及4分高位頭部技術的能力訓練。
(2)提高雙飛、旋風踢等技術的應用能力,進一步強化提高難度技術在比賽中的使用及轉換能力。
(3)加強上肢力量的訓練,逐步強化拳在比賽中的應用能力。
[1]高志紅,馮巨濤,任文崗,等.新規則和電子護具的使用對跆拳道技術應用的變化與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10(4):86-89,98.
[2]唐華.北京市優秀男子跆拳道運動員技戰術現狀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4.
[3]劉林青.我國優秀跆拳道運動員轉身技術在比賽中的運用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3.
[4]張晨光.2011年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女子四個級別前兩名技戰術運用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3.
[5]謝曉艷.對競技跆拳道主動進攻技術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
[6]李香君.新規則下第16屆亞運會跆拳道比賽得分技術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2):122-123,137.
G80
A
2095-2813(2017)08(b)-020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202
宋修生(1981,10—),男,漢,山東人,本科,中級教練員,研究方向:跆拳道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