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慧 毛學嬌
(宿遷學院基礎部 江蘇宿遷 223800)
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賽品牌打造的SWOT分析①
馬大慧 毛學嬌
(宿遷學院基礎部 江蘇宿遷 223800)
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SWOT分析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面臨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具體措施:加強宣傳力度,加強與本地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建立體育產業與生態體育旅游產業的有效對接機制,構建良好賽事市場;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礎,加強賽后產業規劃不斷完善;用健康產業促進賽事發展。
駱馬湖 生態四項 品牌賽事 SWOT分析
每年一屆的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公開賽始于2013年,賽程58公里,包括2公里駱馬湖橫渡、10公里駱馬湖皮劃艇、38公里山地自行車及8公里森林公園越野跑。該文通過對打造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面臨的機遇、威脅、優勢、劣勢進行SWOT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宿遷水域、森林資源豐富這是打造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主要優勢之一。賽事始于駱馬湖,途臨京杭大運河,終于三臺國家森林公園。宿遷駱馬湖水域廣闊,湖水清澈,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空氣清新,生機盎然。借助于駱馬湖獨特的生態自然環境能夠吸引很多人前來關注,催化了賽事的品牌打造。
區位優越,基本設施完善是打造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主要優勢之一?;趪摇耙粠б宦贰睉鹇园l展,宿遷區位優勢更加明顯,淮海經濟區、新絲綢之路、沿海、沿江經濟帶貫穿其中。宿遷近年來不斷發展與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旅游城市,基本設施日益完善,在游客接待質量上突飛猛進。駱馬湖大型綜合場館基本竣工,周邊旅游酒店已經建好,宿遷積極申辦省運會,因此,日益完善的配套設施,為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的打造奠定了優勢。
宿遷市政府構建生態體育城市目標與良好的生態體育氛圍是打造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另一主要優勢。宿遷從縣級市到地級市剛滿20年,萬象更新,經濟經歷了跨越式發展,“十三五”時期,宿遷體育也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市委、市政府在新常態下,借助宿遷生態優勢,提出打造“生態體育城市”的目標,在產業引導資金,各種政策支撐,開設了綠色通道。小輪車、生態四項、高爾夫、網球、賽馬等綠色、環保、時尚、健康生態體育項目落戶在駱馬湖建成了中央體育區,為人們的旅游、休閑、娛樂、運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3]。古黃河兩岸十分鐘健身圈、生態體育公園陸續建成。這些有利的政策支持及生態體育氛圍極大地促進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的發展。
由于歷史原因,宿遷雖然經濟經歷了跨越發展,但在體育賽事文化活動的舉辦上缺少成功經驗,特別是精品賽事的舉辦與打造上。鐵路建設的滯后嚴重制約著賽事的發展,無法與蘇北蘇南形成有效對接,阻礙了宿遷的高鐵時代。是宿遷打造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的重要劣勢之一。
專業人才匱乏,高校合作不夠也是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的重要劣勢之一。宿遷本地專業人才不足,沒有高水平的運動員和教練員,后備人才嚴重匱乏,隊伍缺乏穩定性,歷屆賽事中隊伍排名靠后。皮劃艇項目專業性極強,本地高校沒有相關專業,也缺少與地方高校合作。群眾體育互動,群眾參加性較低,觀眾消費欲望不強。
賽事運作機制不夠完善制約了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打造。賽事在市場化運作還處于初級階段,主要以政府主導為主,沒有具體統一的管理規范,市場效應深度不夠;賽事市場缺乏專業的運營人員,相應的服務配套也制約了賽事的推廣與品牌的打造;賽事開發運營專業團隊與社會中介機構的支持不夠[4]。
新常態下,我國體育工作正從競技體育向群眾體育大眾健身方向上轉變。綠色體育,生態體育也應運而生,體育體驗旅游與全民健身、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生態體育旅游特別是賽事旅游逐漸被大眾認可,更加注重旅游的參與性。而宿遷駱馬湖生態四項賽,在新時期緊跟時代號角,生態文明與體育體驗旅游互動發展,緊抓時代主題,開創生態體育體驗旅游新篇章。
“五位一體”發展路徑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這對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打造是一種契機?!拔逦灰惑w”就是“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五位一體”恰恰和宿遷市構建生態體育城市,打造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完全吻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馬拉松賽、自行車賽、小輪車賽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大家通過各種媒體很方便就欣賞到這些精彩的賽事,這樣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賽得到宣傳的同時,更多體育賽事也給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賽帶來了挑戰。這些都對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賽帶來了挑戰與威脅。此外,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的打造也面臨周邊地區賽事的挑戰。
多媒體時代下,借助體育明星、文藝明星、主持人、本地知名企業家,做足媒體宣傳,利用大數據分析賽事體驗者不同需求層次及要求,為精心打造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借名人效應先做賽事體驗,生態體育旅游體驗活動,如邀請本地企業家劉強東作為賽事代言人,通過各種媒體資源對賽事進行宣傳和推廣,在比賽開始之前就起到一個引導、引領的一個作用。本地蘇酒集團等知名企業、高校之間,加強溝通,積極配合,實現人才和資源的共享[5],為打造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創造條件。
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賽是生態特色及其鮮明的賽事,是構建生態體育城市過程中,以當地的生態文明建為契機,打造的重點原創賽事。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賽在舉辦過程中將不斷制定完善規范的競賽標準、體育體驗旅游產品的標準,加強賽后產業規劃不斷完善,在全國大范圍的宣傳、推介和引領,打造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賽品牌賽事,形成能在全國范圍內極具觀賞性、參與性、科學性、挑戰性和深厚文化內涵于一體的生態體育體驗品牌賽事。
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賽突出以本地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建設做文章,借助于宿遷駱馬湖天然的生態文明建設資源優勢,用健康產業促進賽事發展。以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體育體驗旅游、全民健身與體育產業的發展,促進當地休閑產業、服務產業等第三產業建設,減少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的產業布局。
[1]馬大慧,周加啟.中國·宿遷西楚文化節打造龍舟品牌賽事的SWOT分析[J].體育科技,2015(3):36-40.
[2]馬加香.宿遷市生態體育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J].運動,2013(3):66-68.
[3]馬大慧,李文輝.體育產業與運河文化旅游產業對接機制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27(4):16-19.
[4]馬大慧,王露璐.蘇北運河水域生態體育旅游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2):86-90.
[5]昝麗娟,疏良仁.構建多樣性的城市文化旅游區——以江蘇運河文化城整體規劃為例[J].規劃師,2010,33(8):52-58.
G812
A
2095-2813(2017)08(b)-023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239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15SJD813):生態體育城市構建中“中國·駱馬湖生態四項”品牌賽事打造。
馬大慧(1981—),男,漢,江蘇銅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旅游與社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