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軍
(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內蒙古包頭 014010)
包頭市校園足球發展困境與對策研究①
胡成軍
(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內蒙古包頭 014010)
該文以包頭市校園足球發展現狀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該市各中小學進行走訪,對主管領導、教練員、球員家長等相關人員就足球場地、教練員業務水平和待遇、球員家長觀念、教材和校級比賽等問題進行訪談,并提出相應的建議,為該市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依據。
包頭市 校園足球 發展困境 對策研究
內蒙古自治區在2014年9月成為全國首個足球改革試點省區后,包頭市政府根據國家和自治區對足球運動改革和發展政策為指導思想,制定了《包頭市推進校園足球工作實施意見(2015—2017年)》,《意見》指出:到2015年底,建設市級及市級以上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12所,其中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52所,到2016年建成具有包頭特色的校園足球事業發展體系,到2017年實現校園足球活動的全市覆蓋。經過2年的努力,包頭市校園足球整體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還存在一些問題。該研究通過對包頭市各中小學進行走訪,對主管領導、教練員、球員家長等相關人員進行深度訪談,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為包頭市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依據。
該文以包頭市校園足球發展現狀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截止到2017年1月,以“校園足球”作為關鍵詞,搜索中國期刊網相關文獻資料45 541篇,了解國內外青少年足球運動發展現狀,為該課題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論依據。(2)筆者走訪包頭市東河區、青山區、九原區、昆都侖區等各中小學,就包頭市校園足球發展現狀訪談相關人員,獲取第一手數據和資料,為該研究提供寫作思路。
2.1 學校足球場地較少,難以滿足校園足球普及要求
包頭市推進校園足球工作實施意見(2015—2017年)》明確指出:到2015年底,該市各級足球特色學校要設置至少1塊足球比賽場地(5人制、7人制、11人制均可)。據筆者實際了解,該市各特色學校目前已經達到上述目標。但該市校園足球場地數量較少,類型單一。多數學校場地只有1塊足球場地,這些場地只能滿足學校足球隊日常比賽和訓練,難以實現全校范圍內校園足球的普及和發展。截止2015年12月底,包頭市共有不同類型足球場地238塊,其中校園足球場地168塊。足球場地匱乏成為影響該市校園足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包頭市校園足球場地建設離不開政府政策和社會資金的扶持,通過借鑒國外足球場地建設經驗,結合該市的實際情況,探索一條適合自身場地建設和發展的道路。
2.2 校園足球教練員業務水平較低,訓練補助較少
從訪談結果得知,被調查的校園足球教練員中,多數教練員沒有進行過專業的足球訓練和參加全國性的足球比賽,僅有11人獲得教練員證書。以上數據表明,該市校園足球教練員整體業務水平偏低,有待于提高。該市校園足球教練員每月訓練補助普遍較低,也影響該市校園足球教練員工作的積極性。《包頭市推進校園足球工作實施意見(2015—2017年)》明確指出:切實加強校園足球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建設。學校要確保專款專用,科學合理地組織落實好校園足球活動各項經費的支出使用。切實加強校園足球工作評價激勵機制建設。根據評估結果對校園足球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對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一方面,“市校足辦”要落實該市校園足球相關政策,有計劃增加該市校園足球教練員的訓練補助。另一方面,學校方面也要積極采取靈活多樣、合法規范的方式爭取企業和公益人士的支持。
2.3 家長對足球運動認知度較低,對“體教”結合不能充分理解
該市多數家長對足球運動持“一般”態度,喜歡足球運動的家長比例較少,多數家長對足球運動不太了解,不能給子女正確指導。在實地采訪家長中得知,該市部分家長不了解我國校園足球“體教”結合發展模式。他們認為子女從事足球活動,一定會影響子女的學習成績和升學。多數家長不清楚該市青山區、昆區、東河區等地區學校已開設足球“綠色通道”升學機制,學生可以憑借足球特長生考取重點初中、高中以及大學。一方面,從目前該市家長現狀得知,學校對校園足球宣傳不夠,而且學校教師、教練員和學生家長溝通較少,使得部分學生家長不了解該市校園足球的相關政策。另一方面,也說明該市部分學生家長對該市足球改革相關事宜了解較少,應給予關注。
2.4 該市足球教學沒有統一的教材,校級比賽開展較少
教材是教師和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媒介,也是學生學和教師教的重要工具。教材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更加系統化、規范化,更有助于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和復習。綜上所述,包頭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使用的足球教材呈多元化趨勢。有18所學校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占總數的24.62%;有13所學校使用校本足球教材,占總數的25%;使用體育課教材和其他足球教材分別為8所,各占總數的15.38%,有5所學校沒有任何教材。以上數據表明,該市足球教學沒有統一的校園足球教材和教學大綱,因此課程內容設置和實施沒有統一標準。該市校園足球學校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勢在必行。該市共有7所學校開展校級比賽,開展學校數量較少,僅有3所學校舉辦其他類型的足球賽事。足球運動的客觀規律是運動員多踢比賽才能提高水平,其閱讀比賽的能力(比賽經驗)才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該市各校園特色學校應多開展校級之間的比賽,通過比賽達到檢驗、提高自身水平的目的。
第一,該市采用學校體育場館與社會資源共享方式,建設一定數量球場,滿足校園足球和社會足球的發展需求。建議以該市高校和體育中心為依托,建立區域足球培訓中心。利用假期組織區域內的青少年進行集訓和比賽,以及教練員進修、研討等活動,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高校和體育中心一定資金補償,最大程度的利用現有足球場地資源,滿足使用需求。
第二,該市“校足辦”和各教育局不定期邀請國內外高校體育學者進行講學,返聘一些知名教練員對該市特色足球學校進行輔導,不斷的提升該市校園足球培訓水平和師資力量。“校足辦”要拿出一部分經費用于教練員的訓練補助,對于辛勤工作的教練員給予一定的補助,提高教練員的待遇水平,解決學校和教練員之間經濟利益上的矛盾,讓教練員全身心的投入到校園足球的工作中。另一方面,學校也要積極爭取當地企業贊助,將贊助經費用于改善教練員訓練待遇,提高教練員的工作積極性。
第三,建議該市各中小學校,漸進式的轉變學生家長觀念。學校通過組織親子足球活動,如觀看子女足球賽、足球知識競賽等,讓家長親身體會足球運動的魅力。學校要宣傳該市對于足球特長生的“升學綠色通道”政策,爭取轉變家長態度;對于家庭貧困的具有足球天賦的青少年,該市“校足辦”和學校通過贊助運動裝備和減免學費等方式,鼓勵其進行足球訓練。
[1]包頭市政府.包頭市推進校園足球工作實施意見(2015—2017 年)[EB/OL].http://www.baotou.gov.cn/info/egovinfo/ 01xxgk/xxgk_nry/011536003-13_C/2015-0506002.html.
[2]劉世宏.發展校園足球現存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31(4):113-118.
[3]李可剛.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價值認同的實證研究[D].河南大學,2014.
[4]李進.基于學校功能視角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G843
:A
:2095-2813(2017)02(c)-024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243
胡成軍(1982—),男,內蒙古包頭人,本科,講師,主要從事足球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