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內蒙古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內蒙古通遼 028000)
內蒙古校園足球開展現狀調查研究①
李威
(內蒙古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內蒙古通遼 028000)
2014年以來,內蒙古被列為全國首個足球試點省區,其校園足球的發展具有極強的代表性與研究價值,通過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法對內蒙古校園足球發展現狀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內蒙古校園足球學生參與數量高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中規定的要求;參與形式以體育課為主,場地設置雖有改善,但仍不足;從學生角度有很好的意愿參與到校園足球當中,從家長角度對參與校園足球持中立態度;對校園足球的宣傳力度限制了校園足球的普及和傳播。
內蒙古 校園足球 現狀分析 對策研究
2014年9月4日,內蒙古被國家確定為全國第一個足球改革與發展試點省區,內蒙古無論在足球基礎設置還是足球的參與程度都不如內地省份,圍繞著如何在足球土壤貧瘠的土地上開展足球運動,各級領導和一線的教師、教練員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通過校園足球帶動足球運動在內蒙古的發展。校園足球作為足球運動發展中的基礎部分,承載著傳遞足球知識和理念、普及足球技能、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等重要作用。經過近2年的發展,內蒙古在校園足球的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足球基礎薄弱,在發展過程中依然遇到很多問題,該文將在對內蒙古自治區校園足球調查的基礎上,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建議,期望能夠對內蒙古自治區接下來一段時間校園足球的發展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內蒙古部分中小學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現狀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及中國知網以“校園足球”為關鍵詞進行搜集相關文獻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對內蒙古自治區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
2.1 內蒙古校園足球開展現狀
2.1.1 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學生人數分析
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參與校園足球的比例較高,大部分學校通過體育課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并接觸到足球,一部分基礎設施完善、有足球傳統的學校可以做到每周一節足球課。在調查的4所中小學中,有63%的學生通過相同形式參與過足球運動,內蒙古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中小學都達到并超過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中規定的“保證全校不少于50%的學生參與活動”的要求。
2.1.2 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組織形式分析
為了在校園中普及足球運動,各校依據實際情況組織不同形式的足球課程,體育課、校內足球比賽、足球大課是各個學校正在開展的運動形式。學生更喜歡帶有競賽性質的足球活動,足球比賽能夠讓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足球中學會學習和協作精神,體現了校園足球的雙重價值。
2.1.3 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場地情況分析
充足的足球場地是學生們從事足球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先決條件。內蒙古自治區通過本級財政資金對足球基礎設施的投入已經接近10億元,大部分用于足球場館的建設,但基礎設施的薄弱導致了場地情況依然不能滿足足球教學和比賽的需要。目前,除呼市、包頭、鄂爾多斯等地的學校足球場地基本能夠滿足教學和競賽外,其余各地市在足球場地方面仍顯不足。
2.2 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影響因素
(1)聚類挖掘算法,聚類分析是一種典型的統計學方法,是一種同數據庫技術相結合形成的現代化數據挖掘最為常用的技術之一。其主要的思想是在給定的是一個初始化數據集中,搜索數據對象之間是否存在有價值聯系。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可以利用聚類分析算法來發現客戶群中不同特點的群組,從而針對不同的特征群組來優化商品上下架、推廣的時間和位置,已提高商品銷售量。
2.2.1 學生主觀態度對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影響
學生的主觀態度對校園足球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對232名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生進行校園足球參與動機的調查顯示,將“獲得足球技能”作為參與動機的小學生有126人,占到被調查學生總人數的54.3%,另外有106人選擇“鍛煉身體”占45.7%。數據顯示,內蒙古自治區小學生參與足球活動動機正確,正確的動機會讓從事校園足球活動的學生能夠更長時間的投入到足球訓練和比賽中。
2.2.2 家庭對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影響
家長是影響學生參與校園足球活動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現階段中國足球的正面影響越來越少,再加上目前校園足球只有“小學-中學-高中”的升學模式,一旦選擇了校園足球,勢必會耽誤學習,而通過足球升學的上升通道又比較狹窄。基于此,大部分家長對孩子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態度為“一般”(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這與家長對足球運動認識不夠,校園足球宣傳力度不夠等因素相關。隨著校園足球活動的深入以及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相互協調,將讓家長們打消從事校園足球的疑慮。
2.2.3 學校場地器材對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影響
“足球場地數量嚴重不足,場地質量存在安全隱患”等因素一直是校園足球推廣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嚴峻也是最難改善的問題。從實際情況看,很多學校不僅沒有標準足球場地,而且訓練設施十分落后,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很難滿足足球教學、訓練以及比賽,場地器材的落后成為了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掣肘。
3.1 結論
內蒙古各級各類中小學參加校園足球的人數達到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中規定的要求,普及和重視程度較好。
校園足球的組織形式還是比較單一,以體育課中的足球教學和比賽為主。
標準化的場地設施是影響校園足球規范化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部分學生從自身出發喜歡校園足球運動,大部分家長對從事校園足球運動持中立態度。
3.2 建議
多部門聯合,持續性的下發校園足球發展保障性文件,為校園足球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性支持。
增加足球場地基礎設施投入,豐富校園足球活動形式,完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
通過組織多種多樣形式的校園足球宣講活動,讓社會、學生家長等各界人士了解校園足球的目的、意義,爭取在輿論層面獲得更多支持。
[1]莊謙.青少年校園足球開展情況調查分析——以濟南市為例[J].運動,2011(10):210-211.
[2]劉樺楠.上海校園足球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8): 190-191.
[3]王格.我國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2):174-175.
[4]張勇,方立中.校園足球發展的“四難”與“五計”[J].體育教學, 2011(8):152-153.
G80
:A
:2095-2813(2017)02(c)-025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255
內蒙古民族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BS380),項目名稱:內蒙古自治區校園足球開展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李威(1982—),男,漢,安徽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體育產業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