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永文
(貴州省體操運動管理中心 貴州貴陽 550002)
從省青少年體操錦標賽看貴州體操男子后備人才培養現狀
龔永文
(貴州省體操運動管理中心 貴州貴陽 550002)
采用文獻資料、實地考察、邏輯分析等方法收集調查并分析了近幾屆貴州省青少年兒童體操錦標賽的成績現狀,探討了參賽地區、參賽人數和規模,體操訓練場館及訓練條件結合比賽獎牌數進行比較,分析了貴州體操后備人才培養趨勢,旨在為貴州競技體操可持續發展,特別是為國家競技體操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相關的研究、訓練和管理部門決策提供理論支撐。
競技體育 體操運動 后備人才 現狀
貴州省體育局基于省情“小、巧、精”的特點,把競技體操作為貴州省競技體育重點發展項目來抓,從20世紀80年代貴州體操人開始在女子高低杠項目上進行創新研究,培養出方芳、羅麗、肖莎等多次獲得全國冠軍、世界冠軍的運動員,羅麗也是我國唯一戰勝體操皇后霍爾金娜奪得高低杠冠軍的運動員。男隊在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全國體操錦標賽中獲得男子團體三連冠,為國家體操隊輸送了很多在奧運會、世界體操錦標賽上爭金奪銀的高水平體操運動員。經濟并不發達的貴州在競技體操項目上取得如此成績,其領導的重視、教練和隊員以及工作人員的艱辛付出,后備人才的培養和梯隊儲備都是深受關注的問題。而貴州競技體操男子后備人才培養的相關研究幾乎空白,試圖摸清貴州競技體操男子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探討優化措施,為貴州乃至全國競技體操可持續發展以及管理決策提供理論支撐顯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貴州省有9個地市州,表1可知,從參賽地區來看,具有穩定參賽人員隊伍的有黔東南、貴陽、銅仁、遵義4個地區,其余地區除黔西南從來沒有參加比賽以外,其他地區都時斷時續的參加比賽。從參賽人數規模來看,黔東南、貴陽、銅仁3個地區相對穩定,其余地區變化較大,有些屆數比賽沒有參賽隊員。由此可知貴州省青少年兒童體操錦標賽參賽地區相對較全,只有一個地區不參賽,其余地區參賽人數和規模差異較大,僅有4個地區有穩定的人數和規模,其余地區雖有參加,但有些地區參賽人數也只有1人,并且隊員都是在貴陽體操中心訓練。
從貴州省9個地市州的調查中得知,僅有貴陽、黔東南、銅仁、遵義4個地區具有競技體操訓練的場館和硬件設施,有專業的體操教練,可以常年開展體操訓練,這與表1中形成了相互印證的事實,有場館,有教練員的地區每屆參賽人數也非常穩定。競技體操運動的開展和訓練水平也相對較高。說明當地的重視和投入對體操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地方抓訓練與不抓訓練效果差距較大。由此也說明貴州省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基礎面不大。
在隨機抽取的三屆省錦標賽表2、表3、表4中可以看出,獎牌主要集中在貴陽、黔東南、銅仁3個地區中,其他地區獲得的獎牌差距非常大,其中表4中2016年在遵義進行的體操錦標賽,男子乙組只有2位參賽者,遵義選手1人獲得了該組全能和6個單項共7個冠軍,這個成績并不能說明遵義在這個級別上有優勢。
結合表1~4來看,有體操場館和教練的地區,參賽人數和規模都非常穩定,取得的成績也與其他地區形成明顯的差距。說明競技體操的投入與產出成正相關。
表1 貴州省青少年兒童體操錦標賽參賽地區和男子人數統計表
表2 2010年貴州省體操錦標賽男子獎牌統計表
表3 2013年貴州省體操錦標賽男子獎牌統計表
表4 2016年貴州省體操錦標賽男子獎牌統計表
貴州作為體操強省,在各種比賽中取得可喜的成績,資料顯示,1978—2008年共獲得10個國際比賽冠軍,28個全國冠軍,全國以上獎牌100多塊,特別是近些年貴州體操男隊在全國體操比賽中獲得2012年、2014年、2016年三屆團體冠軍,實現了全國體操錦標賽三連冠。2013第十二屆全運會體操男子團體決賽亞軍,先后向國家體操隊輸送了教練員、運動員三十多人次,并有多名現役國家體操隊運動員,取得的成績和目前的整體實力,貴州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顯然趨勢良好。中國體操水平世界一流,全國性體操比賽代表的就是世界水平,貴州能連續奪得團體冠軍,說明貴州競技體操已經達到世界級水平,將是貴州體操發展邁向新的高度。
從貴州省近幾屆青少年兒童體操錦標賽的結果來看,一方面,組隊參加全省體操比賽的地區相對較全,只有黔西南一個地區幾屆都沒有參賽,參賽人數和規模方面貴陽、黔東南、銅仁、遵義4個地區與其他地區差異較大。而獎牌也主要集中在貴陽、黔東南、銅仁3個地區中,與其他地區獲得的獎牌差距非常大。另一方面,貴陽、黔東南、銅仁、遵義4個地區具有競技體操訓練的場館和硬件設施,有專業的體操教練,可以常年開展體操訓練,每屆參賽人數也非常穩定,取得的成績也與其他地區形成明顯的差距。同時也說明貴州省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基礎面不大。貴州作為體操強省,在各種比賽中取得的成績喜人,全國以上獎牌100多塊,男子體操隊實現了全國體操錦標賽團體三連冠體現了貴州競技體操的整體實力是世界一流,說明貴州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和儲備趨勢良好。當然競技體操成績的取得非一日之功,需要上層管理部門的投入,需要全體教練員、科研人員、后勤工作人員和運動員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可持續的發展,而這些成績也將帶給后人強大的動力,推動貴州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和體操競技水平的提升。
[1]陳波.從近三十年的成績分析貴州省競技體操的發展[A].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C].2009-09-01.
[2]安雅然,韓冰.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機制理論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7):219-222.
[3]侯云,汪康樂.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現狀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1):88-90.
G831
A
2095-2813(2017)10(b)-024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