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區域能源優化配置原則設計

2017-11-27 07:01:09王婉君朱永強夏瑞華
電力建設 2017年11期
關鍵詞:利用區域優化

王婉君,朱永強,夏瑞華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市102206)

區域能源優化配置原則設計

王婉君,朱永強,夏瑞華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市102206)

隨著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等概念的提出,人們對于能源的利用從能源種類到利用形式越來越多樣化。該文重新定義多種能源互聯網絡的概念,并對局域能源網、區域能源網和廣域能源網進行劃分。在能源互聯網絡規劃建設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能源優化配置。為了更好地配置能源,需要遵守特定的原則,但是目前很少有文獻對于能源配置原則進行討論。以區域能源網為研究對象,設計區域能源網絡中能源優化配置的若干原則,并對每一個原則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最后以天津港為例對所提出的能源優化配置原則的應用進行演示。

多種能源互聯網絡;區域能源網;能源配置

0 引 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高。但是能源的儲備不會隨著人們的需求增加而增多,因此如何能把有效的能源最大化利用,維持整個能源體系的可持續性成為近幾年關注的焦點。近幾年“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成為了研究的熱點,縱觀國內外的學者,他們對一些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1-7]。文獻[1]給出了能源互聯網的初步定義,概述了能源互聯網的基本架構及其組成,并討論了相關領域的核心問題與可能面臨的問題;文獻[2]對能源互聯網和智慧能源做出了很好的分析,把能源互聯網分為全球能源互聯網、廣義能源互聯網與狹義能源互聯網,并分別展開詳細分析每一類能源互聯網的概念;文獻[3-5]對能源互聯網的框架設計和拓撲模型的設計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文獻[6-7]對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等綜合評價進行了研究。

隨著對能源互聯網和智慧能源的研究工作的推進,作為重要部分的“能源”,人們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在能源形式、能源質量、可持續性還是經濟性等方面。因此如何對一個區域進行能源優化配置成了建設該區域能源網一項必須的工作。目前對于能源的優化配置主要都是針對某一方面進行研究,沒有一個系統性的能源配置原則。文獻[8]針對中國區域能源供給的安全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區域能源供給安全優化的路徑與策略;文獻[9]對小城鎮的能源優化配置進行了研究,對小城鎮能源優化配置的政策措施進行初步探討;文獻[10-12]都是考慮能源優化過程中某一個因素,對相關優化的算法、模型進行研究。

本文考慮能源網對能源安全可靠性、經濟性和可持續性的要求,旨在對區域能源優化配置進行研究,設計適合一般情況下能源優化配置的原則,為未來能源網的建設提供參考。本文提出區域能源優化配置的原則,分析了不同原則之間的關系,給出了能源優化配置的流程圖,并以天津港為案例體現能源優化配置原則。

1 多種能源互聯網絡的基本概念

1.1 能源互聯網絡及其層次

在能源互聯網研究初期,不同研究人員對能源互聯網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本文提出了多種能源互聯網絡(簡稱能源網)的概念。

多種能源互聯網絡(multiple energy network,MEN)就是集成多種能源形式的生產、傳輸、轉換、利用的綜合能源利用網絡。不同能源形式在自己特有的能源網絡中流動,不同能源網絡之間以特定的形式互通互聯,形成多種能源組合利用的網絡。

能源網包括局域能源網、區域能源網和廣域能源網多種層次。相關文獻對這些概念有過一定的討論[2,13-14],但是對于局域、區域、廣域等概念的區分比較模糊,似乎沒有統一的標準,甚至不同文獻提到的相同的名詞代表的是不同的概念,給相關方向的后續研究造成了不少的困擾。因此,梳理相關概念,建議統一的劃分標準很有必要。

事實上,不同層次的能源互聯網絡在規劃建設時,所考慮的內容有很大的差別,包括用戶復雜性、地理范圍、影響因素、用能情況等。本文根據以上考慮的內容,給出了局域能源網、區域能源網和廣域能源網的大致劃分方法,如表1所示。3種能源互聯網絡的層次關系如圖1所示。

表1能源互聯網絡層次劃分
Table1HierarchicaldivisionofMEN

目前很多研究能源互聯網的文獻,大多以電力為核心進行討論。本文把各種能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討論,探討不同能源形式、不同網絡層次之間的關系,具有如下特點:(1)各種能源形式都是為了滿足用戶的能量需求,只有數量上的差異,沒有地位上的差別。(2)每一種能源形式都可能具有完整的或者局部的能源網絡,多種能源網絡之間可以通過能源轉換實現互聯互通。(3)根據用能的規模和負荷分布情況,能源網絡會有不同的層次(例如:電網表現為不同的電壓等級),不同層次之間具有某種程度的關聯,同一層次內部各個能源微網之間也相互聯系、相互補充。

圖1 能源互聯網絡層次關系示意圖Fig.1 Sketch map of hierarchical relation of MEN

綜上所述,MEN的提出是為了構造一個對等互聯、開放共享、多源協同、低碳高效的能源利用網絡,推動我國能源革命進程,緩解我國嚴峻的能源環境。MEN的關鍵技術包括能源管理技術、能量轉換技術、先進儲能技術、先進信息技術等,其核心都是保證多種能源網絡的整體協調和多種形式能源的綜合高效利用。

1.2 區域能源互聯網絡相關概念

本文主要是針對區域能源網進行研究。所謂區域能源網是指基本包括最終能源種類、用戶數量較多、地理范圍較大,簡單考慮目標地區內人文因素和政治因素,并在充分考慮區域內現有資源(能源資源和設備資源)的基礎上,通過對各種設備、技術、系統進行綜合、集成、互補應用,并綜合考慮區域外能源,因地制宜完成能源的生產、供應、輸配、使用和排放的全過程的區域能源互聯網絡[15-16]。

這里的區域可以小到2個相鄰的建筑,也可以大到某個城市、島嶼等。從地理范疇來看,它是一個中等范圍的概念;從用戶范疇來看,它突破單一用戶類型屬于較復雜的概念;從用能種類范疇來看,它包括基本終端能源形式。區域能源網實現了1個區域內多個單位、多個用戶的互聯,不同用戶之間的負荷互補,滿足不同類型的用能需求,區域能源網基本可以實現能源的高效、經濟、可持續性的利用。

對區域能源網的研究,包括能源供給側和能源需求側。能源供給側既包括傳統的能源(天然氣等),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既包括單一形式的能源供應形式(光伏發電、太陽能熱利用等),也包括冷熱電聯產的多種能源供應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有效配置。在能源需求側,區域能源網能夠滿足用戶對冷、熱、電、汽等多種終端能源的需求,從而為各種能源的一元化管理提供有利條件。

2 區域MEN能源優化配置原則

對于MEN的規劃建設,能源配置是其重要的部分之一。一個合理的能源配置是MEN清潔、安全、可持續運行的基礎。由于不同區域之間和同一區域不同能源形式之間的差異性,對于MEN的能源優化配置就有很大差異。MEN包括電、冷/熱、天然氣等多種能源形式,每一種能源形式的選擇都有不同的標準,本文以MEN對于安全可靠性、經濟性和可持續性的要求為前提,考慮不同區域,不同能源和負荷形式的差異性,設計出區域能源優化配置原則。具體內容如圖2所示。

圖2 能源優化配置原則Fig.2 Optimized allocation principle of energy

2.1 能源供需平衡原則

P1+P2+P3-Pb≈Pc

(1)

E1+E2+E3-Eb≈Ec

(2)

能源供需平衡是保證能源網絡安全可靠性的重要部分。能源供需平衡包括2部分:功率平衡和能量平衡。如公式(1)所示,功率的平衡指任何場景、任何時段內系統的功率保持平衡,即各設備實際生產功率P1、P2、P3,除去損耗功率Pb,等于系統所需功率Pc。如公式(2)所示,能源供給量是指一定時期內能夠提供的能源總量,按能源來源可劃分為自產量E1、外部輸入量E2和庫存量E3。能源需求量是指一定時期內用戶所需能源總量,按照能源用途可劃分為消耗量Ec、備用量Eb。

負荷過高會嚴重影響能源網絡的穩定性,對設備造成損害,負荷過低又會造成能量的浪費和部分機組的閑置。目前很多能源供需失衡,整體波動較大,為了滿足用戶的能源需求,往往就會增加供能機組的投入,但是這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因此保證能源供需平衡是能源優化搭配過程中必備要求之一。

2.2 能源質量保證原則

能源質量是保證MEN安全可靠運行的必備因素之一。考慮能源質量的指標有2個:能源連續性和能源平穩性。當能源網絡因故障或者檢修等原因停運時,如何保證能源供給的連續性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方面。對于平穩性,在電能方面表現為振幅和頻率的穩定性;在供熱方面表現為蒸汽流量的均勻和穩定性等。因此保證能源的連續性和平穩性是保證能源質量需要考慮的方面。

充分考慮影響能源質量的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幫助保證能源質量。

(1)搭配儲能和備用。已知在區域MEN中包含不穩定的新能源,需求側的負荷也復雜多變。因此配置儲能可以平滑能源和負荷波動,保證能源質量。充足的備用也可以在區域MEN發生停運時保證能源供給及時、高效的補充,以保證能源供給的持續性。

除了儲能和備用,協同控制各種能源形式,讓不同的能源形式之間互為備用、相互補充也是一種保證能源質量的方法,以其他能源替代和轉換成所需能源,達到系統能源及時、高效、穩定的供給。

(2)搭配補償設備。補償設備是區域MEN保證能源平穩性首選的方法之一。已知電網一般都包括變壓器、異步電動機等,這些裝置都會消耗大量的無功功率。因此在電網中一般設置無功補償[17]。在供熱網中因為熱能的特點,為保證供熱的平穩性一般會設置蓄熱裝置。

(3)能源總線。能源總線可以匯總不同種類的低品位能源,發揮規模效益。在供熱網中,能源總線將不同來源的低品位熱源或熱匯水集成,通過輸送管網為末端用戶提供優質的熱源和熱匯[18]。在電網中,例如風車提水發電。

2.3 能源充分利用原則

能源的充分利用是滿足MEN的安全可靠性、經濟性和可持續性的必備原則之一。在對MEN規劃建設時,根據區域能源和負荷的情況合理地配置能源,充分發揮地區內能源的生產能力。在保證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減小能源消耗量,實現能源利用的最大化。能源的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經濟性,也滿足能源的可持續性利用要求。

除了單一能源形式利用的最大化,能源的充分利用還包括不同能源形式的充分利用。在傳統能源基礎上,合理采用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構成一個多種能源互補的供能系統,實現電、熱、冷聯供,既能充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可以減少單一能源供能能源質量低的缺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可以緩解過度消耗某一能源給環境造成的壓力。

2.4 能源合理開采原則

能源合理開采原則是為了滿足能源可持續性利用的重要部分之一。隨著能源危機、土地沙化、環境污染、物種滅絕和森林面積減少等問題的不斷出現,國家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能力的發展。可持續發展還意味著維護、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資源基礎。

因此在能源配置和開采時應該與當地生態環境相協調,按照規劃要求合理地開采,以保持當地能源的可持續性。

2.5 低環境成本原則

環境成本是為避免“污染經濟損失”或者為了等值補償污染物的“污染經濟損失”所付出的代價。環境成本的計算一般包括2方面:(1)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環境質量下降,因環境污染引起而非環境方面的損失,如因有害物質損害人體健康、空氣污染造成的農業損失等;(2)向有關部門繳納排污費。

低環境成本原則是維持能源利用經濟性和可持續性的必備因素之一。堅持能源配置的低環境成本原則,就需要從能源利用方式和能源種類著手,可以選擇清潔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量等措施。

2.6 分區考慮原則

分區考慮原則包括2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主要針對經濟性的能源結構設計過程中硬件設施布置的合理性;另外一方面是在能源的利用方面做到“就地生產、就地利用”,減少能源遠距離傳輸的能源損失,保證能源的可持續性。

因此根據區域的不同,將會有不同的能源結構設計方案。考慮經濟性和可持續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6.1區域劃分

在能源配置時可以根據地域特點、能源和負荷特點把區域劃分為不同的微區域。每個微區域稱為一個能源微網。能源微網是由分布式發電設備、供熱設備、儲能裝置、負荷側以及控制系統組成。每一個能源微網相對獨立,但又相互聯系,不同能源微網之間互為補充,互為備用。區域劃分不同的能源微網之后,優化能源空間配置,加強分區域總量的調控,有利于保障區域能源的供給。

2.6.2就地利用原則

能源就地利用可以降低能量遠距離輸送過程的損失。能源靠近用戶布置,就可以實現能量的“就地生產、就地利用”,實現了對環境的保護和對能源的節約。

2.7 能源合理搭配原則

能源合理搭配原則是保持區域MEN安全可靠性和經濟性一個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以下2個方面。

2.7.1能源互為備用

區域MEN涉及到多種能源形式,因此在區域MEN運行時,合理搭配的能源形式可以讓不同區域的能源儲備互為備用,同一區域不同能源微網之間能源儲備互為備用,同一能源微網不同能源形式互為備用,這樣就能保證每一個單一網絡都有足夠的能源儲備,可以提高能源網的安全可靠性,也可以實現整個能源網對備用能源儲量的要求,減少了成本。

2.7.2能源形式多元化

能源多元化利用是一種保證區域MEN安全的策略,同時也是能源利用的趨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單一能源結構導致的能源供應不足。一般區域都具備不止一種的能源,除了煤、石油、天然氣以外,還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同區域應該根據自身的能源情況,促進潛在能源的開發和能源供給的多元化,以保證區域能源供應的安全可靠性。

2.8 能源替代原則

伴隨著能源形式的更替和利用形式的更新,不同區域在原有的基礎上,考慮能源替換,對于能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和經濟性十分重要。

能源替換包括清潔替代和形式替代2個方面,因此分2個方面來介紹。

2.8.1清潔替代

傳統的能源利用是以化石能源為主、清潔能源為輔的模式,應該向清潔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為輔的模式轉變。

可再生能源比常規能源污染小、儲量多,實現清潔能源的替代,將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費對環境的污染,緩解化石能源緊缺的矛盾,從而提高用戶能源消費的邊際效益。

2.8.2形式替代

形式替代包括能源形式的替代和能源利用形式的替代。隨著傳統能源的逐漸枯竭需要尋求能夠替代傳統能源的能源形式,也需要探索新的能夠進一步加大傳統能源利用率的能源利用形式替代傳統能源利用形式。在眾多替代形式中可再生能源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術還不完全成熟,所以整個能源體系對于傳統能源的依賴程度還是很高,因此能源形式的替代也顯得很重要。目前已經開始利用的形式替代有如下幾種形式:煤制油和煤制氣替代油氣,煤層氣替代天然氣,頁巖油替代石油等。

3 原則相互關系和應用

3.1 各項原則的相互關系

在對區域能源優化配置時,因為考慮層面不同,需要遵守的原則也不同。不同的原則因為考慮的方面不同,對于整個區域MEN的重要程度不同。部分原則對于區域MEN是必備的,部分原則對于區域MEN不是必須的,但是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提高能源優化配置的經濟性等。本文根據對能源網的重要程度把區域能源優化配置的原則分為2類:必備原則和重要原則,具體分類如圖3所示。

圖3 原則分類Fig.3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

圖3中的前5個原則是在能源配置中的必備原則,可以看出必備原則主要由保證區域MEN安全可靠性和可持續性的原則組成。這足以看出,在對區域MEN能源配置時,確保整個能源網絡安全可靠運行和保證能源可持續性利用是必須考慮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經濟性才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3.2 原則應用流程

能源優化配置原則對于一般的區域MEN都是適用的。本文給出能源優化配置的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能源優化配置流程圖Fig.4 Flow chart of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energy

流程分析:

(1)首先對能源優化配置的區域的能源和負荷的數量、位置、類型等進行調研;

(2)根據第一步的調研情況進行區域的劃分;

(3)分析確定該區域可利用的能源形式,并比較其優勢和劣勢確定能源形式;

(4)根據能源優化配置原則,以供需平衡、能源質量等為優化能源配置的約束條件,以能源的合理搭配、低環境成本、能源充分利用等為目標進行優化能源配置;

(5)在能源優化的過程中可以進行能源替換,對能源的形式和能源的利用形式根據目標的不同進行合理替換;

(6)考慮能源的互為備用,設置合理的儲能和無功補償裝置,包括形式、位置、容量等;

(7)對區域MEN的框架進行合理的設計,盡量做到能源的就地開發、就地利用,并保證對能源的合理開發。

4 算例分析

以天津港為例進行能源配置,并分析配置原則的適應性。

4.1 能源負荷調研

4.1.1天津港資源條件

天津港處于天津東部,屬于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港區陽光充足,年均日照時數在2 600~2 700 h,光照1年可以保障有1 000 h的有效發電時間,太陽能區劃為二類地區。天津地區年平均風速值為4.5m/s,年有效風力小時數在5 599~6 044 h,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大于2 000 h。

天津港處于渤海灣西端,水體交換能力差,海域面積小,水深較淺,不利于開發海洋能。天津沿海風力資源比較豐富,天津港區附近年有效風速小時達到7 000~8 000 h。

天津港還具有豐富的地熱能,天津港地區開發主要層位為第三系館陶組第Ⅱ、Ⅲ熱儲富集段,水溫在65~78 ℃。富水性強,單井出水量一般在80~140 m3。

4.1.2負荷概況

根據天津港的規劃平面圖,結合港區實際發展規劃情況,目前港區典型的行業負荷主要有:碼頭作業(倉儲、集裝箱、裝卸、對外交通等)、市政服務(辦公、醫院、治安、市政設施等)、商業文化(金融、地產、文體娛樂、旅游等等)、居民住宅等。具體能耗形式如表2所示。

表2天津港負荷需求
Table2LoaddemandofTianjinport

4.2 區域劃分

為了更好地進行能源配置,根據港區的地理位置,按照類型、資源分布等特征對港區進行了2步劃分。第1步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和發展程度的不同,把整個港區劃分為4個區域,如圖5所示。

區域1和區域2屬于東疆港區,負荷種類較多,包括各種碼頭、倉儲、物流等負荷,還包括新增加的居民、旅游、服務等綜合負荷;區域3屬于北疆港區,該港區負荷種類多樣,除了沿海的碼頭作業區,還包括以商業為主的保稅區;區域4為南疆港區,主要負荷為大型集裝箱、堆場、倉儲、運輸等碼頭作業區。

第2步根據每一個區域的資源和負荷特性的不同,把每一個區域都劃分為不同的微區域,如圖6(a)、(b)、(c)、(d)所示。

根據用地規劃,對不同港區進行了進一步分區如圖6所示。其中1區是集裝箱碼頭,2區是物流用地,3區是綜合用地,4區是集裝箱碼頭,5區是物流用地及部分綜合用地,6區位集裝箱物流中心,7區為保稅區,8區為各種倉庫、碼頭等,9區主要都是一些碼頭、各種散貨工作區等。各區域的特點如表3所示。

圖5 港區劃分示意圖Fig.5 Sketch diagram of Tianjin port division

圖6 微區域劃分示意圖Fig.6 Division of micro-zones

4.3 天津港能源配置圖

不同區域的能源和負荷情況不同,能源配置也會不同。根據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進行能源配置會更加合理。根據以上分析對天津港區的能源配置如圖7所示。

表3各區域特點
Table3Regionalcharacteristics

圖7 天津港的能源配置示意圖Fig.7 Sketch diagram of energy allocation in Tianjin port

原則體現:

(1)能源質量保證原則。不同的區域對本地能源自發自用,不同區域之間能源互通互聯,互為備用,并且與外界MEN互聯,這對于能源質量的保證有很好的作用。

(2)能源供需平衡和能源合理開采原則。以上兩個原則都很難在圖中表示。對于能源供需平衡原則,通過對目標區域調研,對區域內負荷和能源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在能源配置過程中確保能源供需平衡。對于能源合理開采原則,也是在調研基礎上,遵守國家和當地的政策進行能源的合理開采。

(3)能源充分利用原則和低環境成本原則。如圖7所示,根據能源和負荷特點,對能源形式進行充分的開發利用。對每一種能源的充分利用在圖中無法表示,但在利用的過程中進行形式替代,采用先進的能源利用方法增加能源的利用效率,保證對每一種能源利用的充分性。低環境成本原則從能源形式的選擇可以看出,大部分主要依賴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也減少對外界能源的依賴。在能源利用形式上,也利用形式替代保證整個能源網的低環境成本。

(4)能源合理搭配原則和能源替代原則。如圖7所示,根據區域能源和負荷情況,對不同微區域配置不同的能源形式和能源利用形式。例如3區、5區和7區,因為3區不處于沿海區域,因此在風能資源滿足利用條件,受到土地等的限制后只能考慮搭配小風電。5區沿海風資源豐富,并擁有2 km2左右的沿海防波堤,因此可以開發陸上風電。但是因為該地區碼頭較多,不適合搭配海上風電。又因為5區主要是碼頭和物流,因此對于電能的要求比較多,對于冷/熱要求較少,因此無須搭配地源熱泵。3區和7區對于冷/熱的要求較高,因此在滿足地熱開采的條件下,搭配地源熱泵。在整個能源配置過程中,主要側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代替了傳統能源,也利用了新的例如太陽能的冷/熱利用等形式代替了傳統供冷、供熱的方式。

(5)分區考慮原則。對于天津港區,本文采用2步分區,總共分成9個微區域。因為每一個微區域的用戶和能源情況都相對簡單,所以每個微區域的能源配置也相對簡單。在能源配置的過程中也側重能源的“就地生產、就地利用、余量上網”。

5 結 論

本文重新定義了多種能源互聯網絡的概念,并對局域能源網、區域能源網和廣域能源網進行了劃分。進而以滿足對能源網安全可靠性、經濟性和可持續性的要求,提出了區域能源網能源優化配置的原則,包括能源供需平衡原則、能源質量保證原則、能源充分利用原則、能源合理開采原則、低環境成本原則、分區考慮原則、能源合理搭配原則、能源替代原則,并對每一個原則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不同的原則進行分類。最后以天津港為例,對區域能源優化配置原則進行了演示。希望提出這些原則可以為規劃建設區域MEN提供參考。

[1] 薛禹勝. 把握未來電力核心談能源互聯網不要生搬硬套[EB/OL].[2015-1-13].http://news.bjx.com.cn/html/20150113/581425.html.

[2] 孫秋野,王冰玉,黃博南,等. 狹義能源互聯網優化控制框架及實現[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5,35(18):4571-4580.

SUN Qiuye, WANG Bingyu, HUANG Bonan,et al. The optimization control and implementation for the special energy internet [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5,35(18):4571-4580.

[3] 黃仁樂,蒲天驕,劉克文,等. 城市能源互聯網功能體系及應用方案設計[J]. 電力系統自動化,2015,39(9):26-33, 40.

HUANG Renle,PU Tianjiao,LIU Kewen,et al. Design of hierarchy and functions of regional energy internet and its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s [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5,39(9):26-33, 40.

[4] 苗新,張東霞,宋璇坤. 全球電力能源互聯網拓撲的矩陣表述[J]. 電力系統自動化,2016, 40(5):8-16.

MIAO Xin, ZHANG Dongxia, SONG Xuankun. Matrix representation of global power energy internet topology[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6,40(5):8-16.

[5] 趙海,蔡巍,王進法,等. 能源互聯網架構設計與拓撲模型[J]. 電工技術學報,2015,11:30-36.

ZHAO Hai, CAI Wei, WANG Jinfa, et al.A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topological model of inter grid[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5,40(11):30-36.

[6] 孫強, 葛旭波, 劉林, 等. 國內外智能電網評價體系對比分析[J].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1,23(6):105-110.

SUN Qiang, GE Xubo, LIU Lin, et al. Review of smart gri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s[J]. Proceeding of the CSU-EPSA,2011,23(6):105-110.

[7] 蔣菱,袁月,王崢,等. 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區能源互聯網評估指標及評價方法[J].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 2016,28(1):39-45.

JIANG Ling, YUAN Yue, WANG Zheng, et 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energy internet in innovative demonstration area of smart grid[J].Proceeding of the CSU-EPSA,2016,28(1):39-45.

[8] 薛靜靜, 史軍, 沈鐳, 等. 中國區域能源供給安全問題研究[J]. 中國軟科學,2015(1): 96-107.

XUE Jingjing, SHI Jun, SHEN Lei, et al. A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ecurity of China[J]. China Soft Science,2015(1): 96-107.

[9] 李廣斌, 王勇, 楊新海, 等. 小城鎮能源優化配置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15(6):80-84.

LI Guangbin, WANG Yong, YANG Xinhai,et al. Study on optimal allocation of energy in small towns[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5, 15(6):80-84.

[10] 張彥, 張濤, 劉亞杰, 等. 基于隨機模型預測控制的能源局域網優化調度研究[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6,36(13):3451-3462, 3364.

ZHAN Yan, ZHANG Tao, LIU Yajie,et al. Stochast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energy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of an energy local network[J].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16,36(13):3451-3462,3364.

[11] 栗然, 申雪, 鐘超, 等.考慮環境效益的分布式電源多目標規劃[J]. 電網技術,2014,38(6):1471-1478.

LI Ran, SHEN Xue, ZHONG Chao,et al. Multi-objective planning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benefi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4,38(6):1471-1478.

[12] 萬欣, 石孝文, 馮俊. 考慮環境因素的分布式能源多目標優化配置[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8(5):92-97.

WAN Xin, SHI Xiaowen, FENG Jun. Mul-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llocation distributed energy considering environment attribute[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3, 38(5):92-97.

[13] 王繼業, 李洋, 路兆銘, 等. 基于能源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局域能源互聯網研究[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6,36(13):3433-3439, 3362.

WANG Jiye, LI Yang, LU Zhaoming,et al. Research on local-area energy internet control technology based on energy switches and energy router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6,36(13):3433-3439, 3362.

[14] 陳娟,黃元生,魯斌. 區域能源互聯網信息物理建模及控制策略[J]. 電力自動化設備,2016,36(12):1-10, 23.

CHEN Juan, HUANG Yuansheng, LU Bin. Development and test of HVRT function for PMSG[J].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16,36(12):1-10, 23.

[15] 任洪波,吳瓊,高偉俊. 區域能源利用初探—由點到面促進城市節能減排[J]. 中外能源,2014,19(7):8-15.

REN Hongbo, WU Qiong, GAO Weijun. A Study on regional energy utilization:a feasible way to promote urban energy efficiency[J]. Sina-Global Energy,2014,19(7):8-15.

[16] 楊允.區域型分布式供能系統優化配置研究及不確定性優化探索[D].北京:中國科學院,2016.

YANG Yun. Research on optimal design of district-scale CCHP systems and exploration on optimal design under uncertainty[D].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17] 朱永強, 賈利虎, 王銀順. 微電網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J]. 電工電能新技術, 2015, 34(9):44-49, 63.

ZHU Yongqiang, JIA Lihu, WANG Yinshun.Basic design principles for micro-grid architecture [J].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2015, 34(9):44-49, 63.

[18] 龍惟定,白瑋,梁浩,等. 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統[J]. 暖通空調,2009,39(8):79-84, 127.

LONG Weiding, BAI Wei, LIANG Hao, et al.Energy system in low-carbon city [J]. Heating Ventilating amp; Air Conditioning, 2009,39(8): 79-84, 127.

2017-06-07

王婉君(1993),女,通信作者,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能源發電與并網;

朱永強(1975),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能源發電與并網、微電網運行與控制;

夏瑞華(1969),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微機保護和變電站綜合自動化。

(編輯 劉文瑩)

DesignofOptimizedAllocationPrincipleinRegionalEnergyGrid

WANG Wanjun, ZHU Yongqiang, XIA Ruihua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

As the proposal of energy internet and intelligent energy, the utilization of energy and the energy categori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iverse. This paper redefines the concept of multiple energy network (MEN), and distinguishes the different conception among local energy grid, regional energy grid and wide-area energy gri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EN the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ener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In order to make a better allocation of energy, special principles need to be proposed, while the allocation principle is seldom discussed in reference. This paper takes regional energy grid as a research object, presents useful principles for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energy in regional energy grid, and makes specific explanation for each principle.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optimized principles for energy allocation is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through the example of Tianjin Port.

multiple energy network(MEN); regional energy grid; energy allocation

天津港區新能源利用規劃研究項目(2016-176)

TM71

A

1000-7229(2017)11-0113-08

10.3969/j.issn.1000-7229.2017.11.015

猜你喜歡
利用區域優化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中等數學(2022年2期)2022-06-05 07:10:50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房地產導刊(2022年5期)2022-06-01 06:20:14
民用建筑防煙排煙設計優化探討
關于優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一些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利用數的分解來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關于四色猜想
分區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婷婷成人网|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五月天天天色|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 国产成人一二三|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成人日韩视频| 欧美性天天| 亚洲av无码人妻|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亚洲自拍另类|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日韩毛片免费| 99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啪啪网| 国产69精品久久|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成人第一页|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com|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91麻豆国产视频|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色婷婷狠狠干|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58av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日韩a级毛片|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三区二区| 免费毛片视频|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精品浪潮Av|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无码日韩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国内精品视频| 波多野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