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商的火熱,很多攝影愛好者也開始接觸到產品拍攝。但與愛好不同,電商攝影更多是服務客戶,當你接下電商的工作,你真的能拍好嗎?我們請來了湖北傳媒攝影技師學院的馮崴老師,談一談電商攝影技術范疇之外,你有可能遇到的陷阱。

拍得好就一定能做電商攝影?不要把生意做成路邊攤
很多人出于對攝影的熱愛而想從事這一行,但是,僅憑一腔熱血就想做好電商攝影,是會碰釘子的。電商攝影畢竟是商業行為,是一門生意,具體來說,是一種付費委托服務,牽扯到許多相應的知識,例如法律法規、行業規則、作業規范等,這些在攝影技術外的知識,才能保證自己這一門生意的順利開展。
舉個例子,客戶拿來一個明顯是侵權的山寨產品讓攝影師拍攝,攝影師能不能拍?顯然是不行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廣告主必須為廣告的真實性負責”。根據廣告法,我們之于電商是廣告主的身份,假如拍了,就不能以一句我不知道這個是侵權產品來為自己開脫。
而現實中,很多人往往只有攝影技術,對電商這個行業完全不了解,甚至連基本的法律法規都不了解。所以,很多攝影師即使拍得好,仍然將這門生意做得像一個沒有營業執照的路邊攤,大部分的攝影師存在無法提供給客戶一份像樣的拍攝委托合同;不知道客戶要拍的東西符不符合法律法規;與客戶溝通的方式不得其法;碰上客戶壓價、拖欠拍攝費這類問題沒有一點辦法;沒有前期策劃等問題。很多電商攝影師就是困死在這些問題上,無法將心思投入創作和生產。說到底,最大的問題往往并不是技術不行,而是不會做生意。

專業攝影師都做策劃方案?與客戶溝通的真正橋梁
拍攝不就是按客戶給的參考效果直接拍嗎?錯誤。對于同一張圖片,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所以,當客戶把參考效果發過來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用我們的語言再總結一次,指出其中的要點,這樣才能保證和客戶的需求一樣。
例如對方是個電子產品,發來蘋果的官圖說,“我想要這種效果”。在我們攝影師看來,這就是個白底圖而已,他的產品真的適合這種風格和調性嗎?我們按此拍出了白底圖,可能換來的就是客戶的一句:我要的不是這種感覺。而這個時候,攝影師就會覺得很委屈很痛苦,明明是一模一樣的白底,怎么就不是這種感覺了?
這就是前期欠缺策劃的后果,客戶真正想說的是“我的產品和iphone一樣高大上,你要拍出這種效果”。但最后的畫面其實是由產品的元素而來,蘋果的產品是極簡風格,當然適合純色底。所以,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前期做出策劃方案,將攝影師的理解寫進去,告訴客戶,根據iphone的廣告畫面思路去開發特有的畫面可以,但生搬硬套iphone的白底圖效果就不一定好了。

如何制定策劃方案?細節展示專業
策劃方案包括了執行中的各種細節,這本身也能作為驗收標準。我們應盡量將每個細節都具體化,例如將光效做出樣板,將產品搭配仔細列明,給出模特姿勢參考,甚至列出夾衣服的鳳尾夾、接觸產品的手套等輔助工具。當把這些都寫進方案時,不但客戶會對攝影師的專業水平產生信心,也是為我們攝影師在實際操作中提供一個作業流程備忘,百利而無一害。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策劃方案和執行方案必須分開。策劃方案是獲得客戶信任的條件,但在其中我們的執行方式不能說全,如果一次全說了,客戶拿著這個方案找別人拍也可以。

同行盜圖或者客戶不給錢怎么辦?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怎么說
這是很多電商攝影師面對的現實問題。從法理上說,無論是客戶不給錢還是被盜圖,被侵權的實質是一種叫做“未授權使用”。圖片交易的實質是“版權”的交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這部法律中,版權,也就是著作權,其實分為很多種權利,包括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等一系列權利。攝影師是天然具有這些著作權的,只是我們通過訂立委托合同,完成工作后,讓渡出部分使用與修改類權利。所以,被侵權后,首先要冷靜下來,先做好版權登記,例如在中國版權局網進行作品的著作權登記等方式,合法證明知識產權的歸屬,證據在手,勝算當然高。

攝影視頻一條龍全包是不是更好?里面都是坑
如今,客戶希望獲取的是一條龍全包服務,有很多電商攝影師朋友在接單時,客戶希望攝影師的報價能包括模特和化妝師,或者是道具和服裝購買。這里面必然牽扯到各種第三方成本和第三方的肖像權,還有視頻中的音樂版權等問題。而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可以以服務的方式幫忙,但必須在合同中明確說明,所有第三方產生的費用以及肖像權、版權問題,最終必須客戶自行解決,攝影師只提供指引或聯系服務。一旦攝影師自己拍胸脯說全包,那出現問題時就要承擔,這是一個很明顯的風險。endprint
舉個例子,模特肖像權協議,通常是有使用年限和使用范圍的,一旦客戶逾期使用,或者本來簽署協議時簽的是使用在紙媒而客戶用在了網上,只要攝影師參與了這個交易,就有可能要背上責任了。

朋友總讓你拍淘寶咋辦?友情不能當飯吃
一聲嘆息,這不僅在攝影師行業有,很多技術類工作都會有,例如電腦維修、手機維修等,社會上的大部分人并不尊重技術。以攝影為例,很多人覺得攝影不過按個快門,不值錢。如果這種毫無禮貌的人我們不認識,大可轟走。但有時候這些人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事情就挺尷尬了。
義正嚴辭拒絕當然可以,但是可能會得罪人,我比較推薦的一種做法,叫“善意的謊言”。例如我經常對后輩講,開工作室,一定不要對外大肆宣揚自己就是“老板”,老板是個最難做的身份,因為老板對讓利有最終決定權。你應該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虛擬一個“老板”,投資給你開工作室。此時,無論誰問起你能不能免費拍攝,你都可以這樣說:我只是打工的,我的工作室(公司)經營也要成本,看在朋友的份上,我可以以非常優惠的價格為你拍攝,這已經是我權限的極限了。
這樣,并不得罪人,也有成交的希望,如果你給出這個理由,對方依然堅持要你免費拍攝,我覺得,這種朋友不交也罷。

什么都能拍就是很厲害嗎?先找到自己的定位
有一些小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我其實一直沒怎么做自我推廣,雖然現在我也的確有點網絡知名度,特別是在知乎上。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是我遵循了現今商業攝影市場的規律——細分化。
我做商業攝影多年,2014年之前,我僅僅有行業內的知名度,沒有坊間知名度。到了我真正開始玩知乎時,知乎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社區,大量的攝影師已經進駐,很多知名度都比我高很多。但很奇怪的是,當時在知乎知名度比較高的攝影師,一般是拍人像和拍風光的多,很多已經在微博、圖蟲、500PX、lofter、豆瓣這種社區出了名,引流過來的,所幸,在這些平臺,靜物攝影師特別是產品攝影師并不多,而且不受歡迎,我在知乎是比較少有的產品攝影師,這反而讓我獨占了這個領域,當我認真做內容時,我發覺我的知名度拓展非常快,這就是細分化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