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斌+裴立勇+張常柏+張根柱+姜延波+王廣宇
青蝦,學名日本沼蝦,是日本和中國特有的淡水蝦類。在中國,青蝦廣泛分布在南北各地的江河、湖泊中。唐山市曹妃甸區淡水資源豐富,有少量的野生青蝦資源。為了保護自然水域生態環境,促進多瑪樂園所在水域的生物多樣性,我們從白洋淀引進青蝦親本,進行了青蝦人工繁育試驗,基本掌握了青蝦土池育苗的技術要點,取得了很好的育苗效果。
1 育苗準備
1.1 池塘地點和條件
試驗在曹妃甸工業區百川工業園的一個0.53 hm2的池塘中進行,這里原為海水蝦池,土壤鹽堿,地勢低洼,附近有淡水井一眼,經檢測,井水水質符合漁業水質標準,有工業用電。
1.2 池塘改造
用推土機對池底進行清理,加寬加固堤埝,新建進水PVC管道、排水閘涵和一個小型底排污管(管徑125 mm),池塘經整理后,池深1.8 m,可蓄水至1.5 m左右,池底稍向排水口有一定傾斜,淤泥較少,加井水10~15 cm后,用12 kg漂白粉化水潑灑,進行消毒。
2 蝦苗培育
2.1 親蝦來源
青蝦親蝦來自白洋淀,分別于2015年11月和2016年4月初從白洋淀地區購得,共收購了130 kg親蝦。采用活魚車運輸,先將活魚車箱內裝滿清水,然后把親蝦裝入蝦箱內,再把蝦箱放入活魚箱里,啟動充氣泵增氧運輸。運回之后進行了消毒、暫養、室內車間強化培育等環節,于4月底放到室外土池進行孵化。
2.2 車間培育
11月購買的親蝦約80 kg,體長多在5 cm以上,肥壯、行動活潑、肢體完整,有未抱卵的成熟青蝦和抱卵青蝦,雄蝦和雌蝦比例約1∶5。共利用車間水泥池4個,每個面積36 m2,水泥池中設置棕櫚、塑料網片、水葫蘆等做附著物,進水經60目網袋過濾,每日早晚各投喂1次,以鹵蟲、對蝦飼料、剁碎的小雜魚等搭配使用,傍晚投喂量為早晨投喂量的2倍。每日早晨投喂1 kg冷凍鹵蟲+0.75 kg對蝦飼料,晚上投喂2 kg冷凍鹵蟲+1.75 kg對蝦飼料;每周1~2天用剁碎的小雜魚代替鹵蟲(1 kg雜魚相當于2 kg鹵蟲)。每2~3 d換水一次,換水25%左右,每天開增氧機1~2次,每次0.5~1 h,保持溶氧充足。冬季車間窗戶嚴格密封,車間內控溫≥7 ℃,冬季基本不投飼,每3~4 d監測一次水質,有問題及時處理,春季隨著氣溫升高,可少量投餌,4月初購買的親蝦約50 kg,購買的雌蝦卵巢已成熟或接近成熟(卵巢體積幾乎覆蓋整個背面,其前端抵達額角基部,卵子顏色為綠色或桔黃色),占用水泥池3個,總面積約100 m2,適應2 d后進行強化培育。
2.3 室外土池培育
2.3.1 孵化池準備 4月初,土池進水10~15 cm,用3 kg左右漂白粉化水潑灑消毒,消毒7日后給池塘加水,加水至70 cm左右,每天開增氧機曝氣1 h;4月12日,用腐熟的干雞糞10 kg左右,化水潑灑,設置固定的棕櫚、塑料網片作為附著基,并在池邊淺水區移植了一些水草;4月15日,進行水質檢測,pH值8.1、鹽度為0.5‰、亞硝酸鹽為0.02 mg/L、氨氮為0 mg/L。
2.3.2 親蝦入塘 4月26日,天氣晴朗,將車間的親蝦以及附著基等一起移至育苗土塘。
2.3.3 入塘后管理 定點投飼,設置2個投飼點,通過投喂魚糜、鹵蟲、發芽小麥、中國對蝦飼料等優質飼料保證親蝦的營養需求,定期監測水質,每天充氣增氧2次,每次1 h,監測抱卵蝦卵子發育情況。5月15日前后,發現有部分受精卵(≥20%)顏色逐漸變為灰褐色,出現了眼點,預示2日以后卵子可能孵出幼體,此時用25 kg腐熟的干雞糞潑灑肥水,使池水透明度在25~30 cm之間。
2.3.4 孵化期管理
2.3.4.1 水質管理 一是增加充氣量,保證溶氧充足,每天充氣大約3 h;二是定期檢測有關水質指標(見表1),定期排水加水。前期每2~4 d,用底排污管排出少量污水,同時加入井水,加水量初期每次約100 m3(約占池塘總水量的1.6%),逐漸加大,見仔蝦后每5~7 d加新水約600 m3(水位增高10 cm左右);三是移栽水草、調節水質,我們從遼寧錦州引進了耐鹽紫葉浮萍,用圍網養在池塘一角,初期面積約20 m2,后期擴大到100 m2以上;四是使用微生態制劑,主要使用益生菌和芽孢桿菌等,每3~4 d按照說明書使用一次,通過潑灑微生態制劑吸收分解有機質,改善水質。
2.3.4.2 飼料投喂 每天用生物采集網收集幼體,觀察無節幼體、蚤狀幼體、糠蝦幼體、仔蝦的發育情況、攝食情況、存苗密度等,并據此對飼料進行調整。自無節幼體大量出現后開始潑灑熟雞蛋黃(100目網袋過濾),每日投喂60個左右,一部分作為飼料;一部分用作肥水,每日分2次投喂。當育苗池中大量出現青蝦第一期蚤狀幼體時,全池潑灑冰凍輪蟲和熟雞蛋黃,輪蟲每日投喂10 kg左右;熟雞蛋黃(100目網袋過濾)每日投喂40個左右,每日投喂2~3次。見仔蝦后停止投喂雞蛋黃,開始投喂冰凍鹵蟲(輪蟲逐漸減少至停止投喂),鹵蟲每日投喂12~15 kg。
3 結果與討論
6月3日左右開始見到仔蝦,密度逐漸增加。6月13日,自測仔蝦密度約400~500尾/m3(體長0.4~1 cm)。從6月29日開始,采用密眼網捕撈蝦苗,用聚乙烯塑料袋充氧運輸至位于第七農場的多瑪樂園,放養在環樂園淡水大水面中,至7月10日出池完畢,共收獲規格0.8~2.0 cm的青蝦苗種約1 000萬尾。
這次青蝦土池育苗成功,主要關鍵點是親蝦選擇、車間培育、土池水質控制、餌料調配等。親蝦選得好,運輸得當,經車間強化培育后,所產卵的數量和質量相對理想;水質調控和蝦苗餌料科學合理,苗種育成率就高,放養到園區大水面后,成活率也比較高,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用地龍網捕撈時收獲了大量青蝦,也證明了這一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