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美國“體驗式慈善學”課程的運作與啟示

2017-11-27 15:45:52陳斌陶冶
慈善 2017年6期
關鍵詞:課程學生

陳斌+陶冶

一、引言

現代慈善一方面鼓勵大眾化,即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慈善、幫助他人,力求擴大慈善的參與基礎;另一方面則追求專業化,即善心和熱情還需要加上一定的知識與能力,才能使慈善更加科學高效。現代慈善的這兩個特點指向了開展慈善教育的必要性。慈善教育不僅要普及慈善知識、培養慈善意識,還應致力于培養慈善行為能力、實現慈善行為價值。2016年9月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八十八條指出,“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將慈善文化納入教育教學內容,國家鼓勵高等學校培養慈善專業人才,支持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開展慈善理論研究。”慈善教育的重要性已經被提升到了法律高度。

自2011年開始,中華慈善總會發起了一項全國性慈善文化普及項目——“慈善文化進校園”,聯合各地慈善會、教育部門共同實施,以《慈善讀本》為載體,在全國中小學校開展專題閱讀、主題活動和課外實踐,使得青少年逐漸形成對慈善的了解、認識和判斷,培養慈善意識。據悉,截止到2015年,該項目已經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20多個市(地、州)的2500余所中小學相繼推廣,惠及人群超過200萬。一些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也開始設立公益慈善相關的研究中心,開展慈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例如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中山大學中國公益慈善研究院等等;同時,也有部分高校開設慈善相關專業并招收學生,如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在2012年開設了國內首個慈善事業管理專業。這對于培養慈善專業研究與實踐人才意義匪淺。然而,非慈善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學生仍然未能接觸到慈善專業知識,而他們在現代慈善事業中要扮演志愿者、捐贈者等角色,是慈善資源的重要提供者。

美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公益慈善相關專業,至今已有數百所大學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慈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非慈善專業也開設了慈善方面的課程,其中不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用性課程,能夠提高學生們的慈善意識甚至直接指導其慈善行為。有的慈善課程還會得到慈善組織的資助。近年來,“體驗式慈善學”(Experiential Philanthropy)或稱之為“學生慈善學”(Student Philanthropy)課程風靡于美國眾多高校。它是一種將慈善捐贈的真實情形移植到課堂(由基金會、企業等資助供課堂使用的捐贈資金)、由學生擔任捐贈者角色全程參與并最終落實慈善捐贈的教學形式。與傳統的學生參與已經安排好的慈善服務活動不同,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該課程不僅教授學生有關慈善的書面知識,而且讓學生參與評估當地慈善組織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過去10年,美國的高校已開設了100多次該類課程,其中“以捐贈促學習基金會”(Learning by Giving Foundation)和“往事基金會”(Once Upon a Time Foundation)是該課程最大的兩個資助方。本文旨在以往事基金會資助的“慈善實驗室(Philanthropy Lab)”課程為例,介紹這門課程的緣起與現狀、分析該課程的具體運作與實例、總結其特征,從而為中國推廣慈善教育提供參考。

二、“慈善實驗室”課程的緣起與現狀

(一)“慈善實驗室”課程的緣起

“慈善實驗室”課程是美國往事基金會(Once Upon A Time Foundation)于2011年啟動的項目,旨在激發學生們對慈善事業產生興趣并參與其中,從而在全美推行慈善教育。基金會為合作大學開設的慈善課程提供一定的資助,這些資金將全部由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決定如何選擇慈善組織進行捐贈。截止到2017年,該項目共資助了22所高校,開設了73次課程,共有1704名學生參加,總資助額為5644557美元。

這些大學既有私立院校(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也有公立院校(如密歇根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還有基督教大學(如艾柏林基督大學、德州基督教大學)。開設該課程的專業跨度極廣,從社會學、政治學、公共政策到教育學、哲學、商學等等,在有的大學甚至直接作為通識課程出現(如普林斯頓大學的“慈善:慷慨能否使世界更美好?Philanthropy:Can We Make This a Better World through Generosity?”、哥倫比亞大學的“慈善與社會差異Philanthropy and Social Difference”)。課程絕大多數針對本科生開設,課程名稱根據教師的側重點不盡相同,但核心都在于讓學生們認識慈善,并學會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捐贈。課程采用理論教學、實地調研、辯論與投票等多種教學形式,使學生加深對慈善的認識,為他們樹立正確的捐贈觀,并幫助他們提高評估慈善組織的能力。

(二)“慈善實驗室”課程的運作方式

“慈善實驗室”課程的具體運作大致分為三個步驟,具體如下:

首先,在項目設計環節,學校向美國往事基金會提出開設課程的申請,經過評估,基金會根據選課人數及相應標準提供資金支持。

如前文所述,“慈善實驗室”課程是由美國往事基金會發起,并由其提供資助。其中,首次與基金會合作開設慈善課程的大學,如果選課人數超過15人,可以獲得5萬美元資助;若選課人數少于15人,則按每名學生2000美元的標準獲得資助;再次開始該課程所獲資助標準按選課人數確定。除了課程資助以外,基金會還提供許多帶有附加條件的額外資助,包括:(1)如果提交捐贈目標的學生人數超過選課人數的一半,將按每名學生1000美元的標準提供額外資助(最高不超過2.5萬美元);(2)如果能夠邀請校長出席頒獎典禮,將按每名學生500美元的標準提供額外資助(最高不超過1萬美元);(3)如果在課程結束后,學生花費不少于4個小時的時間評估被捐贈的慈善組織項目開展情況,并且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能將評估結果在下一次課程上進行匯報,將按每名學生1000美元的標準提供額外資助(最高不超過2.5萬美元);(4)如果學生自發組織調研等活動說服學校開展更多的慈善課程,將提供5000美元的額外資助;(5)如果學生為本課程或下一次課程吸引到新的資助,將按每名學生1000美元的標準提供額外資助(最高不超過2.5萬美元)。額外資助的部分,由班級自行決定用于本課程或留給下一次課程。endprint

其次,在課程實施環節,學生在授課老師的引導下自主決定如何進行捐贈,同時密切關注課程進度和質量。

該課程非常注重對于學生的引導和激勵,希望學生們能夠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和能力。授課教師引導學生按照科學專業的流程進行捐贈,但所有的捐贈決定完全由學生自主做出。為了監控捐贈質量,該課程會設置評估環節,由全班推選出兩至三名評估小組負責人全程協調,負責聯絡、匯總意見并整理成文等事宜。基金會建議學校為這些負責人提供額外的學分獎勵;如果學校無法提供,基金會則會給予他們每人500美元的資金獎勵。此外,每年暑假期間,基金會將舉辦為期三天的學生大使會議(Ambassadors Conference),由每所學校選派兩名學生參加(為保證絕對的公平性,無論一所高校開設了一門還是多門該課程,都只能選派兩名學生代表),驗收課程教學成果。各所學校的學生大使們帶著本班(校)課堂推選出的一個慈善組織,在學生大使會議上向與會人員進行介紹,參與捐贈“競標”。學生大使們必須在會議時間內,決定如何向參與“競標”的慈善組織分配10萬美元的善款。

最后,在課程總結環節,由學生組織舉辦正式的頒獎典禮,向慈善組織公開進行捐贈,展示課程教學成果。

該課程非常注重教學成果,防止課程淪為形式化,并力求使善款發揮盡可能大的社會影響。學生們被要求在課程結束時組織一次正式的頒獎典禮,邀請被選中的慈善組織的代表參加,公開給予資助;并盡可能邀請學校領導、師生、媒體、社區居民參加,既有利于擴大慈善課程的影響力,也是對學生們的一種監督。課程結束后的評估環節如果參與的學生人數過少,基金會將不再資助該學校未來的慈善課程,借此引起對捐贈效果與慈善組織評估的重視。此外,課程的教學大綱、參考書目,頒獎典禮的視頻、圖片資料、媒體報道,學生的課程感受與評價、未來的捐贈目標等,都要上傳到“慈善實驗室”課程的網站上留作資料。每學期結束,各所學校的授課老師還被要求參加基金會組織的交流活動,匯報課程教學情況、交流授課體會和心得。

三、“慈善實驗室”課程的具體實例:來自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實踐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莫格里奇公共服務中心(The Morgridge Center for Public Service)是一個致力于在學校與社區間建立聯系的部門。2016年春季,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偶然聽說了“慈善實驗室”課程,便立刻為其所吸引。通過與基金會負責人聯系,雙方決定于2016年秋季學期在該校開設這門課程。

(一)課程基本情況介紹

課程由該校人類生態學院(School of Human Ecology)公民社會與社區研究系(Civil Society & Community Studies)主任辛西婭·賈斯珀教授(Cynthia Jasper)擔任授課教師,課程名定為“慈善與公民參與(Philanthropy and Civil Engagement)”。課程為3個學分,歷時15周,共28次課時。共有20名學生選擇了這門課程,其中8名為男生、12名為女生,來自社區與非營利組織領導(Community & Nonprofit Leadership)、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Human Development & Family Studies)等專業,年級從大二到大四不等。課程得到了5萬美元初始資助,由威斯康星大學基金會(University of Wisconsin Foundation)保管,待學生們選出希望資助的慈善組織后,學校基金會向慈善組織開具支票,即課程授課老師和學生并不直接接觸現金。學生舉辦頒獎典禮所需的場地、設備、物資均由學院提供。

在課程之初,賈斯珀教授介紹了本門課程的任務和教學大綱,并確定了頒獎典禮的日期。因此,學生們必須在一個學期的時間內完成慈善捐贈的工作,思考三個問題:希望資助什么樣的慈善組織?如何將5萬美元進行分配?希望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二)課程實踐環節的具體內容

首先,學生們就擬資助慈善組織的關注領域、活動范圍、資產規模以及擬捐贈的份額等進行討論。經過4次課時的討論和投票,最終確定在關注青年/社會公正與人權/教育/心理健康/環境、以戴恩郡(Dane County)和麥迪遜市(Madison)為主要活動范圍、資產規模小于50萬美元的慈善組織中選擇5家(即將5萬美元分為5個1萬元進行資助)。

然后,學生們對如何分組、議事規則等進行討論,最終決定分為文案組(Publication team,工作內容為撰寫資助公告、邀請函等各種文件)、研究/資源開發組(Research/ Resource Mobilize team,工作內容為收集慈善組織背景資料、動員慈善資源)、聯絡組(Communication/ Community Relations team,工作內容為聯絡慈善組織和社區)、評估/考察組(Evaluation/ Site Visit team,工作內容為確定對資助申請書的評估標準、開展實地調研)和課后評估組(Post-Evaluation team,工作內容為頒獎典禮籌備、課后評估)。20名學生自愿加入到某一組中,各組分別圍繞本組重心活動,有序銜接并同步推進。

隨后,在評估22份慈善組織提交的資助申請書的階段,全班同學隨機按四人一組,各自獨立根據評估/考察組確定的評估標準對同一份資助申請書進行量化評估,然后由該組同學匯總分數,并組織全班進行討論和投票。經過22選10、10選7、7選5三輪投票,學生們確定出了決定資助的五家慈善組織(“萊拉劇院Theatre LILA”“鄰里住宅社區中心Neighborhood House Community Center”“吉奧花園Gios Garden”“青少年與青年學習中心Forward Learning Youth & Young Adults”和“同性戀社區中心OutReach LGBT Community Center”)。與此同時,經過3輪競選、投票,選出了男、女各一名學生代表參加將于2017年6月份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Dallas)舉辦的學生大使會議,并選擇以主要關注教育和文化發展的萊拉劇院為“競標”慈善組織。endprint

最后,在課程總結環節,學生們邀請了這五個慈善組織的代表、學校莫格里奇公共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學院院長及部分老師和三家電視臺出席2016年12月12日的頒獎典禮。典禮流程、邀請函、手冊和物資等均由學生籌劃。一些學生家長、社區居民和學校其他專業的學生當日也參加了典禮。美國廣播公司下屬、麥迪遜市當地的WKOW電視臺在當天的晚間新聞里對典禮進行了報道,并對部分學生進行了采訪。

(三)課程理論教學的主要內容

在開展實踐活動的同時,課程還穿插進行了理論教學。課程為學生們指定了四本參考書目,要求他們每周進行定量閱讀,并針對閱讀內容完成作業。在每堂課的前半部分,由賈斯珀教授或助教講授慈善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美國以及世界慈善事業的歷史和基本情況,用播放紀錄片的方式介紹典型的慈善事件和人物。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慈善實驗室”課程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受到了從學院、學校、周邊社區乃至麥迪遜市的廣泛關注。學校和基金會決定,在2017年秋季學期繼續開設這門課程,并希望將其長期保留下去。

四、“慈善實驗室”課程的突出特色

“慈善實驗室”課程設計巧妙,更是慈善組織與高等院校之間非常成功的合作。通過這樣一門形式生動、內容豐富且極有意義的課程,學生既能夠學習到慈善的理論知識,又可以了解社會尤其是自己社區的需求,還可以切實提高參與慈善的意識與能力;慈善組織用同一筆資金在支持慈善事業的同時還起到了教育學生的作用,一舉兩得;高等院校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形式,而且可以與周邊社區、慈善組織互動。這門課程的突出特色有以下幾點:

(一)真實的資金資助使得學生們對待捐贈決策更加認真謹慎

在基金會對慈善課程進行資助之前,有的大學也曾采用“假想資金”的方式展開過教學,然而效果并不顯著。虛擬實驗和真實捐贈畢竟不同,通過搜集資料了解情況,與實際接觸慈善組織相比,學生們的感受也有所差異。不僅如此,5萬美元數額不小,只略低于2015年美國家庭總收入的中位數(5.65萬美元),這筆錢如果分配合理,極可能發揮顯著的社會作用。因此,學生們在做出決策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敢輕率,也更接近于他們日后真實的捐贈行為。

(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鍛煉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通過理論教學和參考書目閱讀,學生們能夠學習到慈善的基本知識。讓學生們提出明確的慈善捐贈目標,鼓勵學生踐行慈善行為,也使他們有意識地承擔社會責任。更為重要的是,在實踐部分,學生們需要鍛煉信息搜集、評估比較的能力,溝通、合作與協調能力,辯論、說服能力,組織、領導能力,甚至宣傳、募捐能力。參加學生大使會議的學生,更是需要以極高的效率在兩天內完成一個學期的任務。這些能力對于學生以后的慈善行為乃至其他活動都非常實用。

(三)“開放式”的課堂使得學生、學校、社區與慈善組織密切互動

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這門課程要求學生不斷地與慈善組織接觸,以獲取盡可能全面的資料、做出盡可能合理地分配,還給予機會讓學校、社區和慈善組織見證學生們的學習成果,有效地將理論學習與社區參與相結合。有研究發現,參與“體驗式慈善學”課程的學生在未來有更強的意愿參與社區服務活動。課程帶來的密切互動有利于學生接觸社會、了解自己當地的社區、鍛煉到切實有用的能力,也有利于加強學校和周邊社區、慈善組織的聯系。

(四)多方的積極參與促進了課程效果的推廣

美國高等教育的“威斯康星理念”秉承“教育的影響應該超越校園邊界”的基本原則,即大學應該發揮為社會服務的職能,“慈善實驗室”課程完美地實現了這一理念。學校校長、學生家長、慈善組織代表、社區居民和媒體等參與頒獎典禮,能夠切實了解課程效果,同時能夠體驗慈善氛圍,了解身邊的慈善組織,激發更多的人參與慈善事業。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宣傳慈善課程的效果,更是能夠潛移默化地將慈善教育的影響推廣到更廣的人群。

五、結論與思考

慈善專業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然而占絕大多數的非慈善專業學生也應該接受一定的慈善教育。后者雖然不一定成為慈善從業人員或研究人員,但卻是慈善資源的提供者和慈善活動的參與者,是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此外,慈善教育絕不能只滿足于培養慈善意識、普及慈善知識,還應該關注慈善行為和能力。從美國的實踐可以發現,參與式的慈善教育非常實用,效果也很顯著。學生們開始有意識地進行慈善捐贈,并且知道如何選擇和評估慈善組織和項目。此外,學生們在自己的未來捐贈目標中寫出愿意以一定比例的未來收入捐贈給某些領域的慈善組織,無論提交時是署名還是匿名,對他們慈善捐贈習慣的養成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許多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后,對慈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加入慈善組織成為兼職甚至專職的志愿者,這也是越來越多慈善組織愿意資助這門課程的原因之一。為此,美國的“慈善實驗室”課程可以帶來以下啟示:

(一)慈善教育是培養公民慈善意識與鼓勵踐行慈善行為的重要途徑

對近年來的中國而言,社會公眾對于慈善的不信任乃至偏見遲遲難以扭轉,導致慈善事業的發展似乎總是為此所掣肘,慈善教育的普及推廣迫在眉睫。高等學校里慈善相關專業的開設已經啟動,對慈善實踐型和研究型人才培養的重視也與日俱增,但是針對非慈善專業學生的慈善課程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和認識。信任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僅寄希望于慈善行業自身逐步向規范有序發展,從而改變目前屢受質疑的形象、在社會公眾中重獲信任,未免步履過慢,然而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已經亟須突破口和推力。開設通識性、實用性的慈善課程,能夠起到盡快樹立對慈善領域的正確認識、克服對于慈善事業的不信任、有針對性地培養慈善意識與能力的作用,有著教育意義與實用意義。

(二)加強慈善組織與高校合作是開展慈善教育的可行方式

目前在中國,已經有一些慈善組織致力于慈善教育和慈善培訓(如中國慈善聯合會),不過在現階段仍然以培訓慈善行業工作人員、支持慈善理論研究為主。有一些慈善項目通過在社區或學校里組織宣講、布告等活動形式,希望能夠起到宣傳慈善事業、推廣慈善知識的作用,但由于只能泛泛而談,針對性有限,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或許這些慈善組織也可以從美國“慈善實驗室”課程的經驗中獲得啟發,將高等學校的學生作為目標群體,與高等學校合作共同推廣一門慈善課程。如前所述,事實上這種模式能夠讓慈善資源發揮多重作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資源利用方式。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開設慈善課程的必然選擇

慈善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公眾的慈善意識、知曉慈善運作的機制,從而自覺踐行慈善行為。為此,慈善課程的開設需要將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充分結合。一方面,通過理論教學讓學生熟悉慈善事業的發展歷史、了解慈善文化的淵源與現狀;另一方面,讓學生親身參與慈善捐贈的執行(如“慈善實驗室”課程)或者觀察慈善組織的運作(如安排學生到慈善組織實習或者邀請慈善組織項目負責人共同授課),以此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慈善事業的運作過程。endprint

猜你喜歡
課程學生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42
快把我哥帶走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電影(2018年9期)2018-11-14 06:57:21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學生寫的話
“學而時習之”的課程值得贊賞
教育與職業(2014年1期)2014-04-17 14:28: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a级毛片|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欧美一区福利|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av在线无码浏览|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毛片视频|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国产在线小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青青操视频在线|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婷婷色中文|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综合第一区|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第二区|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swag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资源|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综合天天色|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精品| 国产性爱网站|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毛片久久久|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99ri国产在线| 亚洲人网站|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久青草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亚洲二区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亚洲精品图区|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性69交片免费看| 九一九色国产|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97se亚洲综合不卡 | 性69交片免费看| 99re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